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选6个行业开展试点改革
“公司想增加零售经营范围。”9月15日下午,华容宾馆有限公司股东周先生带着营业执照,到华容区政务大厅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窗口咨询变更经营范围事宜。窗口工作人员向周先生讲解了办理流程,引导其进行“证照联办”,并宣传“一业一证”改革工作。周先生领取了新的营业执照后,工作人员引导他通过湖北政务服务网“一业一证”专区,申请相关制品零售专卖许可证。
次日上午,有关部门到该公司现场核查时发现,其没有公示特种行业许可证。得知许可证已经遗失,华容区市场监管局协助该公司提出补证申请。审核通过后,华容区政务大厅“一业一证”专窗同步为该公司制发了行业综合许可证。
“只跑一个窗口,就办好了几件事,确实为我们企业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周先生感慨道。
“一业一证”改革是我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探索创新,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它是指优化行业准入业务流程,将一个行业准入涉及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即一个行业只需核发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即可营业。
作为我省5个“一业一证”试点改革县市之一,今年6月,华容区主动借鉴省外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华容区“一业一证”改革实施方案》,召集相关部门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进行梳理,首批选取超市(便利店)、药店、宾馆、网吧、休闲农庄、电影院等6个行业开展“一业一证”试点改革。自7月21日发出首张行业综合许可证以来,华容区“一业一证”改革已拓展至16个行业,发出252张行业综合许可证。
量身打造服务平台
在华容区市场监管局办公室,登记注册审批股负责人毛义珊向记者展示7月上线的鄂州市“一业一证”制发证管理系统。打开该系统,业态管理、打印模板管理、证照制证、证照管理、发证管理等功能模块一目了然。
“鄂州特色专区平台是湖北省首家上线的‘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平台。”毛义珊介绍,华容区市场监管局在创新开发“一业一证”制发证管理系统的同时,在湖北政务服务网鄂州特色专区平台开设了“一业一证”申报专区。申办人如需申请行业综合许可证,可在网上直接搜索“湖北政务服务网”,进入“特色服务(一业一证)专区”在线申请,即可完成在线受理、不见面审批。
此外,华容区政务大厅设置了“一业一证”专窗,配置服务专员,统一负责业务现场咨询、申请受理、材料流转、业务协调、证照发放等工作。建立协同高效运行机制,做到同一行业综合许可的申请材料统一、办事标准统一、工作流程统一,实现“一窗受理、分类审批、统一出件”。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和无缝对接,通过线下倒逼、线上促进网络互联互通,推动各类业务系统特别是垂直管理部门的专有业务系统接入综合管理平台,在业务受理、办理、结果反馈等各环节实现综合受理、统一分发、数据共享和协同服务。由此,行业综合许可申请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只填一表、一次办成”,达成了“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书承诺、一体审批、一网通办、一证准营、一码监管”的目的。“证照邮寄都是免费的,审批也可以全程不见面。”毛义珊说。
审批流程革命性再造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我市将‘一业一证’改革作为今年商事制度改革的重头戏。”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科科长吕朝煌透露,在“一业一证”改革背后,政府部门为让市场主体轻装上阵、聚焦主业,进行了一系列审批流程革命性再造。
一链通办流程最优。“一业一证”改革将一个行业经营涉及的“多事多流程”整合为“一链一流程”,集成各部门审批程序,简化各部门内部流转报批程序,变各部门“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平均办理环节由5个减为1个,压减率80%。
整合材料手续简化。按照共用信息共享应用、个性信息单独填报的原则,全面梳理申报材料,整合行业全部许可事项的材料清单和表单,统一材料规范和文书样本,许可申请“一套材料”,平均提交材料由42份减为21份,精简率50%。
效率提速时限缩短。线上申报后台直审,线下申报一窗受理、一窗出证。行业综合许可证集成企业涉及的所有有效许可信息,实现“拿证即经营”,有效降低了企业时间成本和经营成本,平均办理时限由21天减为6天,压缩率71%。
码上监管“扰民”减少。创新“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模式,建立健全各负其责、协同高效的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理顺监管职责,强化信息共享,加强监管协作,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目标,切实减少部门检查抽查对市场主体生产经营的干扰。
一码亮证成本降低。市场主体在经营场所公示行业综合许可证,即视为符合亮证要求,原则上不再针对子证照制发纸质许可,行业经营许可信息一码覆盖。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扫一扫行业综合许可证二维码,各部门发放许可证的相关信息应显尽显,拎证办事的情景一去不返。
据悉,下一步,市、区两级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管部门将以试点改革为契机,加快改革步伐、深化改革创新、扩大试点范围,力争取得新的更大改革发展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让更多市场主体和群众享受到改革红利,最大化利企便民,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全媒体记者 吕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