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行政审批局优化政务服务——“少快好省”跑出便民利企加速度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2-07-16 语音:播放

  市行政审批局紧抓法治建设这条“生命线”,以法治理念贯穿审批服务改革全过程各环节,聚焦减时限、减流程、减材料、减跑动,全力打造“少、快、好、省”政务服务模式,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去年,在全省一季度“一网通办”考核中我市位列第一,政务服务营商环境指标评价居全省第二。

  减时限增时长

  全面推进“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服务,通过审批环节“减、放、并、转、调、诺”流程再造,审批时限压缩90%。

  创新政银、政企合作新模式,在社区、银行网点等配置自助服务终端,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自助服务区,开展“假期弹性办”“午间不间断”等延时服务,满足企业、群众办事需求。

  开办“鄂汇办”鄂州旗舰店,拓展“掌上办”等办事渠道,全力打造24小时“不打烊政务”。

  减流程增服务

  各部门对办事环节进行优化、整合,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全市审批环节比原来减少50%。除并联审批事项外,审批环节不超过3个,部分压缩至1个。推行企业开办“210”标准,“不动产登记+水电气”过户实现一体化,水电气接入外线工程实行“一表申请、并联审批、同步办理”。

  推进重点领域“一事联办”,在市、区两级同步推广省级、市级“一事联办”试点,全程网上办理,解决企业、群众办事跑多个窗口、重复提交材料、多次排队等难题。截至目前,我市有27个“一事联办”主题事项在湖北政务服务网上线,市、区政务服务大厅均设置了“一事联办”专区或专窗,提供现场导办服务。

  减材料增共享

  全面开展政务服务“免证办”改革,大力推进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和电子签名在“一人一企一档”建设中的应用,全市共汇集电子证照目录754个,归集电子证照数据279万条,生产电子证照282万本,电子证照共享率达81.8%;在不动产登记、项目建设、企业开办等场景完成电子签章214万条,电子签章覆盖率达到78%。

  开展“减材料”专项行动,对“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社保卡、营业执照”等51本高频电子证照10219份关联材料,各审批部门统一承诺“免提交”,对“学历毕业证书、学位认证书、监护证明、居住证、法人委托书”等2104份办事材料实行“硬减”。

  通过信息共享核验、事中事后核查等方式,各审批部门梳理确定113项事项涉及的292份证明材料一次性向申请人告知证明义务或证明条件,不再要求提供证明材料。自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以来,一纸承诺书精简7487份证明材料,从制度层面解决证明材料多、手续繁杂等问题,企业、群众办事更方便快捷。

  减跑动增便利

  为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和企业、群众获得感,让群众少跑路,我市紧紧围绕“跨域通办”这一重点,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立“统一标准、相互授权、异地受理、远程办理、协同联动”通办服务机制,重点在营商环境、民生领域开展“一地受理、一次办理”,让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不再“多地跑”“折返跑”。目前,不动产登记、交通公交卡、税务、公积金等相关事项已实现全城通办;公积金领域8项事项跨省通办;临空经济区与福建省南安市实现19项便民服务事项代收代办。武汉都市圈实现319项高频事项跨市通办;鄂城区与黄石港区实现207项便民事项跨城通办;葛店开发区与东湖高新区实现106项事项跨域联办。

  在政务服务大厅推出“涉企事项帮办代办服务”,累计帮助开办企业332家、帮助办理建设项目54个,实现“企业不出门,证照送上门”。各区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推出“华容大姐+政务信使”“一村一便民服务站”“余巧工作室”等便民服务,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全媒体记者黎俊荣 通讯员吴明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