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城规划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3-02-07 语音:播放

 

 

  第一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战略方向,规划建设武汉新城,形成推动武鄂黄黄一体化建设、引领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新城概况

  武汉新城规划范围东至鄂咸高速,南至梁子湖,西至京广铁路,北至长江南岸,规划面积约719平方公里。武汉新城管控范围拓展至环梁子湖区域,规划面积约1689平方公里。规划期限至2035年。

  武汉新城位于武鄂黄黄地理中心,区位优势明显,自然人文资源丰富,人口增长动力强劲,科技创新优势显著,新兴产业基础雄厚,协同发展空间较大,是武鄂黄黄地区发展活力强、潜力大的重要地区,具备引领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基础。

  第三节基本原则

  坚持绿色发展,突出山水城的有机融合。统筹治山、理水、营城,布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单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样板。

  坚持创新驱动,突出城市功能的区域引领。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做优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补齐高端生产性服务和区域综合服务功能,辐射带动武汉都市圈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

  坚持人民至上,突出各类设施的高效支撑。重点关注人居环境品质提升,构建高品质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谋划枢纽引领、内外通达的综合交通网络,建设高效安全、智慧韧性的基础设施体系。

  坚持系统观念,突出规划战略的有序实施。统筹好整体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发展和安全、形态和功能、战略突破和整体推进的关系,高标准高水平开展规划建设,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第四节目标定位

  立足全国全省发展大局,着眼科技强国战略、双循环战略和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战略的使命,顺应区域发展趋势和超大城市转型发展要求,武汉新城应承担引领科技自立自强、构建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中心、支撑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内循环关键节点,以及高能级主体集聚和高效能区域协同的重要使命,努力打造“两高地、两中心、一样板”,即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高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全国科创金融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中国式现代化宜居湿地城市样板。

  到2025年,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功能明显增强。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高地建设取得新进展,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取得新突破,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湿地特色风貌日益凸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到2035年,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功能更加完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高水平的中国式现代化宜居湿地城市全面建成,成为引领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支撑长江中游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极核。

 

  第二章 构建山水城融合的空间布局

  第一节 统筹“三区三线”划定

  严格保护蓝绿交融的生态空间。将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类自然生态要素纳入生态空间,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主要分布于九峰山、五四湖、红莲湖等区域。

  建设优质高效的农业农村空间。将农业生产的核心区、乡村建设的重点分布区,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经济、新功能发展区等纳入农业农村空间进行管控。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主要分布于牛山湖、红莲湖等环湖区域。

  塑造紧凑集约的城镇空间。将现状城镇建成区、城镇适宜建设地区,以及保证空间完整性的必要生态廊道等控制区,纳入城镇空间进行管控。城镇开发边界主要布局于光谷、葛店、华容等区域,以及龙泉山南部、梧桐湖等环湖区域。

  第二节构建山湖相映、组团发展的空间结构

  尊重自然环境基底,秉承传统营城智慧,应对未来弹性发展,坚持组团式、复合型、紧凑型、内涵式的空间增长模式,规划建设新城中心片区、光谷片区、葛华片区、花山片区、龙泉山片区、红莲湖片区、梧桐湖片区、滨湖半岛片区共八大片区。

  新城中心片区,打造中央商务区和科技服务中心,全面提升高端要素、核心功能、规模人口的集聚能力,重点发展现代金融、高端商务、数字经济、科技服务等功能。光谷片区和葛华片区,打造高端制造业及科技创新的综合性片区,建设高精尖产业承载地和技术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集聚区和未来产业先导区。龙泉山片区、滨湖半岛片区、红莲湖片区、花山片区、梧桐湖片区等,强化特色功能集聚,分别打造科学研究承载区和文化旅游休闲区、国际会客厅和生态绿心、数字创意宜居区、健康智慧宜居区和科教文化宜居区。

  第三节形成产城融合、功能复合的空间布局

  秉承“绿色低碳、以人为本、智慧治理”的理念,按照“山水城、家园城、智慧城”三大目标,营造武汉新城山水城融合的理想空间模式。

  顺应自然、随形就势,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生态环境等因素,合理布局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和生态廊道,科学布局功能相对完整、空间疏密有度的城市建设组团。合理优化增量空间与存量空间配置,突出TOD发展模式,引导商业服务业用地向轨道站点集聚布局,加强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养老等公共服务用地均衡布局,结合优质资源优化科研用地布局,进一步推动工业仓储用地向园区集中、规模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居住用地布局,推动形成产城融合、用地复合的空间布局。

 

  第三章 营造显山达湖连江的生态环境

  第一节维育山水生态格局

  构建新城生态安全格局。延续武鄂黄黄地区东西横贯山系、南北通江达湖的自然基底,重点保护白浒山、九峰山、长山、龙泉山、沼山等主要山系,以及梁子湖、严西湖、严东湖、严家湖、五四湖、武城湖、红莲湖、豹澥湖、牛山湖等主要湖泊。形成区域、片区、单元三级生态廊道网络,其中区域生态廊道包括“东西山系—五四湖—西山”东西向山水生态廊道和“白浒山—严东湖—新城中心—豹澥湖—七星山”南北向山水主轴廊道,分别控制廊道宽度不小于500米和100米;片区级生态廊道包括光谷生态大走廊、长山至豹澥湖、长岭山至严家湖、新月溪、九峰溪等廊道,发挥生态隔离、景观美化、休闲游憩等综合功能,控制廊道宽度为50—200米;单元级生态廊道为居民提供日常休闲游憩和公共活动开敞空间,控制单元级生态廊道宽度不小于20米。

  第二节加强生态要素管控

  强化自然山体保护。完善山体保护和规划管控体系,将白浒山、长岭山、龙泉山等58座山体纳入山体保护名录,划定山体本体线和山体保护线。

  加强湖泊湿地保育。坚持“一湖一策”,加强严西湖、严东湖、红莲湖等9大湖泊保护,划定湖泊保护区和湖泊控制区。

  第三节推进生态环境治理

  系统推进生态修复。分类开展受损山体修复,优先修复距离城区较近的破损山体。完善各类湖泊的蓄滞洪能力,重点推进梁子湖流域治理,加快梁子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加大退垸还湖整治力度。统筹湖泊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维护水生态系统功能。

  推动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新城及周边地区协同制定产业政策,实施正负面清单制度。加强节能环保、可再生能源等绿色产业发展交流合作,在合作开展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建立健全环保协同联动机制。协同推进湖泊山体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风险防范。集中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

 

  第四章 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建设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高地

  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统筹布局战略科技力量,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在光电科学、存储芯片、生物育种等领域创建国家实验室或基地,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积极支持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培育特色学院和科技教育基础设施,打造学科关联、空间集聚的原始创新集群。聚焦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和战略性产品开发,布局重大产业创新平台,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建设企业创新平台。瞄准新兴产业设立开放式、国际化高端研发机构,建设共性技术研究平台。

  第二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分工,大力发展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制造、机器人智能制造等产业。持续推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网络等产业集群建设,强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加快医药医疗产业技术前沿创新和集聚发展,重点发展高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加快发展精准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推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引领,突破性发展汽车芯片、传感器等智能网联技术,推动特殊用途车辆、汽车自动化生产设备等产品提升能级。加强机器人技术研发创新和智能制造技术集成突破,培育机器人本体制造产业,逐步推动核心零部件产品的技术研发与生产制造,强化机器人系统集成能力。

  第三节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

  构筑数字经济新高地。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型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筑楼宇等数字化管理,强化“数字+”与城市运营管理各领域深度融合。完善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机制,加快提高治理数字化水平。适应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新趋势,促进公共服务、社会运行和治理方式创新,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

  第四节集聚发展高端服务业

  建设高端商务金融集聚区。发展现代金融、总部经济、供应链管理等高端商务金融服务产业,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重点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文化金融、财富管理等金融业态,鼓励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投资基金,推广应用先进金融科技,争创全国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积极发展科技服务、创意设计、商务咨询、人力资源服务、法律服务、电子商务等商务服务业,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总部商务基地。鼓励头部企业布局供应链业务,吸引供应链专业服务商设立区域性总部或分支机构,建设供应链管理服务中心。高质量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

  建设国际交往重要承载区。重点发展国际会展、国际文化交流、国际消费、国际社区等国际交往功能,积极引进国际知名会展企业、境内外专业组展机构、国际品牌重要展会,布局国际会展中心、国际会议中心、高端酒店、特色商业街区等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服务设施,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打造特色文旅消费胜地。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康养休闲、生态观光、商业消费、主题娱乐等功能,有机布局文化体验与旅游休闲等特色服务空间,着力培育本地化旅游产业链,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第五章 构筑高效畅达的综合交通体系

  第一节完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

  打造四向通达的高速铁路系统。规划新增武汉枢纽直通线东延线(南湖东—葛店南),在武黄高速南侧设武汉新城站,通过既有武冈城际,接入京九高铁西通道。规划福银高铁补强工程(武汉新城—白沙铺—南昌),实现福银高铁高标准(时速350公里)全线贯通。以武汉新城高铁站为核心构建高能级对外交通枢纽,实现武汉新城高铁出行四通八达,直通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

  构建区域高速轨道系统。新建2条时速140—160公里的高速轨道,形成“鱼”形骨架网络。新建武冈市域(郊)铁路,与武汉轨道交通13号线形成高速轨道线路一;通过武黄城际铁路市域化改造,并结合武汉轨道交通10号线和19号线形成高速轨道线路二。

  提升航空服务水平。依托高速轨道、高速公路网络,组成复合交通走廊,实现武汉新城45分钟直达武汉天河机场,30分钟直达鄂州花湖机场。

  第二节构建新城便捷交通体系

  建设运行高效的城市轨道系统。规划构建层次清晰、快普结合、出行高效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包含2条快速轨道和多条普速轨道,衔接新城内外重要组团中心,加强新城8个片区的轨道联系和覆盖。

  形成功能完备的道路交通网络。规划“七横七纵”骨架路网系统,“七横”由右岸大道、武鄂高速、森林大道、高新大道、高新三路、凤莲大道和武阳高速组成,“七纵”由光谷二路、光谷三路、光谷六路、绕城高速、未来三路、创业大道和鄂咸高速组成。同时结合新城组团布局,组团内和组团间加密一般主干路网,间距约0.7—2公里,支撑组团发展。组团内部按城市街道理念设计,提高次支路网密度,落实“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总体路网密度不低于8公里/平方公里。

  构建多层次一体化公交体系。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架、中运量公交为辅助、常规公交为基础、水上公交为特色的公交体系。至2035年,公共交通占全方式出行比例不低于40%,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

  第三节创新绿色智慧交通网络

  推动丰富多元的绿色出行。道路空间更多地向常规公交、步行和骑行倾斜,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0%以上。建设步行和自行车友好城市,推动生活性道路的步行和自行车空间达到50%以上。构建区域、城市和社区三级绿道(蓝道)体系。打造渗透型、亲民型的绿道(蓝道)系统。区域、城市绿道网密度不低于2公里/平方公里,社区绿道网密度不低于3公里/平方公里,实现居民出门可达绿道。区域绿道主要依托梁子湖、九峰国家森林公园、长江、豹澥湖布局。

  构建智慧包容的交通治理体系。推动武汉新城与鄂黄黄地区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数据为基础的统一的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模式,形成都市圈交通互联互通的典范。鼓励和支持“互联网+”交通出行方式,促进定制公交、共享汽车、无人驾驶等新型交通模式的健康发展。推行差别化的停车供给策略,划定停车需求严格控制区与适度控制区,采用差别化的停车配建指标与停车收费体系。

 

  第六章 建设安全韧性的市政基础设施

  第一节保障防洪排涝安全

  构建蓄排并举、洪涝兼治的防洪排涝安全体系。新城防洪标准按1954年洪水标准设防,城市综合防涝能力能够有效应对50年一遇暴雨,重点区域能够有效应对100年一遇暴雨。

  巩固堤防和沿江闸站建设,完善堤防体系与自然高地合围的防洪保护圈,确保防洪安全。构建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系统化排水防涝体系,推进源头减排,统筹用地竖向,疏通扩宽河湖连通港渠,利用水库、湖泊、港渠等蓝绿空间调蓄涝水,建立纵横交织、主次分级的排涝通道,加大出江泵站的外排能力,加强河湖联排联控,提升排水防涝能力。

  第二节提高供应系统品质

  构建多源互联、优质安全的供水系统。按照多源互补、分类分质的供水原则,形成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度超前的供水保障体系。构建“以长江水为主要水源,梁子湖为次要及备用水源,再生水为补充”的供水体系。以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为核心,严格管控长江、梁子湖区等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保障水质安全。合理划分供水分区,形成“多厂互联、一网多环”的供水厂网布局,保障供水安全。因地制宜推进再生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提高用水效率。

  打造能源充足、绿色智能的供电系统。增强区域电力供应,增加变电站空间布局,完善配套电力通道,形成以500千伏变电站为上级电源,220千伏电网为骨干,110千伏及以下电网为脉络的韧性供电网络。同时充分消纳内部鄂州电厂的供能,积极引入江南直流外部电源,保障能源安全。电力通道因地制宜采用地下敷设的形式,减少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建设多源互补、清洁高效的燃气系统。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构建以管输天然气为主体、LNG为调峰应急气源的燃气供给体系,近期辅以液化石油气,推进燃气全覆盖。依托区域燃气输配干网体系,推动供气“一张网”建设,形成多源互通、安全经济的燃气输配系统。

  构建经济可靠、绿色多元的供热系统。充分利用鄂州电厂余热,统筹天然气、电力、地热、江水源等能源供给方式,形成多能互补的清洁供热系统。

  第三节提升环境治理效能

  构建流域统筹、量质并举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以流域为单元,综合采取源头控污、中途收集、末端处理等多种措施,构建“新城一体、高效协同、量质并举”的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系统。新城实行雨污分流制,源头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削减面源污染;综合统筹污水处理与初雨治理需求,合理划分污水系统分区,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截污和治污相协调,优化污水设施布局,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水平;实施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加大污水收集系统建设力度。

  建设统筹协调、共建共享的环卫系统。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原则,全面实施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健全固废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大力提高垃圾转运能力,发展大站保障、小站协同的分级垃圾收运体系,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配置水平。

 

  第七章 塑造独具魅力的人居环境

  第一节提升公共服务能级和水平

  构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网络。按照“国际标准、优质均衡、便捷共享”的要求,构建“城市—片区—社区”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形成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城市级大型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布局于新城中心片区,主要承担区域性公共服务等高能级服务功能,承接武汉区域性公共服务功能疏解。片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结合交通枢纽和绿地公园布局,主要承担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于社区中心,承担日常生活服务功能。

  建设高品质、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引入国内外优质文化资源和高水准的专业展演,支持省市级科学会议中心、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科技文化中心等文化交流设施在新城开展合作共建,鼓励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高端专业论坛、大型科技博览会等科技交流活动,打造科技文化功能区,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文化品牌。全面建设社区级文化综合体和文化活动中心,推动文化基础设施智慧化升级,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统筹文化要素资源,合理布局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设高水平、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前瞻性规划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学前教育服务水平,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优质多样化有特色的普通高中教育。支持教育国际化特色化供给,引进、培育与国际接轨的优质教育资源。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支持建设与新城产业紧密对接的新型高职院校。支持“双一流”高校与新城共建,构建高水平、开放式高等教育聚集高地。

  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大力推动高品质体育服务设施集群建设,提升光谷国际网球中心和省奥体中心服务品质和能级,积极承接长江中游城市群赛事资源,支持举办国内外专业性顶级体育赛事,形成有影响力、有辐射力的特色功能。加强体育健身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向大众开放,支持体育健身设施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加快设置功能丰富、特色鲜明的社区健身场所,创建连续贯通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

  构建高质量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以高标准科学规划、高质量健康服务为导向,优化新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建立健全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协作密切、优质高效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高定位谋划国际国内一流三级医院、高标准打造优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水平建设妇儿、康复、护理等专科机构,高起点引入优质国际医院,提升片区高端医疗服务能力。

  构建普惠多样的社会福利与保障体系。高标准建设社会福利院和养老院,提倡同医疗健康中心并设,持续提高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创新社会救助模式,建立基本生活救助、临时救助和专项救助的制度体系。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提高残疾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二节建立多元住房供应体系

  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坚持保障基本、兼顾差异、满足多层次个性化需求,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的住房制度,建立公共租赁房、人才公寓、高品质商品住房等多样化、高品质、可负担的住宅产品,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根据新城人口目标,合理配置国际社区、科学社区等住宅产品。

  优化住宅空间布局。围绕差异化人群需求,积极引导混合的住宅类型,合理控制住宅开发强度,重点优化和完善居住环境、设施配置和交通支撑。促进住宅供给与公共交通、就业岗位、公服设施配套联动发展,提升职住平衡水平,大力提高人口集聚能力和生活品质。

  第三节构建城市绿色开敞空间

  构建开门见山、出门见绿的公园体系。结合城市地形地貌、水体植被等强化自然景观资源保护利用,建设由郊野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等构成的多层次公园体系,实现城市“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依托九峰山、龙泉山等山体和梁子湖、牛山湖等湖泊建设郊野公园,以生态保护、市民休憩、自然教育功能为主。规划各片区至少建设一处城市综合公园,满足不同人群的户外活动需求。加强社区公园建设,满足居民日常的休闲健身和社会交往需求。利用街角空间建设口袋公园等小型绿地,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构建宜居宜游特色游憩网络。依托生态廊道网络和城市道路系统,串联各类公园,建设新城绿道体系,构建区域、片区和单元三级慢行游憩网络。区域级和片区级慢行网络,连通自然山水,打造骑行、步行、慢跑、登山、观光、休闲等多元功能,引导市民亲近、感受自然生态山水。单元级慢行网络串联社区公服、居住、就业功能,重点关注通勤通学、社区生活、休闲健身等诉求,解决城市生活“最后一公里”交通通勤。

  第四节塑造新城景观风貌特色

  塑造枕山拥泽、城湖壮阔、舒展楚天的总体景观风貌。以新城山水生态格局为基底,以梁子湖为区域景观中心,打造群山映湖、城湖相望的景观格局,展现大气疏朗的新城形象。依托主要山体,形成山城映衬、韵律起伏的临山景观风貌;依托湖泊及周边湿地、溪流水网,形成城水交融、规整灵动的滨水景观风貌。融合生态廊道网络,形成城绿相间、自由紧凑、疏密有度的城镇组团形态。塑造荆楚风韵、多元协调的建筑基调,营造近山亲水、连续的公共空间环境,总体形成清新活泼、开敞明亮的空间氛围。

  构建望山通湖连江的景观视廊体系。主要控制“一主八副”的城市视廊。控制新城山水主轴景观视廊,鼓励生态廊道、绿道、城市公园和片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沿主轴景观视廊布局。控制花山望山通湖视廊、葛店北通江视廊等八条次级景观视廊,鼓励生态廊道、绿道和社区公园沿次级景观视廊布局。

 

  第八章 建立多措并举的规划实施保障

  第一节有序推进规划实施

  完善规划编制体系。武汉新城规划是指导新城规划建设发展的基本依据。加快构建以武汉新城规划为统领,重点区段城市设计为先导,各类专题研究和专项规划为支撑,详细规划为法定管控依据的规划体系,确保各级各类规划在总体要求上方向一致,在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实现“一张蓝图”管理。

  建立规划实施推进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专项规划、年度建设实施计划统筹衔接,制定规划行动计划。建立规划同步调整机制,按照同步论证、同步调整的原则进行动态维护,确保各类规划成果协调一致。建立规划动态监测、定期评估机制,对规划确定的各项指标进行跟踪监测,及时了解和评估规划目标实现程度,并依据相关评估结果作为制订年度计划及规划修改(修编)的重要依据。

  第二节创新体制机制与政策

  围绕推进武汉新城规划实施,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制定出台支持政策,打造体制机制新高地,为新城建设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创新人才吸引政策,探索有利于激发新城创新活力的人事、薪酬、住房、税收、养老等政策,实行开放便捷的人才引进制度,因地制宜制定涉及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人才的一揽子公共服务配套政策。探索差异化供地政策,研究多元化土地利用和土地供应模式,探索低效用地整理和退出机制。加强住房保障政策,针对差异化的人群需求,研究完善租购并举、租售衔接的人才住房政策。

  第三节完善多元区域合作机制

  立足国家、省级战略,建立武汉新城与周边地区多元化的区域合作长效机制,探索共建共享共赢合作模式,推进在产业分工、要素流通、设施共建、资源开发、服务共享、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统筹协调。建立政府、企业和社会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参与的共同缔造治理模式,发挥各类跨地区合作组织的作用,推进非政府间区域合作。

  

  附图

  1、武汉新城规划范围图

  2、武汉新城空间结构图

  3、武汉新城山水城格局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