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黎俊荣 通讯员吴丽君
2020年,我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工作被国务院通报表彰,食品生产企业“蓝、黄、橙、红”变色预警管理的做法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肯定;
2021年,我市“一业一证”改革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入驻湖北315消费投诉和解平台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一;
……
市市场监管局自组建以来,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面依法行政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不断强化法治思维,全面提升市场监管法治化水平,成绩斐然、亮点频出,很多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念好“三字经”推进登记注册便利化
该局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重点,着力在“简”“放”“优”上做文章,不断推进登记注册便利化,实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活力不断激发。我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工作获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通报表彰。
企业开办最快0.5个工作日办结,一般性企业登记实现智能化“秒批”。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市覆盖,在全省率先推行预包装食品经营审批改备案。以“一次办好一件事”为目标,实现企业开办“一窗受理”“一事联办”“一件送达”。创新“全市通”登记新模式,实现异地登记全域覆盖。在全省率先开展“一照通”改革试点,实现市场监管证照的便捷、智慧管理。推广“一人通”审批,进一步提升审批效能。推行“一表申请”“申报承诺”“容缺受理”等制度,实现窗口服务质量再提升。
深化“一业一证”改革 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该局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创新开展“一业一证”改革试点,打造“一证准营、全省通用”新模式。
将一个行业涉及的“多事多流程”整合为“一链一流程”,变各部门“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平均办理环节由5个减为1个,实现一链办理流程最优;平均提交材料由42份减为21份,精简率50%,实现整合材料手续最简;线上申报后台直审,线下申报“一窗受理”“一窗出证”,平均办理时限由21天减为6天,压缩率71%;与省市电子证照库实时对接,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扫一扫《行业综合许可证》二维码,各部门发放许可证的相关信息应显尽显,实现“一码亮证”。
目前,我市已颁发行业综合许可证327份,覆盖16个行业,改革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
实行企业变色预警管理 把好食品安全关
该局坚持底线思维,持续加强食品、药品及特种设备等重要领域监管,食品生产企业“蓝、黄、橙、红”变色预警管理的做法被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借鉴,并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肯定。
将落实主体责任与风险分级监管有机结合,对列入“橙色”和“红色”的企业提高风险等级,加大检查频次和执法办案力度;对发现因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而产生的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严格实施处罚,形成有力震慑,倒逼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我市1家被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列为高风险的企业,主动投入100余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并定期组织开展员工培训,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实现双提升。组织全市8家企业到龙头企业召开现场会,交流落实主体责任经验做法。1家食品企业申报市长质量奖,实现历史性突破。
拓宽维权渠道 让消费维权更便利
为进一步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改善消费环境,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互联网+在线和解”的理念,着力完善线上维权网络平台建设,强化企业入驻引导,拓宽维权渠道,优化投诉处理模式,不断促进消费维权便利化,进一步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武商超市、银泰百货等26家商超企业作出“食药无伪劣、商品无假冒、服务无欺诈、投诉无障碍”承诺和七天无理由退货承诺,4家大型超市、商场实行首问负责和赔偿先付制度。湖北315消费投诉和解平台上线运行以来,因和解效率高、成本低、方便快捷的特点,受到消费者一致好评。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235家企业入驻该平台,入驻量居全省第一。
强化品牌技术支撑 推进质量强市建设
该局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支持50家企业实施对标达标质量提升行动,发布QC成果39个,获省级优秀成果19项、国家优秀成果1项,给予获评市长质量奖及提名奖的企业140万元奖励,鄂城钢铁入选中国品牌价值榜,新型墙体材料行业质量提升纳入省级示范项目。
深度融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资源,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质量技术服务支撑。《芝麻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规范》通过省级立项,《地理标志产品沼山胡柚》入选省地方标准项目立项计划,完成《湖北省水陆空多式联运和航空物流标准体系研究》编制。
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鄂州受理窗口”,创建省知识产权双创服务基地3个,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13件,全省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