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棉花生产情况的调查
发布单位 : |
鄂州市统计局 |
发布日期: |
2012年08月20日 |
主题分类: |
经济建设 |
近日,鄂州调查队会同市、区农业部门对鄂城区杨叶镇、碧石镇、长港镇等的棉花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目前,棉花生产情况是:
一、棉花种植面积下降。从典型调查显示,棉花种植面积有所下降。如:杨叶村1组、碧石镇燕矶杨岭4组和高沟6组三个村,只有高沟村播种面积跟上年持平,面积为20亩,其它两村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杨叶村种植面积22亩,同比下降了4亩,下降18.1%;杨岭村种植面积30亩,同比下降4亩,下降13.3%。
二、棉花虫害生长情况。近几年鄂州市棉田套种作物(玉米、蔬菜等)的种类和面积呈扩大趋势,有利于棉花各种害虫的辗转为害。在棉花主栽区调查,目前鄂州市棉花大部分长势较好,但也出现棉花枯萎病:平均病株率1.1%,严重田块达2.5%;棉铃虫:平均百株虫量0.3头,严重田块高达2.5头;红蜘蛛:有螨株率25.2%,平均百株螨量323.3头,严重田块达1200头;盲蝽象:平均百株虫量3.2头,严重田块达15头;棉蚜:平均被害株率2.3%,严重田块达10.5%;有蚜株率0-35%,平均百株蚜量560.3头,最高达21000头。
三、种棉效益削弱种植积极性。今年国家出台了棉花良种补贴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种棉的积极性,但当前种棉比较效益仍然偏低。燕矶杨岭4组邵少荣反映,种棉费工费时,并且投入大、风险高,相比之下黄豆、玉米等其他经济作物农资投入少,人工费用也少,生长期短,受自然气候影响小。在种棉比较效益没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农民认为选择种植其他经济作物更划算。杨叶村1组袁宝军村民反映,尽管种棉也有补贴,但是水稻等粮食补贴标准大幅度提高,远高于棉花单一的良种补贴,棉农积极性下降导致棉田管理松散。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