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委改革办、省人社厅《关于开展第五届湖北改革奖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鄂人社奖〔2025〕32号)精神,市直各单位、各区、葛店经开区、临空经济区分类推荐参选对象41个,市委改革办严格对照评选条件、评选要求进行初审和考察,确定拟提名推荐对象10个,现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为2025年8月4日至8月8日。公示期间,如有异议,可向市委改革办反映。
联系电话:027-60830663
地址:鄂州市鄂城区滨湖北路特一号滨湖大厦238办公室
鄂州市委改革办
2025年8月4日
项目奖拟提名推荐对象之一 依托花湖国际机场探索对外开放新模式
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作为全球第四、亚洲第一、中国唯一的专业货运枢纽机场,是湖北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载体、服务支点建设的重要平台、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一是创新轴幅式航空货运模式。重构航线网络体系,开通货运航线103条,其中第五航权航线7条,常态化开展16种“空空中转”业务模式,建成覆盖亚洲、连通欧美和非洲的全球航空物流格局。2025年上半年,花湖国际机场货运航班量跻身全国前四,国际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252%。武汉-鄂州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二是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在全国首创“联合一站式”关检前置模式,花湖国际机场货运通关的海关作业时间压缩至5分钟。探索开展航空器燃料供应保税监管国家级试点,全年可为航司节约成本7000万元。国家口岸办专题推广花湖机场智慧口岸国家级试点建设的创新经验。三是推动外贸新业态提质升级。制定《关于支持跨境电商发展的十二条政策措施》,建立“鄂货回鄂、鄂货鄂运”促进机制,探索“跨境电商+产业带+空港经济”融合发展新模式。1-6月,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增幅全省第一;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28亿元,增长346%。
项目奖拟提名推荐对象之二 探索水利风景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2025年7月4日,全国首单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生态产品价值交易在鄂州签约落地。按照《湖北省推进水资源水工程资产化改革试点方案》要求,鄂州深入推进水利资源、资产、资金“三资”改革,探索“资源评估—价值核算—市场交易—收益反哺”全链条模式,为全国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提供了参考借鉴。一是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展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和VEP核算,石桥水库风景区整体生态产品价值为4.02亿元。二是建立生态产品运营管理机制。出台全国首个地级市水生态产品交易管理办法,挂牌转让水利风景区生态旅游经营权,成交金额222.28万元。经营者每年投入不低于交易金额20%的资金用于生态维护,收益分配资金专项用于景区基础设施维护、水生态治理等民生领域。三是建立生态资源共享共治机制。构建“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村民参与”协同治理体系,带动当地旅游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新增就业岗位200余个。
项目奖拟提名推荐对象之三 推进二手房“带押过户”不动产登记改革
近年来,鄂州二手房“带押过户”不动产登记改革作为国家试点的改革事项,被纳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名单,评选为“湖北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自然资源部推介相关经验做法。一是创新“公证提存+三合一带押过户”服务模式。对不动产登记平台业务模块进行改造升级,将原二手房转移登记、抵押权首次登记、抵押权注销登记等三个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整合,实行“三合一”登记办理。二是建立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制定业务操作规程和标准,全面加强登记与金融、登记与司法协同,实现“带押过户”业务一次申请、合并审核、同步办结、即时发证。三是稳妥推进“带押过户”跨行办理模式。完善风险管控机制,农行、建行、工行、邮政、中信、农商行等7家银行及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开展“带押过户”业务。截至目前,办理二手房“带押过户”业务195笔,累计涉及贷款金额18亿余元。
单位奖拟提名推荐对象之一 鄂州市住房公积金中心
鄂州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坚持制度创新与技术赋能双轮驱动,持续推进数字化微改革,优化业务标准和服务流程,推动便民服务提质增效,荣获“全国住建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惠民公积金 服务暖人心”三年行动2024年度表现突出集体等多项荣誉。一是率先启动住房资金管理改革省级试点。在全国率先出台《住房资金管理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打造新一代数字化住房资金一体化服务平台,开设住房资金管理专户并完成管理移交。改革经验获住建部充分肯定,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上交流发言。二是率先在全省探索“区块链技术+住房公积金”模式。建成首个云服务平台“e心办”,将公积金业务受理环节事项延伸到银行网点、公积金旗舰店、合作楼盘,实现89项业务“云上通办”、25项高频业务“就近办理”,数据效率提升85%、复杂业务时效压缩70%,获评“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三是率先试点“全市通办、一网通办”改革。深入推进公积金贷款“不见面”改革,上线运行公积金贷款“云面签”2.0系统,实现公积金贷款“最多跑一次”和“一次也不跑”。全国住房公积金“跨省通办”第一单在鄂州办结。
单位奖拟提名推荐对象之二 鄂州市总工会
近年来,鄂州市总工会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深入推进工会改革创新,构建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作体系。2023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对鄂州工会在花湖机场建设中创新职工关爱服务机制、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等改革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一是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围绕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领域建立六级劳动竞赛体系,通过“产教训融合、政企社协同”的竞赛模式,开展全域职工劳动竞赛,培育省级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11家,市级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58家。二是创新工会驿站建设模式。突破传统单一服务模式,将场地资源与社会资源有机整合,探索“企业+工会”“社区+工会”“商圈+工会”等多维服务模式,建成示范型驿站15 家、综合型驿站 28 家、单一型驿站 31 家,打通服务户外劳动者的“最后一公里”。三是优化职工关爱服务模式。深化劳动者维权服务机制改革,建立“检察+工会”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协作机制,“一函两书”与司法建议联动化解社会保险劳动争议案获评“全国十大典型案例”。
单位奖拟提名推荐对象之三 鄂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鄂城区市场监管局构建“准入-准营-保护-退出”全链条治理体系,为全省基层市场监管改革提供了“鄂城方案”。一是深化知识产权保护“两站”建设先行改革试点。作为全国首创性改革事项,率先建成基层知识产权保护站点20个,形成覆盖全区的基层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获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通报表扬。创新“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机制(司法确认率100%),推动专利质押融资1500万元,有效发明专利增长24.7%。二是在全省率先开展经营主体除名制度改革。创新“异常名录+税务数据”双标准除名模式,规范“告知-异议-确认”流程,破解市场主体“退出难”问题。三是革新“一业一查”跨部门联合监管模式。整合17个部门68个行业274项抽查事项,建立“牵头吹哨、部门报到”协同机制,全面推行“按行业监管”,检查任务减少37%,问题发现率从19%提升至41%,企业迎检时间缩短38%。
企业奖拟提名推荐对象之一 武汉拓材科技有限公司
拓材科技是国内超高纯半导体材料领军企业、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湖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湖北省瞪羚企业,是全国仅有的3家高纯(超纯)半导体材料供应商之一。一是围绕解决基础材料“卡脖子”问题,自主研发20多种高纯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技术和加工制造专利技术,MBE级(≥7N)超高纯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26.87%,位居国内细分领域第一,打破了国外在高纯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市场垄断。二是围绕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设立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突破关键超高纯材料量产技术瓶颈。获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优秀二等奖、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科技奖(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建筑行业科技奖(技术发明)一等奖、湖北省专利奖(金奖)、湖北精品(高纯镓)等奖项。三是围绕服务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需要,深度融入湖北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研发-中试-量产-配套”全产业链生态,推动新一代半导体技术升级,夯实国家战略安全材料基础。
企业奖拟提名推荐对象之二 鄂州市城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鄂州市城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市城控集团下属数字化专业公司。公司以“标准+技术+场景”打通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链条,为全国中小城市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提供“鄂州方案”。一是建成全省首个全域全量数字公共基座。集成全域1596平方公里六类空间和“一标三实”数据,在全国首次实现中小城市数字基座100%全覆盖。获“智慧城市数字化典范案例”奖、“星河案例”奖、“行业云平台领航者典型案例”、“全国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潜力案例”、“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数字城市赛道金奖”等国家级奖项。二是建立全省首个地市级公共数据要素价值闭环。完成首笔数据资产入表,实现数据存证→产权登记→资产登记全链确权,获颁湖北省首张地市级数据资产证书。三是探索国企数字化转型发展新路径。作为鄂州市智能网联汽车第三方专业管理机构,推动首张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鄂G0001试)落地使用。自主研发的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揭榜挂帅”榜单。
企业奖拟提名推荐对象之三 鄂州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职能,积极探索改革创业担保贷款运营机制,破解小微企业和 “三农” 融资难题。2023年,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向全国专题推介“建立风险防控管理机制”经验做法。2024年,公司获“最佳合作担保机构”“科技担保业务先进单位”以及“产品创新奖”,是全省唯一一家获得三项表彰的担保机构。一是建立新型政银担合作体系。创新创业担保贷款基金运行机制,推动创业担保基金与担保公司资本金的放大功能深度融合,有效提升公司综合实力。二是创新抵质押融资业务模式。开展全省首笔国有企业数据知识产权质押“再担数产贷”业务,为“三资”盘活探索了新路径。深入推进“担保增信+应急转贷”服务模式,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2025年6月末,在保余额20.81亿元,在保市场主体年营业收入超161亿元。三是完善风险防控工作机制。完善全流程制度体系,做实保前、保中、保后全流程业务风险管理。建立可持续银担合作机制,保持每年业务平均30%左右的更新率。构建在保项目五级风险分类管理体系,2025年6月末综合担保代偿率为0.45%。
个人奖拟提名推荐对象 陈又胜同志
鄂城区长港镇峒山村党总支书记。作为湖北首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峒山村。他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既要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也要有农业现代化”等殷殷嘱托,坚持用改革“关键一招”破解“三农”发展难题。他带领峒山村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新时代·中国最美乡村”等国家级荣誉。一是着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成立村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行村党总支、村委会、农业发展公司“三管合一”的管理模式,建成水产、虾稻、水果、苗木等生态农业基地22个,构建起“农业+科技”“农业+旅游”“农业+物流”都市特色农业体系,年总产值1.6亿元。二是着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创新“闲置资源+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建立三乡人才“引育留用”机制,打造峒山品牌IP,以市场化手段激活农村沉睡资源、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全村60%的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村集体收入从2013年的26万元跃升至2024年底的502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2万元提高至3.78万元。三是着力推动完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建立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首创“党员联户”工作机制,创新“六步议事”“四事联办”模式,发动村民探索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