发布单位 : | 鄂州市统计局 | 发布日期: | 2014年06月13日 | 主题分类: | 经济建设 |
今年以来,在国际经济缓慢复苏、国内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全市经济逆势而上,保持了平稳增长势头,国民经济运行在调整中实现平稳开局。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2.29亿元,同比增长9.4%,增幅在全省各市州中居第2位。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5.12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完成92.32亿元,增长11.8%;第三产业完成44.85亿元,增6.0%。三大产业对全市经济贡献率分别为8.4%、65.4%和26.2%。
(一)农业生产稳定,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加
一季度,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8.14亿元,同比增长6.8%,增幅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家禽出笼428.78万只,增长16.83%;蔬菜28.75万吨,增长0.96%;水产品产量8.37万吨,增长12.57%。
(二)工业生产稳健,回升势头明显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87.1亿元,同比增长12.8%。工业经济呈现以下特点:从走势看,工业运行节奏加快。一季度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比1-2月加快0.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工业生产一改往年疲态,高开稳走,运行节奏明显加快。从行业看,一季度,在全市32大行业中,增长的行业达到27个,行业增长面达到84.4%,比2013年提高12.5个百分点。其中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行业达到19个,比2013年增加7个。从重点企业看,全市中省企业呈现恢复性增长,一季度完成增加值17.18亿元,同比增长10.95 %,增幅同比回升31.28个百分点。从高新技术产业看,一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22.4亿元,同比增长17.7%,增幅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4.9个百分点。从企业用电量看,一季度,全市工业企业用电12.23亿度,同比增长27.08%,增幅比1-2月提高0.9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43.2个百分点。
(三)投资继续增长,第三产业贡献突出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99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19亿元,增长69.5%;第二产业完成73.25亿元,增长7.5%,增幅同比低16.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72.55亿元,增长34.4%,增幅同比高7.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率为71.9%,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4.8个百分点。
(四)消费品市场平稳,外贸出口小幅增长
消费品市场平稳。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2亿元,同比增长13.0%,增幅比1-2月提高0.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23个百分点。从城镇看,一季度,全市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46.41亿元,同比增长13.48%,增幅同比掉1.9个百分点;从乡村看,市场实现零售额5.79亿元,增长9.04%,增幅同比高4.16个百分点。从行业看,一季度,全市批发业零售额实现5.62亿元,同比增长13.65%,增幅同比高34.85个百分点;零售业完成41.8亿元,增长13.78%,增幅同比高0.65个百分点;住宿业完成0.66亿元,增长6.34%,增幅同比低40.03个百分点;餐饮业完成4.13亿元,同比增长5.57%,增幅同比提高7.09个百分点。
海关出口小幅增长。一季度,全市完成海关出口总值3287万美元,同比增长7.9%,增幅同比提高40个百分点。
(五)财政金融运行平稳,消费品价格回落
一季度,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6.69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国税收入下降7.5%;地税收入增长1.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5%。一季度,全市完成一般预算支出14.54亿元,同比增长27.9%,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事务等民生支出达到9.43亿元,同比增长25.8%。
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45.14亿元,同比增长13.9%。贷款余额283.52亿元,同比增长14.4%。
3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3,上涨2.3个百分点,从环比看,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回落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环比回落3.1个百分点。1-3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6,上涨2.6个百分点,涨幅比1-2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98.6,下降1.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98.1,下降1.9%。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的制约因素
一是工业增势尚不稳定。一季度,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下降1.4%,降幅比1-2月扩大0.3个百分点。由于我市传统工业产品中的钢铁、水泥等出厂价格跌幅较大,冶金、建材企业经营举步维艰。从微观层面看,当前资金、工程技术人员、经营场地等依然是企业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是市场需求不足。由于节后市场的疲软,导致工业产品销售不畅,库存增加。1-3月,产成品资金达到26.82亿元,同比增长11.46%;工业产销率为97.34%,比上年同期下降0.55个百分点;企业应收账款36.89亿元,同比增长6.08%。
三是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滞后。一方面,计划用地指标紧张。今年随着我市七个沿江滨湖新区开放开发高位推进,部分区域项目待地落户情况较为突出。另一方面,资金来源不足。一季度全市投资主体共筹集资金129亿元,同比下降15.3%。其中,国内贷款31.1亿元,下降15.3%;占投资资金来源主体的自筹资金到位82.7亿元,下降11.5 %。而同期企业各项应付款高达18.9亿元,同比增长8.7%。
三、对策建议
(一)着力夯实工业发展基础。一是搭建好企业供需信息平台。积极运用物联网、云网络等先进技术载体,加快建设全市企业供需信息网络平台,为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二是解决好企业融资难和用工缺口问题。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要以服务企业为抓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做好银企对接,多渠道筹措资金,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打造人力资源市场。通过采集梳理市内企业用工信息,为就业人员与用人单位实现双向选择开通“绿色通道”。三是加快即将竣工和已经竣工工业项目的试产、顺产、达产,发挥后续增长点产能潜力。
(二)抓好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我市冶金机械、建材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密切关注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以产业升级推动产品更新换代。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引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三是大力发展新型商业业态。以唯品会、亚马孙等知名电商为先导,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为鄂州企业产品提供展示平台,不断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三)强化项目要素保障。一是发挥好大项目的带动作用。争取鄂州电厂三期等项目尽快核准,确保总投资60亿元的湖北装备制造产业园、投资60亿元的华以康功能食品项目、投资70亿元的创新国际潮团商贸中心等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加快宁兴特钢等在建项目进度,确保尽快竣工投产;加快推进梁子湖100兆瓦光伏发电、南都电源等项目进度,确保尽快开工建设;推进顾地总部基地、金牛管业等项目尽快全面达产。二是优化产业投资结构,加大高技术含量工业制造业投资的引进力度。后期,要在稳定第三产业投资基础上,加大工业投资力度,确保制造业投资协调发展。三是继续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以七大新区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扎实推进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