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鄂州经济运行简析
发布单位 : |
鄂州市统计局 |
发布日期: |
2014年02月10日 |
主题分类: |
经济建设 |
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在鄂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按照"竞进提质、效速兼取"的总要求,全力化解经济下行压力,全市经济呈现难中求进、稳中向好、健康有序的发展态势。
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据省统计局反馈,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关口,达到630.94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增幅虽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但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2.8和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51亿元,比上年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375.08亿元,比上年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7.35亿元,比上年增长9.0%。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9791元,比上年净增6535元。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2013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78.81亿元(现价),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9%。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增长。2013年,全年粮食总产达到35.51万吨,比上年增长2.94%;棉花6950吨,下降5.75%;油料6.08万吨,增长2.1%;生猪出栏120万头,增长5.94%;家禽出笼1559.43万只,增长5.5%;蔬菜产量96.99万吨,增长2.4%;水产品产量42.8万吨,增长7.94%。
工业生产难中求进。2013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36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分别高出2013年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0.3、0.6和0.2个百分点,全年增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工业运行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民营企业贡献突出。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229.61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份额由上年的57.3%提高到63.6%,比上年增长20.68%,民营企业对全市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到120.7%,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15.9个百分点。二是中省企业降幅减缓。2013年,全市中省企业在生产和市场等方面面临巨大压力情况下,苦练内功,全年生产降幅不断收窄。2013年,全市中省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8.91亿元,比上年下降8.9%,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收窄5.34和3.97个百分点,呈回稳态势。武钢集团鄂钢公司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11.09个百分点,武钢球团厂比前三季度降幅收窄3.28个百分点。三是主要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全年生产铁矿石665.43万吨,比上年增长12.4%;水泥1278.3万吨,增长3.8%;全年发电89.29亿千瓦时,增长1.45%;粗钢451.44万吨,下降2.63%;钢材462.77万吨,下降0.03%。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充满活力。2013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90.2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增幅高于同期规上工业3.7个百分点。四是产销衔接改善。2013年,全市规上工业产销率达到97.67%,比上年提高0.21个百分点。五是企业用电量好转。2013年,全市工业企业用电49.4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85%,增幅比上年提高14.93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2013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571.69亿元,比上年增长27.0%。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及房地产完成投资567.19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全年投资增长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民间投资给力。2013年,全市民间投资额达到479.04亿元,占全市投资总额的83.8%,比上年增长48.3%,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1.3个百分点。二是产业投资"两快一慢"。全年全市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0.32亿元,比上年增长83.2%;第二产业完成289.38亿元,增长38.9%;第三产业完成267.49亿元,增长16.9%,第一、第二产业投资增幅分别高于第三产业增幅66.3和22个百分点。三是房地产投资抢眼。2013年,全市房地产业完成投资16.28亿元,比上年增长39.7%,增幅比上年提高77.8个百分点,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增长46.7%。四是亿元项目增多。2013年,全市亿元施工项目达到233个,比上年增加60个,增长34.7%,其中新开工亿元项目达到136个,比上年增加14个,增长11.5%。
消费市场较旺。2013年,全市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19家,全年全市城乡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从城乡看,2013年,全市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8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4.24%,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0.72亿元,比上年增长3.85%,城镇增幅快于乡村10.38个百分点。从规模看,全年全市限上企业实现零售额53.75亿元,比上年增长26.6%,高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13.5个百分点。从行业看,2013年,全市餐饮行业实现零售额19.37亿元,比上年增长4.14%,增幅比上年下滑13.66个百分点,分别低于批发业和零售业18.03和9.12个百分点。
外经外贸回暖。2013年,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61亿元,比上年增长41.0%。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4902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进口总额3140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7%。完成海关出口总值1762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0%。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2013年,全市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54.01亿元,比上年增长6.7%,增幅比上年下降15.6个百分点。其中,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增幅比上年下滑9.1个百分点。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实现地方税收收入27.9亿元,比上年增长14.7%,税收收入占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2.6%。从主要税种完成情况看,完成营业税8.22亿元,比上年下降2.8%;增值税5.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5%。2013年,全市完成一般预算支出70.85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城乡社区事务支出比上年增长57.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1.2%。
金融运行正常。201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97.82亿元,比年初增加50.39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年末全市贷款余额达到270.99亿元,比年初增加45.68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达到147.86亿元,比上年增长37.4%;中长期贷款余额108.0亿元,比上年增长15.4%。
物价涨幅平稳。12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9,上涨2.9个百分点,涨幅环比微降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上涨4.1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7,上涨2.7个百分点,涨幅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比上年降低0.2个百分点。全年,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99.4,下降0.6个百分点,涨幅环比回升0.2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97.6,下降2.4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01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878.16元,比上年增加1571.56元,增长8.1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209.72元,比上年增加1137.64元,增长12.54%。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2年的2.13:1缩小到2.05:1。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