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鄂州市农村住户现金收支特点分析
发布单位 : |
鄂州市统计局 |
发布日期: |
2012年08月16日 |
主题分类: |
经济建设 |
今年以来,鄂州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以城乡一体化为战略重点,统筹推进“三农”工作,大力建设特色镇和新社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上半年全市农村住户现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据国家统计局鄂州调查队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6月份,鄂州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282.2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642.61元,同比增长17.65%,人均现金支出4127.0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53.81元,同比增长15.50%。
一、上半年鄂州市农村住户现金收支特点
1、工资性收入增幅明显回落。上半年,鄂州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977.42,同比增加306.08元,增长18.31%,占农民收入总量的46.18%,对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47.63%,其中,一季度增长20.41%;二季度增长15.89%,比一季度回落4.5个百分点。从构成上看:鄂州市农村居民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收入为77.86元,同比增加8.88元,增长12.87%;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收入为833.53元,同比增加94.93元,增长12.85%;外出从业所得工资为1066.04元,同比增加202.27元,增长23.42%。
2、家庭经营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鄂州市农村居民来自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人均2036.92元,比上年增长16.63%,占全部现金收入的47.57%,对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45.19%。其中,第一产业由于受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和政府各项补农措施力度的加大,农业收入达到1496.02元,增幅达18.55%,农民从农业中得到的收入取得了较快增长;肥猪收购价回落,平均养殖效益下降,种猪价格稳固,仔猪价格高涨。上半年,毛猪收购价格最高18元/公斤,最低13.6元/公斤,均价保持在15.4元/公斤左右,但是受生产周期和惯性作用,出栏量仍然较大,使得牧业收入仍有增幅。目前,鸡蛋价格为7.9元/公斤,养殖户已进入盈利状态。来自家庭经营的第二、三产业收入人均40.30元、500.58元,比上年增加4.24元、52.06元,增长11.76%、11.61%,其中建筑业和交通、运输、邮电业收入增幅较大,分别达到31.23%与14.81%。
3、非经营收入成为增长亮点。上半年,另一项重要收入是非经营性现金收入,来源是转移性和财产性等非经营性收入,人均267.86元,比上年增长20.44%,占全部纯收入的6.25%,对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7.17%。
财产性收入增长稳定。在政府的引导下,如何创收增收,逐渐深入千家万户,老百姓开始摆脱有钱就存入银行的思维模式,资本的再投资逐渐深入人心。同时农村三大经济合作组织有力推广,土地的加速流转,实现了保障财产性收入的稳步提高。财产性收入66.94元,同比增加8.87元,增长15.28%。财产性收入主要由利息、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其他等几块构成,这几项合计收入60.58元,占到财产性收入的90%。
转移性收入扩展较大。“惠农”是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越来越多惠农政策推广实施,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提高、养老金发放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实,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收入,2012年上半年人均转移性收入200.92元,同比增加37.22元,增长22.74%。在转移性收入的24小类收入中,除个别指标出现下降外,大部数都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4、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平衡增长。上半年,鄂州市农村住户人均现金支出4127.04元,增加553.81元,增长15.50%,恩格尔系数是36.4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1-6月鄂州市CPI同比上涨2.2%,其中食品上涨8.7%是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生产费用支出831.11元,同比增长10.68%;生活消费支出2929.45元,同比增长17.94%,是推动现金支出的主要因素,其中,食品消费支出1067.55元。
从消费支出的八项构成来看,呈现全面上涨的态势。其中食品消费增长18.22%,衣着消费增长26.75%,居住消费增长15.05%,家庭设备增长20.02%,交通和通讯增长23.19%,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增长9.60%,医疗保健降低13.91%;其他商品和服务增长16.53%。
二、收入增长的原因分析
1、务工收入增加是现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本地经济与劳务经济的发展壮大,农民从事非农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务工工资逐年提高,促使农民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部分。上半年,鄂州市外出务工人数为16.5万人,同比增长7.70%,其中,乡外县内4.67万人,增长23.31%,是务工增长的主要因素,县外省内6.16万人,增长10.23%,省外5.55万人,下降4.23%;其原因有二:首先,鄂州市内农业产业投入加大,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需求,扩大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范围,其次,我市省级和市级项目陆续开工,扩大了农民工的就业岗位。务工人员工资涨幅较高,使外出从业得到收入比去年同期有一定增加,据鄂州市养殖专业户李三文介绍,2012年2.2万元/年,比去年增加2000元,并且请工比去年更难。
2、家庭经营收入增长是另一亮点:一是家庭经营收入是鄂州市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产业布局初具规模,特别是蔬菜、水产品等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主导地位日趋明显,效益显著。其中,渔业经济特点:一是大宗水产品放养规格大,品种全,质量好。二是鱼苗繁育从品种到数量到质量获突破性进展,特色鱼苗繁育鳜、鲌、胭脂鱼、加州鲈、锦鲤、匙吻鲟等,还有南美白对虾的淡化,可以满足鄂东南地区要求。三是引进新品种、应用新技术、推广新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养殖。四是鱼价同比涨幅较大。同时,在家庭经营收入中二三产业的纯收入近年增速也相对较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业等三产行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经营性收入。
3、转移性收入增长是收入增长的有力补充。上半年,鄂州市惠农补贴8788.85万元。其中,粮食直接补贴813万元,与上年持平;农资综合补贴4778万元,比上年增加1021万元,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导致国内柴油价格上涨,今年实行了第二次农资综合直补,4月13日,鄂州市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21万元全部通过邮政储蓄银行“一折通”发放到15.6万农户手中,发放率100%,省分配鄂州市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21万元,根据2012年《中国农民补贴网》我市第一批“粮食两补”播种面积76.5万亩计算,亩平13.34元;良种补贴1273.24万元,比上年增加57.38万元;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补贴1640万元,比去年增加260万元;能繁母猪补贴284.61万元。今年农村领取最低生活保障费标准从150元/月提高到180元/月(新标准从2012年1月1日起执行),增加30元,增长20.0%,以上各项增收促使鄂州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
三、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虽然上半年在经济趋缓情况下农民收入仍取得较快增长,但相对去年同期与今年一季度的增速,回落较快,农民收入增长面临很大挑战,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面临多重压力。
1、社会经济发展放缓,劳务收入增速回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放缓,部分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效益下滑,职工工资减少,收入下降。
2、农民收入来源渠道窄。在家庭经营收入中,第一产业现金收入仍占主导地位,所占比重达73.45%,农民对第二、三产业的投入仍不足,因而来自二、三产业收入比较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3、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影响农民可持续性增收。农业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受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影响较大,因而制约农民持续增收。
4、农资价格持续增长,使农民收入“明升暗降”。农业生产资料的总体价格上扬,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削减了农产品的利润,限制了农产品获利空间,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抑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四、对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1、健全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稳定农民收入增长。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农民增收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只有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生活富裕才能实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加大对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力度,提高农业补贴和粮食收购价,增进农民增收。
2、积极发展高端特色产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立足鄂州丰富的资源优势,调优结构,壮大产业,彰显特色,引导农户规模生产,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提升国家对生猪产品的调配能力。当前我国生猪生产供求从市场价格看应该已处于保和状态,然而还有企业在进口国外生猪产品,给生猪产业可算是一个打击。我市是一个生猪调出大县,然而市民却在大量消费外地猪肉等生猪产品,总感觉不协调。二是积极调整特色种植结构,扩大高端蔬菜、水产品等种植面积。三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四是积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提高产品竞争力,进而实现农民增收。
3、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保障力度。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适当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唯一途径是拥有完善的水利设施。应该对陈旧老化的设施积极进行改造,同时兴建一批新的实用的水利设施,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及粮食产量的稳定,稳住农民收入主渠道。
4、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对农资价格的监管。节支是增收的另一个不同的途径,职能部门应加大宏观调控,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减少农民家庭生产费用的支出,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保护农民利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