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鄂州经济形势分析

发布单位 : 鄂州市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3年11月06日 主题分类: 经济建设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鄂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沉着应对,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千方百计“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稳增长”,全市经济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势头,特别是进入8月份后,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定,回升的势头进一步确立。

  一、经济发展态势平稳

  1-9月,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32.29亿元,同比增长10.4%;全市工农业生产态势平稳,规上工业增加值241亿元,同比增长13%;农业增加值40.13亿元,同比增长5.2%;投资稳步回升,特别是进入5月份后,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到9月份,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9.47亿元,增长30.6%;消费保持稳定增长,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42.8亿元,同比增长12.4%;全市财政总收入42.24亿元,同比增长9.8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98亿元,同比增长20.1%;海关出口12496万美元,同比增长1.8%;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总体而言,全市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二、经济发展支撑要素稳定

  (一)农业生产支撑要素稳定。今年以来,农业生产受前期低温、H7N9禽流感疫情、农产品价格波动及后期高温干旱影响,部分农产品产量和效益下滑,但总体仍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1-9月,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40.13亿元,同比增长5.2%;粮食产量12.58万吨,同比增长7.04%;油菜籽5.9万吨,同比下降0.96%;生猪出栏69.4万头,同比增长6.56%;家禽出笼951.2万只,同比增长1.54%;肉类产量9.18万吨,同比增长1.03%;蔬菜产量81.28万吨,同比增长6.19%;水产品产量23.04万吨,同比增长7.91%。

  (二)三大动力协调拉动,保持稳定支撑。

  1、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1-9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9.47亿元,同比增长30.6%;其中:房地产投资增幅为46.3%,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增幅为33.9%。截至9月底,全市施工项目358个,虽然同比下降了4.5%,但亿元项目个数达到220个,同比增长38.4%。

  2、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1-9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8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1-8月提高0.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从消费群体看,城镇比重占到89.9%,其增幅为13.5%,乡村比重为10.1%,其增幅为3.2%。从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9.4%、79.6%、0.8%和10.2%,到本月止的累计增幅分别为12.6%、13.42%、2.06%和5.49%。由此可见,占到近八成的零售业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而限额以上零售业增幅为22.26%,限额以下增幅为8.26%,为稳定消费品市场起到了较好的支撑作用。

  3、对外贸易止跌回升。1-9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为1.25亿美元,同比增长1.8%,从8月份开始,扭转了连续18个月负增长的态势。

  (三)经济发展要素保障良好

  1、工业用电量逐月攀升。从6月份开始,全市工业用电量大幅度增长,尤其是进入8月份以来,增幅由负转正,而9月份当月的工业用电量涨幅更是达到37.48%。到9月底,全市累计工业用电量为35.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1%,比1-8月提高3.15个百分点。

  2、货运量保持稳定增长。1-9月,全市货运量完成1803万吨,同比增长15.4%。其中:公路货运量1472万吨,增长15.91%;水路货运量331万吨,增长12.97%。

  3、贷款投放回归常态,表外融资大幅增长。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64.82亿元,比年初增加39.5亿元,同比净增54.7亿元,增长26.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41.3亿元,同比净增37.1亿元,增长35.6%;中长期贷款余额106.5亿元,同比净增13.8亿元,增长14.9%。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385.77亿元,同比增长12.55%。从投资节奏看,前9个月贷款投放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态势,逐步向常态化回归。在贷款增长趋缓的同时,金融机构表外融资则呈爆发式增长,较好发挥了融资替代和补充作用。前8个月,全市累计融资总量达81.25亿元,同比增加61.99亿元。

  4、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快速稳定。1-9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62.57亿元,可比价增速24.4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交货值9.16亿元,同比增长63.32%;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208.15亿元,同比增长22.58%;高新技术产品利税总额18.1亿元,同比增长37.95%。

  (四)工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

  1-9月,虽然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7%。但9月份,鄂州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7%,环比上涨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6%、环比上涨0.9%。特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价格上涨。其中:炼钢和钢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分别上涨0.1%和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同比上涨0.3%。钢材、水泥价格的上涨,对鄂州工业经济效益起到了较好的支撑作用。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660.3亿元,同比增长15.2%;实现利润总额25.9亿元,同比增长63.1%;企业亏损面为4.9%,同比下降0.8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15亿元,同比下降31.55%。

  三、需要重视的主要问题

  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呈现复苏态势,我国就业和物价总体稳定,工业生产、进出口、利用外资等主要指标有一定回升,市场预期向好,经济运行呈现较为明显的止跌回稳迹象。同时也应注意到,尽管向好的积极因素正在积累,但世界经济形势仍然错综复杂,持续复苏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实体经济回升幅度有限。从我市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内外需求仍有待提振,部分工业企业生产动力依然不强,稳增长力度还须加大。

  1、工业整体好转尚需时日。今年以来,我市部分工业企业遭遇严重困难,目前下行势头虽有好转,但明显回升的基础还较为薄弱。部分支柱行业困局仍未扭转,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依然没有摆脱下降的趋势,1-9月,全市粗钢、钢材、生铁和焦炭的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分别为10.6%、9.47%、27.61%和6.03%。工业品市场需求仍然疲软。1-9月,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1%,今年已持续8个月下降。工业品价格持续低迷,不利于全市工业生产的稳健回升。近几个月,虽然工业生产状况有所改善,但明显好转还任重道远。

  2、投资项目结构还需优化。1-9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对稳定全市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从投资质量看,传统行业投资比重偏大,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明显不足。1-9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17.57亿元,同比下降3%,占全市投资比重3.59%。其中,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0.8亿元,同比下降56%;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3.22亿元,下降76.8%。

  3、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释放。今年以来,我市消费品市场虽然基本稳定,但总体缺乏亮点和活力,消费增速低位徘徊局面没有改变。1-9月,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78亿元,同比增长12.4%。消费增速比1-3月低0.91个百分点,比1-6月提高0.4个百分点。从规模看,限上占27.7%,比重偏低。1-9月,全市限上企业实现零售额比重为23.3%。从行业看,限上餐饮消费仍在下滑。1-9月,全市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零售额同比下降13.47%。

  四、几点建议

  下阶段,要高度关注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紧密对接国家各项政策,统筹推进全市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各项工作,继续巩固和强化企稳向好势头,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巩固工业回升基础。通过促进银企合作、搭建销售平台等措施,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实好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等优惠政策,发挥大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培育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能发挥本市优势,具有广阔市场且能提升工业发展质量的重大工业项目,努力增强工业发展后劲;整合政策资源,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益,支持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市场竞争优势。

  2、加快结构调整步伐。针对钢铁、机械等行业发展减缓,医药等行业增势稳定,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增长较快的新形势,加快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设备、工艺和高新技术,重点支持钢铁、机械、有色、食品等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加快培育和发展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和互动发展。

  3、加强内需支撑作用。在扩大投资方面,充分利用秋季施工的黄金季节,继续改善投资环境,确保在建项目如期完成计划进度;努力推进前期准备工作,争取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大重大项目策划、开发、储备力度,有效增加新开工项目;进一步破除民间投资壁垒,扩大民间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提升产业投资比重,提高投资效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扩大消费方面,不断完善消费设施,优化消费环境,加强消费信贷支持,努力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大力培育健身、养老、文化、旅游、汽车、信息等消费热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