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为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今年以来,临空经济区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着力构建上下联动、纵横协同、运行高效的政务服务综合体,打造“离老百姓最近的政务服务窗口”,用心用情画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15分钟政务服务圈”。
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帮助前来办事的群众填写表格,办理“武汉通公交卡”相关业务。
“心级服务”上门办
“我们家孩子刚出生,社保卡怎么办理?”“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要哪些材料?”近日,临空经济区政务服务中心联合人社、医保、公交、邮政银行、燕矶镇卫生院等单位组成一支“政务服务志愿服务队”,到燕矶社区开展政务服务活动,把群众高频办理的社保卡、医保政策、转诊咨询、公交卡年审、天然气充值等业务“搬到”社区门口、群众身边。
“工作人员手把手教我在手机上完成了医疗保险缴费,不到5分钟就办好了,真是太方便了。”张阿姨也不住地夸赞。当天,“政务服务志愿服务队”现场办理咨询业务200余人次,办理业务70余件,发放政策宣传资料400余份。
“养老保险缴费、电子社保卡申领、就业政策咨询、公交卡年审、天然气充值,是各社区的高频办理事项,下一站我们要去杨叶社区。”临空经济区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李丽介绍。
“足不出镇”营业执照可办理
“本以为需要跑到市里或区里去办营业执照,没想到镇上就可以办理,而且速度还这么快,真是又方便又快捷!”3月13日,在燕矶镇便民服务中心,付女士拿着刚办理好的个体营业执照说。这是自湖北省第二批高频服务事项下沉工作启动以来,燕矶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的第57份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据了解,付女士准备创办公司,从事烟酒、食品零售等。经过线上查询相关政策后,她来到了燕矶镇便民服务中心。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逐一进行填写信息、人脸认证、后台审批等程序。仅仅半小时,她就拿到了营业执照。
这样方便、快捷的服务,得益于临空经济区行政审批与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推进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相关服务向乡镇延伸,方便群众就近办理,有效促进市场主体发展。
据工作人员介绍,燕矶镇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工作要求,配齐市场监管专线、电脑、专用证照打印机等设备,同时组织窗口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加快推进“家门口办照”服务事项的进驻。
目前,涉及个体工商户注册、变更、注销登记等行政许可事项的业务,均可直接到该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工作人员当场即可提供受理、办理、制证到取证“一条龙”服务,有效解决了群众办理个体营业执照“跑远路”“反复跑”“耗时长”的问题,大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区政务服务中心的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设备,实现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
一封外地司机的表扬信
“我是一名外地司机,十年前买的二手车一直没有过户到自己名下,导致年审成了大难题。从大冶来临空经济区办理事务路途遥远,心里一直担心。现在,这个难题多亏了你们帮我解决了!”3月2日,临空经济区政务服务大厅的交通窗口工作人员皮书琴收到一封从外地寄来的表扬信。
写信人是常年跑运输的大冶司机李朝武,由于十年前购买了一台鄂州的二手货车,需要到临空经济区进行年审,就这样他走进了“临空政务服务圈”。
近三年来,皮书琴不但协助他解决了车辆过户的历史问题,还在疫情防控期间帮其办理年审手续。今年年审又快到了,皮书琴想起了这个不善言谈的外地车主,特意提示他需要准备的各项资料,车辆规格、型号等,这样一来就可以快速办理业务。
去年以来,按照方便群众“就近办”原则,临空经济区行政审批局会同相关部门,梳理更新乡镇政务服务事项121项,村(社区)级服务事项52项,下沉服务,实现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同时,区政务服务中心还设置有6台24小时自助终端,可在线办理湖北政务服务网业务985项,实现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有效解决了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办事需等待”的堵点难点问题。
“全托式服务”只找一个人
2月14日上午,临空经济区与上海英佛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行签约仪式,总投资12亿元的英佛曼纳米科技产业园项目落户鄂州。
当天,临空经济区市场监督管理分局注册登记人员,就在政务服务中心市场准入窗口为项目办理了企业登记注册手续,并通过容缺受理审批机制,发放了相关证照。
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临空经济区的终极大招是“帮办代办”。具体来说,就是开展“上门帮办”“全程帮办”“重点帮办”服务,提供“包办到底全程无忧”的“全托式”审批服务,通过联办预审、并联审批等机制,打通“梗阻”环节,加快审批进度,打造临空速度。
“签约四个月内实现‘五证同发’,临空速度让我们企业感受到当地政府真干、实干的魄力和决心。”中康众盛项目负责人杨光银说。2022年,临空经济区全年服务项目建设办件494件,全程帮办代办服务340件。
今年,临空经济区计划引进72个亿元项目,为服务好这些项目,政务服务中心专门配备了6人的帮办团队,对他们进行发改、规划、城建、国土等全方位、全流程培训,每个人都可以独立服务一个项目的审批。
“项目落地的所有问题,不用到处跑、不用到处问,只要对接‘全托式服务’的这一个人就行。”临空经济区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李丽说。
图/文全媒体记者 刘琴 特约记者刘圆圆 通讯员陈楷 徐思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