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争朝夕 奋斗启航——铆足干劲迎战“开门红”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1-02-23 语音:播放

  编者按:争分夺秒提速重点项目建设,快马扬鞭力求高质量开局。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华容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铆足干劲,步履不停,抢工期、抓生产、赶订单,开足马力加快生产步伐,用新成绩迎来新春好彩头,奋力冲刺新一年“开门红”。

  发展出题、实干作答,锚定新目标,华容区各相关部门利用开春的好时机,掀起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的热潮,以更多的优质项目、更快的建设速度、更好的发展环境,为企业实现“开门红”保驾护航,为建设现代化滨江临港产业生态新城提供强大项目支撑和良好的环境保障。

鄂州鸿泰钢铁有限公司轧钢车间,工人们正在进行设备的改造升级。

湖北永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调度室工作人员坚守岗位。

  过年“不打烊”

  走进湖北永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机械设备轰隆隆转不停,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在各条生产线上。春节期间,公司不放假,采取轮班制度,全力推动混凝土生产、销售再上新台阶。

  “今年春节好多工地不停工,需要大量混凝土供应,我们会跟项目部及时沟通,联系磅车和搅拌车送混凝土过去,确保他们的施工进度。”生产调度员王威说,目前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三月初。

  “平时每天出货3000方左右,过年期间平均每天也有500方左右。”公司总经理季佑祥介绍,自从华容区发出“非必要不返乡”的号召后,永祥建材24名外地员工积极响应号召,自愿坚守岗位、就地过年。“我们已经做好了充足的物资准备,做好防疫的同时,提高生活标准,确保大家在生产中愉快地度过这个春节。”

  为提升产能,拓展市场,永祥建材正规划建设二期项目,增加2条混凝土生产线,预计建成投产后将带动50余人就业。

  在鄂州鸿泰钢铁有限公司轧钢车间,工人们正在进行设备的改造升级,为来年的提高产能做准备。“我们轧钢分厂留厂人员20多号人,利用停产的时间,抓紧进行高速跑道改造,以达到降耗节约成本的目的。”轧钢分厂管理员王家辉说。

  为疫情防控需要,公司拿出真金白银,给出丰厚福利,鼓励外地员工就地过年,非必要不返乡。发放春节红包、提供免费餐饮、开放文娱设施等一系列举措,让留守员工暖心不已。

  “公司为我们在饮食娱乐各方面都提供了很好的保障,我们5楼有健身房,有图书馆,24小时为我们留守员工提供服务。”公司安保队长朱义兵对丰富的节日生活很满意。

  不能与家人一起热热闹闹地辞旧迎新,难免会有些遗憾。为了让外地员工安心留下、舒心过年,公司格外关注员工的思想动态和具体需求。

  “我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充分考虑到留守人员生活和精神方面的需求,提高伙食标准,文娱设施全天候开放,确保127名留守员工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公司后勤部长谢松勇说。

  开足马力忙

  订单爆满。连日来,鄂州富晶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多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赶制来自全国各地的生产订单,大量滤波器产品处于预制、装配、调试、测试之中。

  “我们工人的工作状态是两班倒,机器日夜不停,目前我们的腔体日产能可达到1200套的交付量。”公司生产主管王文说。

  抢抓国家5G政策机遇,富晶电子除了滤波器订单猛增之外,与5G相关配套设备订单也纷至沓来。截至目前,公司具备年产模具100套、铝合金压铸件5000吨、机加工产品100万件、表面处理200万套的能力。

  “目前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21年的六月份,员工们加班加点创造2021年历史交付最高峰。”公司副总经理喻英说。

  “面对目前的交付压力,我们鼓励员工就地过年,在享受国家的政策的同时,我们公司这边也给了14项福利。”公司行政副总经理肖金涛介绍,综合5G通信对滤波器高性能的需求,公司计划购置高精设备,突破5G系列产品模具制作以及产品精密加工方面的瓶颈。

  在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大型机械正在紧张作业。园区内的未来三路去年12月底全面动工,正在进行地下管道埋设、路面铺设等配套工程建设,建成后将成为项目施工的主干道。“这个道路设计的是宽度8米、厚20公分的钢筋混凝土路面。未来三到五年内,园区所有的大型设备、大型材料都将通过这条路进出。”红莲湖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展厅项目建设负责人任应年介绍。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90亿元,以大数据与云计算、5G通信网络、网络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核心,延伸带动智能终端、人工智能等相关细分行业领域。目前,招商临时展厅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5月竣工投入使用。

  “展厅会对整个红莲湖大数据云计算示范区做一个整体上的介绍,为招商和洽谈提供一个平台,以后为大数据的产业入驻提供一个更好的支持。”展厅项目工程部负责人方伟说。

  吹响“冲锋号”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2月19日,华容区召开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百日攻坚”大会,吹响牛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冲锋号”。

  2020年,华容区全力以赴招商引资,精心制作华容招商宣传片,设计评选华容城形象标识,常态组织招商分队赴长三角、珠三角、北京等地推介洽谈,与专业运营公司签订招商合作协议、聘请6位企业负责人担任招商大使,全年共签约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6个,总投资额超600亿元。相继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黄金“十三条”、支持实体经济疫后重振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黄金“十八条”,从推进标准化供地、加强资源要素保障,鼓励“腾笼换鸟”、“空间换地”“机器换人”,培育“名企”“名品”“名家”等方面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发展……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华容区在全省103个县市区营商环境评价考核中排名第8位。

  “地区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区域之间的竞争本质上就是营商环境的比拼,我们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区长夏鑫指出,必须持续加大力度,一手抓硬环境,一手抓软环境,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抢占发展制高点。2021年,华容区将制定出台支持科技创新、商贸服务、总部经济发展等引领性政策,全方位支持鼓励企业签约落地,产业做大做强;对企业期盼、拍手欢迎的各项扶持优惠政策,财政压力再大、困难再多,也要坚决兑现落实;规范执法行为,开展政府失信的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破坏经济秩序和营商环境的行为,让投资者来得放心,留得安心,干得舒心。

  “眼下,年味尚浓,中央、省、市相关部门、各个口的全年工作‘盘子’还没有全部端出来,资金、项目、政策的‘大蛋糕’还没有切下去,企业、客商的投资意向还没完全确定,正是我们去争抢发展资源和招商引资的最佳时机。”区委书记彭波依据2021年招商的行动方案,动员各分管区领导,各有关单位、部门、招商小分队,在会后立即与省、市部门对口对接、汇报沟通,与意向客商和年前拜访过的客商联系跟踪,迅速动身,不取得实质成果不“班师回朝”。

  记者李文晋 特约记者潘协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