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3-01-06 语音:播放
  基础测绘是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服务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鄂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确定城市性质、推动产业再造的窗口期,是多重机遇叠加的黄金期,也是测绘全面融入自然资源管理大格局,围绕“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支撑各行业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为准确把握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基础测绘提出的新需求,让“武鄂同城化”发展进入更高层次,推动鄂州市基础测绘高质量发展,提升基础测绘保障服务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基础测绘条例》《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湖北省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等要求,结合鄂州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范围:鄂州市辖区,面积约为1596平方公里。
  本规划期限:2021—2025年。
  一、“十三五”回顾
  (一) “十三五”主要成就
  “十三五”期间,根据全省基础测绘工作统一部署要求,结合鄂州市实际情况,开展了测量标志维护、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数字鄂州平台深化开发应用。完成了智慧规划、智慧社区、生态电子地图等应用系统建设,探索了无人机测绘等技术。地理信息资源不断丰富,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在政府决策、规划建设和民生服务等方面发挥了基础性的保障作用。
  1. 测绘管理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十三五”期间,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鄂州市测绘机构改革工作有序推进,测绘工作全面融入自然资源管理大格局。截至2020年末,鄂州市现有测绘资质单位15家,其中乙级资质6家,丙级资质8家,丁级资质1家,全市测绘资质等级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在新体制下,全面履行职能,进一步优化市场营商环境,稳步推进测绘地理信息测绘资质监管工作,严格把控基础测绘重大项目实施。优化了涉密测绘成果保密管理制度,加强了对地理信息成果和地图管理的检查和监督,实现了对测绘成果的可塑性和加密保护管控。
  2. 现代测绘基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实现了全市测绘基准的统一。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相关要求,建立满足鄂州市发展需要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GNSS C级控制网及二等水准网,建立精度达到±1厘米(分辨率为2′×2′)的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完成了历史测绘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全面推进了测绘成果规范化。
  实现了测量标志的常态化管护。“十三五”期间,每年安排专班,对全市76个测量标志点(其中GNSS C级点37个、一等水准点14个、二等水准点7个,三角点共18个)开展巡查和维护工作,完善更新点之记,将巡查和维护信息录入测量标志管理系统,汇总检查信息、整理成册,定期提交省测绘主管部门备案。
  3. 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日益丰富
  实现全市域1596平方公里0.5米分辨率的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据全覆盖。实现主城区200平方公里1∶500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覆盖,实现数字鄂州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数据成果由主城区100平方公里向全市域覆盖。
  完成1∶2000数字线划图(DLG)采集、生产及建库,覆盖率100%;完成主城区60平方公里的三维模型数据采集和更新,进一步扩充三维精细模型范围至中心城区100平方公里,基本实现了市域多比例尺、多元化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全覆盖。
  4. 测绘信息化服务和支撑能力大幅度提升
  完成智慧鄂州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试点项目。项目完善了地理空间框架,完成了平台专题数据整理,地名地址管理子系统、政务专题数据采集子系统、政务专题地理信息发布子系统及协同专题制图平台等多个系统开发建设,项目安装部署、平台日常维护等内容,为自然资源和规划综合业务审批、政务服务平台及各类资源共享交换和整合利用等提供了服务,进一步满足了城市运行与管理、服务对地理信息化的智能化需求,为智慧鄂州建设提供及时有效的地理信息服务。
  编制鄂州生态电子地图,建立生态资源数据库,实现了在大比例尺(1∶1万及以上)生态资源数据库建设方面的率先探索,为耕地保护、生态修复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建立无人机测绘服务保障系统。应用无人机技术,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抗洪救灾、森林防火、招商引资重大项目选址等及时获取航空正射影像提供技术服务保障,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最新、现势性最强的地理信息数据。
  5. 地理信息安全和地图市场监管力度加强
  通过对涉密基础数据加载水印技术管控,与数据申请单位签订保密协议等多种手段加强地理信息安全,避免地理信息数据泄密。与市委网信办等单位合作,共同加强互联网地图的监管;深入开展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连续3年开展了滨江公园“8?29”测绘法宣传活动;累计审核由市民政部门牵头编制的市、区、乡镇各级行政区划图和地名地址图40余幅,保障了地理信息安全和地图市场监管秩序。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三五”时期,鄂州市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测绘成果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在工程建设项目相应环节审核时仅做格式(要件)审查,未实施实质性技术复核(抽查)。另一方面,相关测绘成果的过程检查、最终检查和质量评定,未有明确的标准制度进行衡量,相关奖惩制度尚未建立。除此之外,测绘成果质检后,无相关机构进行成果保管,测绘成果缺乏衡量标准,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存在成果管理问题和成果泄漏风险。
  2. 基础测绘数据覆盖不全且缺乏有效的更新机制
  大比例尺基础测绘数据覆盖不全。缺乏高精度影像数据,仅有2016年的鄂州市全域分辨率为2米的卫星影像数据全覆盖,0.2米分辨率的数字正射影像图(DOM)仅覆盖洋澜湖、武城湖40平方公里范围,覆盖率仅为2.5%。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覆盖率低,2017年生产的1∶2000比例尺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正射影像图(DOM)仅覆盖经济开发区、葛店开发区、红莲湖、梧桐湖约110平方公里范围,覆盖率约为6.89%。
  基础测绘数据现势性差,更新不及时。截至2020年底,鄂州市全域基础测绘数据成果中,1∶2000比例尺数字线划图(DLG)大部分为2012年更新;主城区1∶500比例尺数字线划图(DLG)为2014年更新。随着鄂州机场建设、新港大桥建设、巴河燕矶长江大桥等城市建设,城区面貌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有的基础测绘数据不足以支撑鄂州市重大项目以及全市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发展需要,基础测绘数据的更新工作迫在眉睫。
  3. 测绘成果开发利用待进一步提高
  鄂州市现有地理信息资源应用单一,对数据库、信息系统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数据共享有待提高。已建成的“天地图?鄂州”虽然具备一定的公共服务能力,具有一定数量的应用,但是对相关应用的宣传及公众对天地图的认识度、网站的在线访问量等都有待提高。目前,地理信息服务仍以静态、被动服务为主,尚未形成网络化一站式地理信息综合服务的模式,社会化应用程度不高。
  4. 跨专业、创新型、领军型人才欠缺
  随着测绘信息化的发展需求不断增长,测绘信息化建设所依赖的关键技术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鄂州市测绘队伍存在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分布不平衡、专业技术素质不均匀、操作技能不熟练、信息化水平不足等问题,且尚未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环境。
  二、“十四五”面临的发展形势与需求
  (一) 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落实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彰显鄂州积累多年的潜在优势的关键时期。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使鄂州具备了中部出海口功能,赋予了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能力,拥有了通向世界的机会;省委大力支持武汉做大做强,为加快武鄂同城化进程提供了契机;依托武汉“借船出海、借梯登高”,为鄂州另辟蹊径构建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提供了基础;信息化、智能化浪潮为鄂州市数字经济、数字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聚焦聚力“好山好水好区位”资源优势、“三城一化”和城乡融合、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国土空间规划等工作的开展对测绘地理信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加快基础测绘转型升级,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供崭新的数据内容和全新的服务形式,深化数据资源共享开发,发挥测绘地理信息的时空优势和资源价值为推进鄂州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服务保障。
  (二) 总体需求
  1. 支撑自然资源管理的需求
  自然资源管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与生存,对于社会发展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管理将更加趋于精细化。围绕精细化管理总体要求,根据“两统一”的职责,建立健全违规防控机制、强化耕地资源的保护、增强自然资源管理执法力度,促进自然资源管理的工作开展。自然资源管理工作需要基础测绘立足技术和设施优势,完善基础体系、标准框架、资源整合等多项建设内容,进一步夯实“用地理数据说话、在三维空间研判、凭科学事实决策”,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管理和精细化治理提供全空间、立体化测绘成果和基础设施支撑,是切实做好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的必然选择。
  2. 区域协调发展的需求
  当前是鄂州市大力推进武鄂同城化、加强与黄冈黄石联动、打造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核心区的重要时期。推进武鄂黄黄联动发展,发挥鄂州在鄂东城市群区位居中优势,深化与黄冈、黄石战略合作,实现竞合抱团、优势互补。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产业分工协作,优化重点产业布局,打造基础共享、融通互促、共链协作的产业生态,实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鄂州市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在国土空间基础上统筹协调好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关方面,快速获取、高效处理、及时提供地理信息能力作支撑,需要覆盖面广、权威可靠、内容翔实、标准统一、现势性强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作保障。
  3. 助力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
  2020年9月,鄂州智慧城市项目正式启动。以“城市大脑”为理念与载体,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最新技术成果,通过城市数据资源的汇聚、数据资产的管理、数据能力的构建,助力鄂州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市域智慧城市样板。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基础是完成收集基础测绘信息的数据工作,实现不同尺度地理信息及时同步更新、保障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鲜活、更需要大量精确地理信息数据和定制化服务的支撑、以业务应用为导向,推进地理空间数据共治共享和地理信息的应用推广、全面提升全市地理空间质量和产品体系。
  三、总体思路
  (一)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航空城、科学城、生态城整体规划、一体推进、协同发展,进一步完善全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完善市域国土空间治理,优化整合资源、聚集发展要素,提升全域持续发展张力和支撑力。以推动“武鄂同城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推动基础测绘的创新发展,全面提升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能力,助力鄂州市打造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核心区。
  (二) 基本原则
  1. 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
  将基础测绘事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研究,深入分析面临的重要机遇和重大问题,明确发展定位,找准矛盾症结,提出务实管用的对策举措。
  2. 坚持全面谋划与突出重点相协调
  确保鄂州市基础测绘发展与“十四五”全市自然资源改革发展总体布局相协调,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转化成为重大政策、重大工程。
  3. 坚持科学性与操作性相适应
  基础测绘发展考虑未来五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谋划,增强规划宏观性、科学性、指导性,又要突出规划的针对性和约束力,做到可操作、能落实、易评估。
  4. 坚持底线思维与改革创新相统筹
  以科技创新作为创新驱动,积极开展新型基础测绘的试点工作,通过先行先试,深入探索新型基础测绘产品、技术、组织、标准体系的转型升级,推动基础测绘组织模式、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
  5. 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既要发挥好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听取和吸纳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增强基础测绘建设、应用和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
  6. 坚持监督力度与信息安全相辅助
  加大对基础测绘重大项目实施的协调与监督力度,强化基础测绘管理职能,提高基础测绘经费使用效率,健全地理信息数据安全保障机制,维护国家信息安全。
  (三) 建设目标
  至2025年,实现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全域覆盖;提升现有基础测绘供给、应急数据保障和更新能力;健全基础测绘产业发展,实现基础测绘数据与其他行业数据资源的融合、共享、应用,进行新型基础测绘产品体系升级。
  1. 健全测绘管理机制体制
  推进地理信息安全监管,提高人才队伍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建立更加稳定、持续增长的基础测绘长效投入机制,提升鄂州市基础测绘管理能力。
  2. 丰富地理信息资源
  实现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全覆盖和动态更新,分批进行“实景鄂州”三维数据采集、更新和建库。根据需要进行局部区域重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的增量更新,为鄂州市基础测绘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3. 全面提升基础测绘服务能力
  基于智慧鄂州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试点项目与鄂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业务平台对接,实现自然资源内部数据资源整合和共享互通;加快与水利、林业、住建、交通、公安、应急保障等部门的数据共享,为政务、产业、民生等方面提供数据服务。
  四、主要任务
  健全体制,规范基础测绘管理
  1. 完善基础测绘管理体系建设
  推动建立鄂州市“分级管理、共同投入、统筹实施”的基础测绘组织管理体系。建立测绘管理体制机制,做好全市航空遥感影像获取、测绘基准及基础设施建设等跨区域、整体性、统一性的工作。加强基础测绘成果汇交、保管机制,完善基础测绘成果目录汇交机制,及时发布测绘成果目录信息,促进测绘成果的共建共享。
  2.  提升测绘成果质量监管水平
  健全测绘地理信息市场监管机制,进一步落实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加强测绘执法力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强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检查;以推行“多测合一”为契机,统一测绘行业管理,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形成公平公正公开、规范有序、服务优质高效的市场环境。
  3. 加强基础测绘成果安全管理
  树立基础测绘成果的保密意识,加强基础测绘安全保密工作,落实基础测绘成果存储、管理、使用相关的安全保密制度。按照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严格标准、明确责任的原则,建立健全的保密管理工作程序,明确保密责任主体,强化安全保密硬件基础措施,确保基础测绘相关工作合法合规,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和使命。
  4. 建立测绘技术人才库
  建立鄂州市基础测绘技术人才库。人才库应纳入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室内外导航定位、机载激光雷达、倾斜摄影航摄仪、无人机、地面移动测量等新型技术的创新型人才,为鄂州市基础测绘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供给。并利用技术人才库中的人才资源对现有技术人员进行新型基础测绘等测绘发展新动向进行培训和规划工作,推动鄂州市基础测绘工作转型升级。
  夯实基础,完善新型测绘基准体系
  建立测量标志保护、使用、维护制度,持续开展测量标志维护工作,了解测量标志实际情况,落实管理责任,根据法律法规进行测量标志使用审批、拆迁、重建等工作,进行定期巡查和保养维护。
  丰富资源,提升测绘成果应用能力
  1. 获取多源遥感影像和航空影像
  配合省自然资源厅(简称“省厅”),进一步完善遥感影像省市统筹获取机制,提升影像数据的获取效率,实现全市多分辨率、多种类型遥感影像数据全覆盖,为全市三维自然资源“一张图”建设、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自然资源执法与督查、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等提供直观便捷的决策支持。
  2. 实现基础测绘数据及数据库动态、联动更新及应需更新
  统筹开展全市大比例尺基础测绘数据建设工作,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1∶2000更新、1∶500按需更新。依托省厅“省级统筹、市县协同、联动更新”的工作机制,形成鄂州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体系,实现全市基础测绘成果协同更新。开展中心城区约200平方公里城市级实景三维数据采集。
  整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不断丰富完善信息内容,升级改造建立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加强行业数据融合共享;逐步完善和优化基础地理信息动态更新的技术和标准体系,构建基础测绘更新机制以及生产组织模式,全面推进基础地理数据库按需快速动态、联动更新。
  提升服务,深化基础测绘成果应用
  1. 优化地理信息数据公共服务平台
  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库向地理空间信息大数据库升级,完善优化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升级运维智慧鄂州时空大数据平台,为地理信息数据共享和自然资源管理业务应用提供服务支持。深入推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应用示范,促进信息资源整合、部门间协同共享、信息互联互通。
  2. 强化公益性地图服务能力
  丰富基础性公共地图的成果内容与服务形式,编制发布市区标准地图,按需编制综合性地图集、政区图、自然资源图等政务保障系列地图,满足公共服务需求和政府管理决策。
  3. 提升应急测绘服务保障能力
  组建应急测绘保障队伍,构建应急测绘保障业务流程,提高突发事件现场多源应急测绘数据快速处理能力、应急测绘数据网络传输能力、应急测绘指挥调度与服务等应急测绘保障能力,为处置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提供快速、准确的地理信息服务,及时保障灾情评估、救援和重建。
  探索创新,支撑自然资源管理业务
  应用地理实体测绘、实体化三维实景构建等前沿技术,开展“实景鄂州”及三维服务平台建设,并建立其成果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不动产登记的服务模式。
  优化环境,推动“多测合一”发展
  建立健全“多测合一”改革的“一次委托”机制,协调相关部门提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各阶段涉及测绘工作的内容清单及技术要求,使“多测合一”成果在层级间、部门间、业务间共享互认,达到同一测绘成果只提交一次的目标,满足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工作需要。加快推进“多测合一”数据成果同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等相关系统的互联互通,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各阶段提供真实、准确、可靠的测绘服务保障。
  五、重点工程建设
  (一)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集与联动更新工程
  1. 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获取
  依托省市航空影像统筹获取机制,在规划期内,每季度获取一次鄂州市域分辨率优于1米的卫星遥感影像,每月获取一次鄂州市域分辨率优于2.5米的卫星遥感影像。
  2. 航空遥感影像获取
  结合1∶500数字线划图(DLG)的生产,采用航空摄影测量的方式,在规划期内获取一次覆盖鄂州市主城区范围分辨率优于0.05米的航空遥感影像,采用滚动更新模式;在规划期内获取一次覆盖鄂州全域分辨率优于0.1米的航空遥感影像。
  3. 1∶5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
  开展鄂州市中心城区约200平方公里1∶500数字线划图(DLG)、0.5米格网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和分辨率为0.05米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据生产。采用年度按比例全要素更新与动态更新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心城区约200平方公里1∶5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实现动态更新,保证1∶5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高现势性。
  4. 1∶2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
  开展全市1∶2000比例尺数字线划图(DLG)、2米格网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和分辨率为0.2米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生产。采用一次更新的模式,进行全市范围1∶2000比例尺基础测绘数据更新。
  5. 水下地形数据获取
  对鄂州市中心城区的洋澜湖及连接长江和梁子湖的长港,按照1∶2000 精度要求,开展鄂州市水下地形测绘工作。
  6. 地下管线数据更新
  对鄂州市中心城区的燃气、电力及煤气等地下管线数据进行更新测量,针对每年新增的地下管线进行滚动更新。
  7.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
  在1∶500比例尺和1∶2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的基础上,采用地图缩编与航测成图相结合的方式对1∶500比例尺与1∶2000比例尺重叠区域数据进行持续更新。
  数字高程模型(DEM)结合数字线划图(DLG)的生产同步更新,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根据获取的航空影像定期更新。
  8.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与维护
  统一数据标准,整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进行数据汇聚和治理,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年度更新,逐步实现传统单一比例尺数据库向“实体化、一体化”时空数据库转变,满足自然资源管理及社会信息化发展对精细化测绘成果的需求。
  (二) “实景鄂州”建设工程
  1. 实景三维数据采集、更新建库
  基于省厅采集获取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获取覆盖全市的基础地形级别的实景三维地图。根据鄂州市城市的发展需求,使用倾斜摄影技术,逐年分批进行高精度“实景鄂州”三维数据采集、更新和建库。逐步完成中心城区约200平方公里0.02米分辨率城市级实景三维数据覆盖。基于已有中心城区198平方公里的实景三维数据,针对重点区域、重点建筑进行三维精细化建模,包括完整的实景三维模型以及单体化处理。
  2. 三维辅助决策系统建设
  通过“实景鄂州”实景三维地图,实现三维场景内影像、地形、矢量等数据的管理、查询、叠加分析和展示,实现三维导航、规划编制、规划选址、规划审批、城市设计、规划成果展示、数据更新等功能,为城市规划、用途管制和保护修复等提供决策依据。建立长效维护机制,进行三维场景、模型快速更新,解决三维数据更新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以三维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为依托,制定三维模型规范,建立城市三维模型数据生产、管理和更新维护的运行机制。
  (三)  “智慧鄂州”时空大数据平台升级与维护工程
  根据省厅对“智慧湖北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在原有智慧鄂州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的基础上,更新空间数据库,完善数据汇交、备案、交换与同步机制,扩展应用服务领域,全面对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及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业务系统(电子政务平台、生态电子地图、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综合档案管理系统等)。遵循统一的数据标准,将全域范围内的现状数据、规划数据、管理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等汇总融合,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目录,实现以数据为核心的管理、维护与服务,并为其他应用系统提供基础数据与服务支撑,为自然资源管理和智慧城市各领域应用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内容和更灵活的服务方式。
  将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与其他委办局已建成系统实行对接,为各委办局提供数据更加丰富,系统更加稳定,调用更加方便的地理时空数据服务,最大限度发挥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助推城市数字经济发展。
  (四) 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工程
  1. 优化升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升级鄂州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鄂州”,结合城市大脑基础空间地理库的数据共享能力,大力开展地理信息跨行业应用推广。利用互联网,发布基础地理信息服务,为社会各界使用地理信息提供权威、统一的服务平台,满足鄂州市政府管理、行业应用和社会公众的多方面需求,促进基础测绘成果的共享应用。着力做好“天地图?鄂州”在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电子政务、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招商引资等领域的保障服务。按一年更新一次的频率,完善升级信息资源,提高网络化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水平。
  2.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产品开发
  加强测绘地理信息宣传力度,开发基础地理信息公共产品,丰富政务与公众地图产品种类,提升地图产品服务政务和公众的能力,推进版图知识的普及。(1)自然资源建设成果图集。结合自然资源和规划相关业务管理需求,编制地形地貌、不动产规划、土地调查利用现状等自然资源专题地图。(2)政务工作图编制。结合政府工作及建设战略需求,制作日常政务工作、规划决策、综合管理等需求政务工作用图,有效提供清晰、科学的地图服务。(3)专题地图编制。结合文化和旅游局、交通运输局等其他委办局的工作需求,制作例如:旅游专题地图、交通专题地图等图集。对鄂州市地方人文、旅游地标、地理文化、规划信息等信息向公众推送。
  (五) “多测合一”建设工程
  根据自然资源部及省自然资源厅的要求,以优化工作流程、培育服务市场、实现成果共享、加强监督监管为抓手,通过建设“多测合一”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切实解决建设项目测绘业务多、测绘耗时长、成果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达到简化办事手续、共享数据资源、缩短测绘时间、节约测绘成本、全面提速增效的目标。
  配合住建部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建设“多测合一”信息管理平台,对接住建部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完成网上申报大厅、业务管理系统、测绘成果管理系统建设,实现网上报建、业务咨询、服务单位征信公示和查询、测绘单位推荐和选择、测绘服务合同签订、测绘服务进度查询、争议协调和仲裁等服务。
  (六) 应急测绘保障工程
  采购应急测绘所需的无人机、航摄仪、影像处理、建模等软硬件装备,培养专业高效无人机操控人员,加强对影像处理、分析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训练,组建应急测绘保障队伍。建立应急测绘保障机制,制定工作预案,构建应急测绘保障服务能力,建设应急影像下载、比对、监测、快速成图的业务流程。提高突发事件现场多源应急测绘数据快速处理能力、应急测绘数据网络传输能力、应急测绘指挥调度与服务等应急测绘保障能力。
  制作灾害风险区域分布图,为地灾调查评价等提供相关应用服务,保障矿产资源管理和灾害防治等业务科室的日常需求。协助完成第一次全国灾害风险普查工作。
  六、项目保障措施
  制度政策保障
  根据规定的要求落实基础测绘和测绘行业管理、测绘资质资格与信用管理,监管地理信息安全和市场秩序,负责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地图和标志设立、保护,完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管理等职能。按照分级管理制度,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完善基础测绘管理体系;制定地理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的配套制度和管理规范;完善以信用建设为核心的市场监管机制,加强测绘事中事后监管,简化测绘审批程序,优化测绘市场营商环境;加强测绘监管巡查、项目审批备案和成果汇交管理的执行力度;制定数据成果保密审查制度、涉密成果管理制度,在充分利用基础测绘成果的同时,确保数据安全。
  组织保障
  强化政府主导基础测绘工作的责任意识和相关部门支持测绘工作的协作意识。在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导,发改、财政、住建等多个部门参与,按照“统一组织、分工协作、共建共享”的原则,建立基础测绘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协调推进全市的基础测绘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要切实履行测绘行政管理职责,制定和完善基础测绘管理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基础测绘项目具体组织实施管理,确保基础测绘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落实到位。
  由市发改委会同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制定全市基础测绘年度计划和日常管理及组织实施工作,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加强组织协调、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稳步推进规划实施的合力。根据规划,严格进行年度计划管理,将基础测绘与地理信息项目纳入年度计划加以实施,形成从规划发展目标—年度计划实施—项目立项执行的完整体系,为全市基础测绘与地理信息发展提供坚实、有力地组织保障。
  经费保障
  进一步完善经费管理制度、强化重大项目计划管理、优化项目实施、加强项目绩效评估机制。为提高财力保障水平,增加科技实力,积极引导社会渠道的资金投入,在坚持以政府为投资主体,完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合作推广,引导企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形成稳定的投入机制,强化资金的管理,健全和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实现投入效益最大化,不断提高基础测绘公共服务水平。
  技术保障
  坚持引进新型智能化测绘、信息化、人工智能、5G、云等技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握科技发展方向,积极引导测绘生产单位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构建自然资源信息化应用服务体系。将工作逐步向信息化、自动化、智慧化方向拓展。同时考虑到自然资源及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地方保密要求,在基础测绘建设和服务当中,要有效解决面向数据的保密性、可靠性、完整性,面向用户进行信息鉴别,适应新形势下自然资源、规划、测绘地理信息的新需求。
  人才保障
  优化政策环境,拓宽渠道引入人才,挖掘在外优秀人才资源;充分调动单位和市场主体“引育留用”人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人才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测绘高技术人才培养,对测绘管理部门和技术骨干队伍开展全面培训;加强与省、市的沟通交流、业务培训和人才指导;以项目建设为平台,加强各层次的人才锻炼,开展技术培训;每年定期组织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技能竞赛,完善职称评审和职级晋升机制,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学习热情,提升技术人员的自身技能。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通过选聘、挂职锻炼等方式加强对鄂州市基础测绘工作的技术支持,加快构建与新技术、新业务能相适应的基础测绘队伍体系,为规划实施奠定人才基础。
  安全保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规定,按照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严格标准、明确责任的原则,加强基础测绘成果的保密工作,建立健全的保密管理工作程序,明确保密责任主体,强化安全保密硬件基础措施。树立基础测绘成果的保密意识,落实基础测绘成果存储、管理、使用相关的安全保密制度。在涉密测绘成果的生产、加工、传递、使用、复制、保存和销毁等各个环节上,加强教育、严格把控、明确要求,确保基础测绘相关工作合法合规,确保涉密成果保密工作万无一失,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和使命。
  七、预期效益
  通过对鄂州市基础测绘的投入,促进鄂州市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建设、自然资源管理、生态文明建设、人民生活等方面产生显著应用,并对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等提供综合服务,实现鄂州市地理空间信息资源优化、有效维护、共享与应用,有力保障自然资源管理“两服务,两支撑”职责的切实履行。
  经济效益
  “十四五”基础测绘工作充分考虑了各方面的需求,通过“多测合一”、“智慧鄂州”时空大数据平台、鄂州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鄂州”等相关重点工程的开展,实现数据共建共享,提供丰富多样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进一步促进基础测绘成果在不同部门和领域的广泛应用,避免重复测绘,有效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社会效益
  鄂州市基础测绘“十四五”重点工程建设,加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监管,保障测绘地理信息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数据服务,充分带动当地建设、市政、环保、交通、农业、气象、水利、旅游、房地产、会展等行业发展,助力当地经济结构优化。
  1. 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持续发展方面。通过推动传统基础测绘向新型基础测绘转型,转变生产模式、技术体系、服务方式,进行业务转型,深化基础测绘地理信息社会化应用, 促进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2. 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以科学手段,立足技术优势,全面融入自然资源整体布局,支撑自然资源二三维一体化数据库建设,为自然资源全空间全要素立体管理创造基础条件,支撑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不动产登记发证和国土空间规划等自然资源管理业务向一体化管理、精细化治理、科学化决策、现代化规划、立体化利用方向转变。
  3. 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为跨区域生态环境治理联合执法工作提供基础测绘数据,实现测绘地理信息数据互通共享,充分发挥空间地理信息辅助决策作用,支撑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4. 在人民生活安全方面。加强与省厅、市应急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启动应急测绘保障绿色通道,快速提供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遥感影像等地理信息数据,为政府和应急管理工作科学决策、监测预警、应急评估、应急救援等提供第一手基础测绘资料,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为灾害源头防控、排查梳理和应急处置等提供保障服务,助力平安鄂州城市的建设。
  行业效益
  通过鄂州市基础测绘 “十四五”重点工程的建设,实现测绘地理信息资源统一管理和归口,进一步落实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深度利用,实现鄂州市地理空间信息资源优化、更新、共享与应用服务,开创“用数据审查、用数据监管、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自然资源管理新局面,全面增强开放共享能力、动态监测与态势感知能力以及综合监管与科学决策能力,进一步提升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应用的现代化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