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鄂州市委市政府以加快发展为首要任务,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市各地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加大项目攻坚力度,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投资增速有所回落。
一、上半年投资主要呈以下特点
(一)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在建亿元及以上项目137个,同比增加50个,增长57.5%。亿元项目完成投资202.2亿元,同比增长35.3 %,高出投资增速3.2个百分点。亿元投资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4.2个百分点,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133.2 %。
(二)基础设施投资增幅加快。上半年,全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45.2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水利管理业完成1.3亿元,同比增长9.1%,电力完成2.2亿元,同比增长155.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24.4亿元,同比增长10.2%,教育完成投资2.3亿元,同比下降5.6%,卫生和社会工作完成投资4.3亿元,同比增长56.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完成投资5.3亿元,同比增长22.4%,城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5.5亿元,同比增长92.2 %。
(三)民间投资比重进一步提高。上半年,全市民间投资191.0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速比固定资产投资低14.9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74.1%点。民间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0.9%,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8个百分点。分产业看,一产业民间投资比重明显低于二、三产业。第一产业民间投资1.5 亿元,占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100 %;第二产业民间投资109.2亿元,占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91.1%;第三产业民间投资80.3亿元,占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58.8 %。从具体行业投向看,工业投资构成民间投资的主体,占民间投资的比重为56.7 %,增速为 15.8%。从行业门类来看,上半年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民间投资占比分别为1.1%和2.8%,所占比重较低。
(四)工业投资保持稳步增长,但技改投入有待提高。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完成119.1亿元,同比增长15.8 %。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3.5亿元,同比增长213.3%;采矿业完成投资10.7亿元,同比增长369.5%;制造业完成投资104.9亿元,同比增长5.4%。制造业完成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88.1%,对全市工业投资保持稳步增长作出了贡献。
上半年,全市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18.9亿元,同比下降41.1%。主要原因是鄂钢去年结转项目宽厚板二期转炉工程、宽厚板高炉改造项目、第二台烧结机技改工程、改建大棒工程等大型改扩建项目处于停建、收尾阶段,投入大幅减少。
(五)房地产开发投资表现低迷。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鄂州市主要在建房地产项目收尾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鄂州市房地产投资呈现疲软态势。上半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约6.4亿元,同比下降22.7%,仅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5%。全市房地产施工面积223.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4%,实际销售面积16.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4.7%。
二、全省、省内16个地市及武汉城市圈的比较
从省内16个地(市)投资增长情况看,上半年鄂州市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个百分点,投资增幅在全省列第7 位,在武汉城市圈列第6位。
三、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一产业投资大幅下降。上半年,全市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1.5亿元,同比下降57.8 %,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仅为0.6%。由于一产业投资回收期较长,投资的示范效益和预期效益比较差,投资保障机制不健全,因而资金难以吸引到一产业建设上来,造成一产业投资持续低迷,一产业持续呈现负增长态势,将会对全市的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市直项目投资呈下降趋势。上半年,各区投资均保持增长态势,五区(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葛店开发区和鄂州经济开发区)完成投资额占全市的比重为78.1%,比上年同期上升6.4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市直的项目个数和投资额今年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上半年市直施工项目21个,比去年同期少33个,下降61%,完成投资39.6亿元,同比下降16.0%。
四、对下半年投资趋势的判断
尽管今年上半年鄂州市投资形势是回升的,但尚未步出恢复调整阶段。从宏观层面看,新一轮宏观调控启动,整体环境将进一步趋紧;从微观层面看,投资领域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未得到根本解决;原材料价格上扬,要素制约加剧,多数行业面临效益下滑的压力;房地产投资将进一步下滑。加上去年投资高基数的压力,全年投资增长的形势不容乐观,要完成30%的年度增长目标,尚需各方面的艰苦努力。
五、对策建议
(一)优化投资环境,扩宽融资渠道。畅通融资渠道,改造和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往鄂州市,加快推动项目建设。一是拓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财政性建设资金投资,争取和推行多种融资方式,加强银政、银企的沟通合作,争取信贷支持。规范和完善外资和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营造平等宽松的环境。二是要努力解决要素制约。千方百计解决水、电、气、油、运等制约因素,集中优地、好地供应好项目、大项目,使它们尽早落地,开工建设。
(二)完善已开工但手续不全的项目,加强服务协调工作,完善相关资料,让开工项目体现应有的投资总量。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尽快开工,不具备开工的也要加快前期规划,力争早日开工,要切实帮助项目单位解决用地难、融资难、审批难等问题,建立发改委、国土、环保、建设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新开工项目管理联动机制,建立督促检查、跟踪调度制度,及时掌握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真正发挥项目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