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保障——市中级人民法院就优化营商环境答记者问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1-01-11 语音:播放

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现场

  1月4日,鄂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市融媒体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发布相关典型案例。市中级人民法院、鄂城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分别就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回答记者提问。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离不开司法的保障。2019年以来,全市法院解放思想、忠实履职,取得了显著成效。在2019年全省营商环境整体评价工作中,市中级人民法院牵头负责的三个一级指标全部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保护中小投资者”指标以满分成绩位居全省第一。2020年8月12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市营商环境推进会上进行经验交流。

  在2020年全市营商环境试评价工作中,市中级人民法院牵头负责的“办理破产”指标获98.1分,位居前列;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三家法院牵头负责的“保护中小投资者”指标分别得96.44、96.72、97.32分,成绩优异,“执行合同”指标分别得86.55、86.75、94.45分,成绩优良。省高院对鄂州法院营商环境评分99分,位居全省第三。

  主动作为 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净化经济发展环境。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审结涉黑恶案件52件434人,周闯、熊才祥、黄韩等一大批为非作恶、欺压百姓、危害企业的“村霸”“行霸”“市霸”接受严正审判。2019年以来,全市法院审结针对企业及企业家实施的售假侵权、破坏生产经营、敲诈勒索、寻衅滋事、强迫交易等犯罪案件27件191人,依法严惩侵害企业及企业家合法权益犯罪,为企业发展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妥善审理民商事案件。妥善处理合同履行、债务偿还、租金交付、劳动争议等纠纷案件4526件,保障产业链和供应链正常运转,最大限度为企业恢复生产创造条件。严格落实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对全市法院860件涉企案件进行评估排查,主动纠正1起对企业生产可能造成不利影响的查封行为,对17件存在可能影响民营企业发展或波及地方经济社会稳定的案件予以重点关注。深化“法院+工会”工作机制建设,搭建解纷平台,促进企业与职工构建良性互动劳动关系,维护企业健康发展。坚决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审结知识产权案件51件,对侵权者实行惩罚性赔偿,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营造和谐政务环境。2019年以来,全市法院审结一、二审涉企行政诉讼案件54件,其中调撤率达33.3%,行政机关履行法院生效裁判率达100%。

  善意司法 让企业感受司法温度

  给企业更好的诉讼体验。开辟审判“绿色通道”,对涉企案件实行快立、快审、快调、快结,通过网上立案、跨域立案、“云端”开庭、在线调解,方便企业诉讼。涉企案件平均审理期限同比缩短28天,调解撤诉率高出其他案件7.16%。12家商会、协会实现调解组织全覆盖,共化解商事纠纷168起。组建民事调解速裁团队,共受理一、二审案件1419件,涉企案件占比73.57%,平均审理期限54天,其中调解率29%,改革成效初步显现。

  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审慎采取查封、扣押、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努力通过协调、和解等方式帮助企业赢得生存空间。2020年以来,共执结涉企执行案件470件,执行到位标的额1.81亿元,全市法院反映解决执行难的“3+1”核心指标全部达标,其中市中级人民法院所有核心指标均位列全省第一。加强审判管理,压缩各环节办理时间和周转周期,降低当事人时间成本,避免因司法周期过长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

  满足企业现实法律需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工作,院长、庭长定期到企业走访,帮助化解工作难题,定期开展院长大接访和预约接访。去年以来,共接待处理涉诉企业来信来访200余次。组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积极回应企业司法诉求。组建民法典青年法官宣讲团,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开展“菜单式”普法宣传活动。

  问:近年来,鄂州法院审理了一批涉黑涉恶案件,社会公众都很关注,请问扫黑除恶、刑事审判对优化营商环境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2018年以来,全市法院审结涉黑涉恶案件52件434人,其中判处5年以上重刑166人,重刑率为38.24%。扫黑除恶“六清”行动开展以来,鄂州法院审理了敲诈并伤害企业家的万恒君涉黑案、非法控制建筑开发市场的徐作凯涉黑案、严重损害拆迁户权益的杜金华涉恶案,强力震慑了黑恶势力犯罪分子。

  扫黑除恶、刑事审判对优化营商环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切实增强了企业及企业家的安全感。一是保护企业及企业家人身财产权。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李某某故意伤害案,李某某擅自占用楼道搭建储藏室,开发商多次要求其拆除,李某某在与开发商争执过程中,持刀将对方伤害致死。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李某某死缓。梁子湖区人民法院审理的陈某某合同诈骗案,陈某某在与某投资公司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投资公司财物750万元,梁子湖区人民法院以合同诈骗罪判处陈某某有期徒刑十三年七个月。二是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江涛等涉黑案,涉黑头目江涛在打牌时与一家化工厂负责人发生争执,指使手下打砸化工厂,致使化工厂停工数日,严重扰乱了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寻衅滋事罪等判处江涛有期徒刑二十年。三是帮助企业及企业家挽回经济损失。鄂城区人民法院审理的王某集资诈骗案,被害人人数众多,承办法官通过全面审查证据、逐个走访核查,最终准确认定犯罪数额,以集资诈骗罪判决王某有期徒刑十五年,并责令王某向被害人退赔违法所得845万余元。在梅某某强迫交易案中,市中级人民法院着力帮助被害企业挽回经济损失,敦促被告人梅某某及其亲友退赔被害企业经济损失40万元。

  通过善意刑事司法将企业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正确行使刑事审判裁量权,充分保障企业生产经营,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最大化。一是酌情调整强制措施。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饶某某危险驾驶案,饶某某是某贸易公司法定代表人,由于醉驾被逮捕关押。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该公司紧急反映:在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中,公司准备与银行办理贷款手续,以保证公司项目正常运转,而饶某某被关押在看守所,导致银行贷款无法办理。市中级人民法院及时商请市人民检察院,经过审慎的经济影响评估,决定对饶某某酌情调整强制措施,变更为取保候审三日,使其能够到现场办理银行贷款,从而帮助该公司获得资金支持,解了燃眉之急。二是审慎适用非监禁刑。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刘某某串通投标案,刘某某是某工程项目管理公司负责人,该案承办法官及时对刘某某所在企业经营状况进行了走访,发现该企业正处于服务鄂州民用机场建设的关键时期,法官综合考量刘某某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法定条件,并结合其有捐赠防疫物资等积极表现,在充分征求市人民检察院和市司法局意见后,依法对刘某某判处缓刑,使企业正常运转。

  以上案例是法院通过刑事司法优化我市营商环境的缩影。市中级人民法院立足于刑事审判职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了规范涉企刑事案件审理工作规定,对涉企刑事案件开展经济影响评估,依法审慎处理,充分体现了刑事司法的温度。

  问: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市场主体遭受巨大冲击,鄂州法院在民商事审判中,有没有助力疫后重振的典型案例?

  答:自复工复产以来,鄂州两级法院主动作为,积极为企业提供司法服务,助力市场主体疫后重振。在民商事审判方面,有许多成效较好的案例:

  助力小微企业疫后重生的案件。疫情期间,上海某餐饮管理公司起诉鄂州某炸鸡店,认为炸鸡店未经授权使用他们公司的注册商标,要求炸鸡店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8万元。法院受理后,考虑到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在征求双方当事人意愿的基础上,通过诉调对接平台,组织当事人进行了线上庭前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了调解,签订了单店合作协议,案件从立案到结案仅用3周时间。该案件表明,司法在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会充分考量遭遇困境的小企业的合理利益,尽可能给予他们重获新生的机会。

  畅销漫画网络传播权的纠纷。《斗破苍穹》系列漫画在网络上的点击量高达20多亿,流量大,带来的收益也相当可观。围绕这个系列漫画的网络传播权,2家巨头漫画公司在鄂州和深圳两地发起了多起诉讼,其中鄂州辖区的涉案标的额高达3520万元。为妥善化解2家公司的纠纷,鄂州法院主动与深圳法院联系,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调解期间正遇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法院便组织多轮线上协商,使双方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同时,从最大限度保护商业机密的角度出发,法院建议以撤回起诉的方式结束诉讼程序,2家漫画公司欣然接受了建议。该案件表明,法院在裁判过程中,不会简单机械地以牺牲一方利益的方式来成全另一方,往往是通过裁判来厘清双方权利的边界,从而引导市场主体在平等、有序经营环境中进行良性竞争,并尽可能少公开企业信息,最大限度避免诉讼可能对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等。

  一件多企业破产重整的案件。2020年,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13家企业实质合并破产案,该案涉及十几家企业的破产重整,债权人人数众多、债权金额较大,案情也比较复杂。为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顺利推进案件审理,法院采取网络在线模式,召开了债权人会议,并进行全程同步直播。该案的线上债权人会议取得了良好效果,需要审议的方案均获得通过。同时,为净化市场环境,让僵尸企业及时退出市场,市中级人民法院商事审判团队设立了清算与破产案件专业合议庭,出台了《执行转破产案件审查操作指引》《破产案件审理规程》《破产案件债权审核认定指引》等系列规范性文件,并积极通过网拍平台处置破产财产。这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

  问:法院是如何通过司法服务支持临空经济区建设发展的?

  答:近年来,鄂城区人民法院聚焦机场建设,主动对接临空经济区对法院工作提出的新需求,凸显了促发展、送服务的特色。

  通过审判提供司法保障。案件是法院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载体,鄂城区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审理各类案件。在刑事审判方面,坚定不移扫黑除恶,打击了盘踞临空经济区多年的卢向阳等9人、谈知凯等8人恶势力团伙,净化了临空经济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坚定了企业家的投资信心。在民事审判方面,努力营造有序的市场环境,保护机场建设者的创业热情,如5件涉及机场建设的合同纠纷案,原告分别为不同的省外个人,被告均为某公司。原告担心因来回奔波导致诉讼成本高,被告担心企业牵涉官司影响征信。在了解双方想法后,鄂城区人民法院迅速有针对性组织调解。

  坚持问题导向,改进司法服务。通过定期走访企业,深入了解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难题,有的放矢提供法律服务。《民法典》出台后,第一时间进企业宣讲,并赠送书籍。走访中,有企业反映其融资性财产被法院冻结,影响筹措经营资金。鉴于此,法院逐一摸排涉企案件财产保全情况,对于企业账户可以解冻的先行解冻,土地厂房可以解封的先行解封,保全措施可以暂缓实施的暂缓实施,临空经济区10余家企业因此获益。法院还建立了涉临空经济区重大敏感案件管理机制,一方面,为了一揽子解决纠纷,保障机场建设;另一方面,为了及时总结典型案例,供企业参考借鉴,从源头上防范纠纷。

  问: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志,请问鄂州法院在行使行政审判职能中,如何切实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答:全市法院在行使行政审判职能中,竭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2019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受理涉企、涉企业家的行政案件54件,且全部结案,行政机关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率100%。2019年,法院审理了一起行政赔偿案件。法院通过审理案件后认为,因行政机关失误将企业房屋拆除,造成企业财产受损,法院判决行政机关赔偿企业相应损失。判决后,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在判决行政机关履行义务期间,法院积极与行政机关沟通,行政机关主动将赔偿款21万元支付给企业。

  原被告达成调解和原告撤诉的有18件,调撤率33.33%,相比2017年、2018年增长一倍,位居全省前列。在审理某行政协议纠纷中,涉案标的额达到10亿余元,因行政机关与企业在合同理解上存在分歧和争议,双方多次协商均未达成一致。法院受理该案件后,积极搭建对话平台,通过不懈努力,最终促使企业和行政机关达成调解协议。目前,企业涉案资金已全部回笼。该案的顺利解决,进一步促进了企业与行政机关之间的互信,增强了企业在鄂州继续扩大投资的信心。

  有46起案件开庭审理,行政负责人出庭42件,出庭率91.3%,位居全省前列。在审理某行政处罚案件中,被处罚公司经营出现困难,如果按规定处罚,企业将面临破产,企业员工将面临失业。该案在开庭审理时,被告行政机关负责人主动与企业友好协商,在法院的主持下,通过多轮协调,行政机关在考虑企业承受范围内,将行政处罚的金额在法定幅度内予以调整,既达到了处罚违法行为的效果,也帮助企业恢复了正常生产经营。

  问:法院执行工作是依靠国家强制力实现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中,我市法院执行部门如何发挥作用?

  答:在法治化营商环境构建中,法院强调善意文明执行,在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会充分考量和平衡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在依法保证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保持执行的谦抑性、审慎性,尽可能采取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最小的措施。

  对服务抗疫的企业暂缓执行。2020年2月,我市某酒店被判决偿还他人借款66万元。案件在执行过程中,该酒店先后收到4笔汇款27万余元,此款被执行法院依法冻结。法院在复议程序中进行核查,发现该笔款项系用于参与抗疫人员食宿保障的专项资金,于是迅速解除冻结措施,使酒店正常经营不受影响,为服务抗疫的企业创造稳定、安心的司法环境。

  对暂时遇困的企业灵活执行。善意文明执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想方设法让企业活下去。在执行过程中,对于能够“活封”的财产,尽量不进行“死封”,使得查封的财产能够物尽其用。华容区人民法院在执行某房地产公司民间借贷纠纷一案时,依法查封了某公司名下一宗土地,导致该公司即将建成的商品房项目无法取得预售许可。针对这一情况,华容区人民法院经过经济影响评估,决定采取“活封”方式,向不动产登记部门发函,函商其办理预售许可,同时对预售资金予以冻结,在保障债权人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盘活了项目,平等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的司法环境。

  对信用惩戒的企业“慎重”执行。信用惩戒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但如果过度使用,将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因此,法院严格把握失信名单和限制消费的适用条件,如已经控制足额财产的禁止纳入失信和限制消费、提供足额担保的禁止纳入失信和限制消费等,使企业能够及时进行商业谈判。去年以来,我市企业法人被列为失信名单的有213例,同比下降29%。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