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七月鄂州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单位 : 鄂州市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2年08月29日 主题分类: 经济建设
 今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的严峻形势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部署,围绕“五个鄂州”,紧扣主题主线,鄂州经济运行总体趋稳,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民生状况不断改善。展望后势,经济运行环境依然复杂,影响全市经济平稳运行的不利因素仍然较多。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信心,真抓实干,确保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综合评价:经济走势总体趋稳
  今年以来,鄂州经济走势与全国、全省一样,延续了去年以来增速逐季回落的势头,但从2季度开始,回落幅度明显收窄,工业、投资、消费、财政收入、贷款余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运行呈现总体趋稳态势。据省局反馈,上半年,鄂州实现生产总值269。3亿元,同比增长12。7%,虽较去年同期回调3。7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国增速4。9个百分点,快于全省增速1个百分点。
  (一)三次产业发展平稳。一是农业稳定发展。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28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高于一季度1。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快3。2个百分点。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带动下,全市农业生产形势较好,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加。初步统计,上半年,全市夏粮产量2。57万吨,同比增长8。5%,其中小麦1。65万吨,增长9。8%;豆类0。46万吨,增长10。2%;马龄薯0。37万吨,增长0。3%。油菜籽产量5。0万吨,同比增长3。8%。蔬菜产量41。65万吨,同比增长1。4%。水产品产量19。33万吨,同比增长8。8%。二是工业生产趋稳。今年以来,全市规模工业逐月回落,增速从1-2月份的20。77%,一度回落到上半年的15。3%。由于各地认真贯彻落实 "稳增长"的一系列措施,从7月份开始,工业生产增速呈现缓中趋稳走势。1-7月,全市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60。72亿元,同比增长15。34%,比上半年增幅提高0。04个百分点。从重点企业看,鄂钢公司在当前市场不畅情况下坚持生产,产能发挥基本正常,1-7月完成增加值19。1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11。9%。从产品产量看,在全市统计的7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产量同比增长的有51种,占总数的68。9%。其中,铁矿石同比增长43。8%;服装增长16。3%;水泥增长12。8%。从用电量看,7月份,全市工业企业用电4。2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3。62%,但降幅比6月份收窄4。46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3。9%。三是服务业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6。35亿元,同比增长8。4%。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9。7%,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4%,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营利性服务业完成增加值增长17。2%。
  (二)“三驾马车”两快一慢。一是投资增长稳定。在一批新开工亿元项目的支撑下,全市投资继续保持稳定增长。1-7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7。27亿元,同比增长32。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63亿元,下降8。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35。87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59。77亿元,增长50。7%。1-7月,纳入省统计局监测的全市26个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51。8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74。7%。二是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1-7月,全市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95。9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86。79亿元,增长16。5%;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9。11亿元,增长6。5%。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汽车类、金银珠宝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7。5%、16。1%、25。8%和28。4%。三是外贸出口下降。1-7月,全市预计完成海关出口总值9000万美元,同比下降19。0%,降幅比上半年扩大1。7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相比回落78个百分点。从出口大户完成情况看,7月份,盐光能源零出口,鄂钢出口30万美元。1-7月盐光能源比同期减少出口1。3亿美元,下降102。2%;鄂钢公司出口2085万美元,同比下降26。9%。
  (三)三大收入稳定增长。一是财政收入较快增长。1-7月,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30。38亿元,同比增长19。9%。其中国税部门完成10。77亿元,增长5。5%;地税部门完成12。21亿元,增长24。8%。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71亿元,同比增长23。6%。 二是城镇居民收入增加。1-7月,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301。4元,同比增加1384。5元,增长13。96%,增幅同比提高0。17个百分点。三是企业收入提高。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5亿元,同比增长14。5%。
  (四)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一是工业结构得到优化。1-7月,全市重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79。9%,同比降低4。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23。2%,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 二是投资结构得到改善。1-7月,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7。83 亿元,增长31。9%,同比提高10。1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13。3%,同比提高6。5个百分点。
  (五)金融运行平稳。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41。72亿元,比年初增加44。98亿元,同比增长18。5%。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05。07亿元,比年初增加32。61亿元,同比增长28。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15。87亿元,比年初增加20。28亿元,同比增长37。6%;中长期贷款余额76。07亿元,比年初增加6。76亿元,同比增长11。3%。
  (六)民生状况持续改善。一是惠民支出较快增长。1-7月,全市教育支出达到4。9亿元,同比增长52。5%;农业支出达到1。86亿元,增长44。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达到4。86亿元,同比增长93。9%。 二是新增就业人数增加。1-7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4800人,占年度目标的74。0%。三是市场物价稳定。7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个百分点。1-7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3个百分点,涨幅比1-6月下跌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上涨7。4个百分点,涨幅比1-6月下降0。6个百分点。
  二、后期预判:形势严峻
  从当前主要经济指标数据的变化来看,虽然鄂州市经济运行呈现初步企稳迹象,但在国际国内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前提下,影响全市经济平稳运行的不利因素依然较多,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投资消费挖掘潜力大。一是投资增长虽然保持较快增长,但仍需挖掘潜力。今年以来,投资对拉动全市经济平稳增长作出了较大贡献,但投资增幅回落势头仍在延续。1-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7%,同比回落12。7个百分点。其中,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仅增长21。5%,同比下滑22。4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17。8%,同比下降5。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由于投资预期收益降低,投资主体普遍存在观望心态,全市新开工项目比上年明显减少,投资增长后劲减弱,投资活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消费虽然平稳增长,但仍需大力提升。在消费刺激政策效应减弱、居民消费意愿和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作用下,今年以来,全市消费品零售额各月累计增速虽都保持在15。0%以上,但同比回落幅度在1。8-2。2个百分点之间。1-7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5%,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同比回落2。2个百分点。
  (二)实体经济回升难度大。一是工业增速低位运行。1-7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5。34%,比1-2月、1-3月、1-4月和1-5月增幅分别回落5。43、1。96、1。86和0。36个百分点。增幅同比回落9。96个百分点。与工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工业用电量累计降幅扩大。1-7月,工业企业用电27。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1。09%,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47个百分点。由于需求减弱、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降低,工业企业盈利水平降低。目前,鄂钢商品钢材出厂均价为3700-3800元/吨,同比每吨下降18。6%,企业产品库存高峰时达14万吨,比正常值翻番。1-6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3。1亿元,同比下降2。37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同比扩大0。71个百分点;库存产品达到26。15亿元,同比增长44。5%;应收账款净额达到28。62亿元,同比增长18。1%。二是第三产业发展趋缓。从交通运输来看,1-7月,全市客货交通运输业总周转量增长速度同比下滑7。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营业税同比增长12。4%,增幅比上年下滑 48。1个百分点。
  (三)房地产业下行影响大。一是开发投资继续下滑。1-7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97亿元,同比下降39。9%,分别比上年同期、今年1-5月、1-6月回落137。3个、35。6个和17。2个百分点,呈逐月下滑趋势;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2。3%,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二是商品房销售继续回落。1-7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8。24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4。28万平方米,下降65。3%。三是对相关行业的影响继续加深。1-7月,与房地产开发相关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8%和23。79%,同比下降10。49和8。27个百分点;与房屋销售关联度高的商品受其影响,销售也出现减缓。家电类、建筑装潢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同比回落9。4个和10。5个百分点。
  三、应急谋远:力争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随着稳增长各项措施的逐步实施,全市经济下半年有望企稳回升,但在短期内持续快速回升的难度仍然很大,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仍需付出艰苦的努力。
  (一)认清形势,增强信心。7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认为,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保持在预期范围之内,经济社会发展总的形势是好的,同时,影响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不利因素依然较多。会议指出,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会议要求,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因此,全市上下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加强对全市经济运行的跟踪和监管,努力破解经济发展中的难题,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力争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挖掘投资潜力,拓宽增长空间。稳投资是稳增长的关键,这对于目前主要靠投资拉动、处于加快发展阶段的全市经济来说尤为重要。当前,项目施工进入"黄金期",要抓好各项保障工作,确保重点项目、重点产业的发展需要。一是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尽快启动符合国家、省、市规划要求的重大项目,多渠道筹集在建和续建重点项目资金,加快用地和环评审批,加强铁路、市政、高速公路、农林水利、节能环保和"两型"建设等领域的投入,确保重点项目工程的进度。二是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上半年,全市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占全市投资的20。3和5。9个百分点,两者比重均较低。因此,按照"十二五"规划要求,要加快以交通、能源、市政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民生工程投入。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三是加快城镇化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也是稳定投资的重要途径。按照全市"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快建设"全域鄂州"。坚持"全域鄂州、组群发展"的理念,推进主城综合功能区、葛华科技新城、华容临港新城、大梁子湖生态旅游度假区、鄂城转型发展新区等五大功能区的整体规划、整体开发、整体发展,拉开组群式大城市骨架。同时抓好小城镇发展,促进农民有序转为城镇居民。
  (三)强化创新驱动,激发工业活力。一是帮扶企业解决当前困难。对出现经营困难的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实施"一厂一策"和"一厂多策"的专门帮扶,重点做好煤电油气运、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积极协调组织拓展国际国内市场。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政策措施,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二是加快产业改造创新步伐。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对冶金、建材、服装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步伐,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引导企业加快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鼓励企业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生态企业、工业园区集聚,着力促进"两型"产业发展。三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支柱产业,做精做专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先导产业,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力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四是加快工业投资进度。工业投资事关工业发展后劲。工业产业链长,工业投资带动作用较大。1-7月,工业投资增速回落到15。6%,同比下滑5。8个百分点。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全市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加快推进区域工业集聚,着力培育壮大市级重点产业集群、产业基地。支持工业企业改造升级,做好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和考评工作。
  (四)循序渐进,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房地产业具有拉动经济、提升城市形象和改善民生作用。因此,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国家推出的一系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积极引导房地产业回归到健康的发展轨道。一是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防止房价反弹。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增加普通商品房特别是中小套型住房供应,切实改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二是满足合理购房需求。加强对房地产业的分类管理,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认真落实国家信贷优惠政策,满足居民合理的自住性住房需求。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