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前三季度生猪生产形势分析

发布单位 : 鄂州市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2年11月02日 主题分类: 经济建设
 在国家利好政策以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鄂州市畜牧业坚持以发展现代都市型畜牧业为核心,以发展适度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健康养殖,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为抓手,不断调优畜牧业增长方式,为确保畜牧业稳固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克服了生猪、市场价格下降,生猪养殖效益下滑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畜牧生产总量总体保持缓慢增长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鄂州调查队调查监测结果显示基本情况如下:
  一、生产与效益情况分析
  1、生产情况
  (1)生猪生产总量稳步提高。前三季度生猪存栏64.04万头,同比增加1.3万头,增长2.1%;出栏80.32万头,同比增加1.81万头,增长6.8%;能繁母猪存栏5.82万头,同比增长11.8%。
  (2)产品总量稳步上升,市场供给充足。前三季度畜禽肉类总产量7.84万吨,同比增0.6%;畜产品市场供给充裕,价格较去年回落。
  2、养殖效益分析
  (1)前三季度,肥猪收购价呈U字形,第一季度平均价格为17.7元/公斤,第二季度为14.6元/公斤,进入第三季度平均为14元/公斤,养猪基本保本或弱亏。种猪、仔猪价格稳固,前三季度,种猪价格保持在1500元/头,15公斤三元仔猪保持在500/头以上。但从养猪全程来看,由于人工、豆粕等成本增长较快,平均养殖效益下降。
  (2)前三季度,毛猪收购价格最高18元/公斤,最低13.6元/公斤,均价保持在15.4元/公斤左右。根据对自繁自养规模养殖场生产效益分析,育成一头120公斤左右的肥猪,成本在1690元左右(其中,仔猪430元、饲料1075元、人工55元、药物60元、其它成本70元),出售收入达1848元左右,平均收益在158元左右。目前,120公斤以上肥猪收购价格为14.2元/公斤,按正常管理水平,出售一头120公斤左右的肥猪,收入1704元左右,获利14元,处于保本经营。
  (3)去年同期育成一头120公斤左右的肥猪,成本在1456元左右(其中,仔猪380元、饲料911元、人工55元、药物60元、其它成本70元),出售收入达1848元,平均收益在370元左右。
  (4)前三季度,二元长大杂交母猪,50公斤左右后备母猪每头均价在1500元左右;15公斤重仔猪左右仔猪每头500元以上,最高价每头达700元。
  3、生猪养殖成本情况
  今年,养殖主要原料玉米价格基本稳定在2.7元/公斤左右,而豆粕价格快速上升,由第一季度的3.5元/公斤左右,上涨到现在的4.9元/公斤,上幅到40%;另外,养殖工人由去年工资的1800元/月上涨到2300元/月以上。技术员工资上涨更快,一般技术员由去年工资的2500元/月上涨到3500元/月以上,涨幅达40%以上。
  二、当前鄂州生猪养殖业主要发展情况
  1、通过政策扶持,种养结合型家庭牧场快速发展,有效解决了养殖粪污处理难题,保护了环境并有效推进了畜牧业的飞跃式发展。以百里长港“两型”牧业示范区和华容区10公里樊寺线生态农业走廊为重点,大力发展以家庭牧场为主体、种养结合(如:猪—沼—菜、果、鱼、粮等)适度规模循环牧业生产经营模式。在扶持政策的激励下,全市2011年共建成种养结合型家庭生猪养殖牧场57家,生猪饲养量达30万头。
  2、现代都市牧业生态园区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畜禽养殖(板块)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畜禽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创建活动。在2011年的基础上,前三季度全力推进杜山东港生态牧业示范园建设,逐步形成了湖北省原种猪场、湖北大丰牧业有限公司、鄂州市沙窝兴盛养殖场种猪场、鄂州市“四海湖”种猪场、鄂州市乍洲种猪场、鄂州市华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猪场 等6个生猪良种繁育基地。
  3、家庭式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的推广,提升了现代化畜牧业养殖水平。以建立畜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为核心,继续大力推广生猪“150”、蛋鸡“153”等家庭式标准化养殖模式,引导农户大力发展标准化畜禽养殖。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建成“150”标准化生猪栏舍1090幢,新增72栋;蛋鸡“153”标准化鸡舍240栋,新增48栋;“1235” 标准化羊舍142栋,新增2栋;“165”标准化养牛户251栋,新增加24栋。猪—沼一菜、林—果—鸡等生态型养殖模式养殖户达到1865户,新增18户。全市畜禽规模化养殖率达82.1%以上,其中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占规模养殖场总量的61.6%。
  三、存在的问题
  1、疫病将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风险。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可能性依然存在,养殖场稍有不逊随时都有发生的可能。今年第一季度的仔猪腹泻给个别养殖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影响到了后期市场供给。
  2、市场行情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国家虽然对生猪等实行了一定的生产调控、价格保障等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生产总量无法控制,生产周期性起伏的因素依然存在。加上食品安全因素导致人们的消费恐惧心理,增加了消费需求的不确定性,随时会引起畜产品市场价格动荡,从而影响生产发展。
  3、养殖成本越来越高。畜禽养殖离不开粮食等农作物,随着粮食价格的不断增长,养殖原料成本越来越高。加上人员工资、疫病防控成本逐年增长,增加了畜禽养殖成本。
  四、三点建议
  目前,国家为了调节生猪市场供求,对生猪实行贮备制度,本应对生猪市场季节性供求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但从几年的执行情况看,贮备政策作用并不大,生猪市场价格该涨还是涨应跌时还是跌。对有多少贮备猪场在贮备生猪,国家的生猪贮备补贴款真正让谁在收益,让人疑虑。面对当前不容乐观的生猪市场行情以及连年持续的生猪生产增长,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建立畜禽养殖市场准入制。目前,畜禽养殖市场进入存在着极大的随意性,农户想怎么养便怎么养的现象表现突出,造成环境、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等一系列问题难以管理,建议依据现存的畜牧、土地、环保等法律法规,对养殖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
  2、提升国家对生猪产品的调配能力。当前我国生猪生产供求从市场价格看应该已处于保和状态,然而还有企业在进口国外生猪产品,给生猪产业可算是一个打击。我市是一个生猪调出大县,然而市民却在大量消费外地猪肉等生猪产品,总感觉不协调。因此,要想让生猪生产稳步发展,必须协调生猪主产区与主消费区的市场调配能力,控制畜产品进口。同时,提升畜产品加工出口能力。
  3、依托协会组织带动,扩大规模化生产。加大力度发展现代养殖新模式,继续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确保连年增长的生猪生产继续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