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通讯员祝可莹摄
本网讯 (全媒体记者盛鑫睿)11月12日,市公安局2024年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会议通报了全市公安机关聚焦主责主业,全力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成效,并发布市公安局优化营商环境15条措施。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良性竞争发展的土壤。今年以来,市公安局聚力攻坚重大案件,治理毒品问题、打防侵财犯罪、守牢安全底线等主业,全力推进平安鄂州建设。自开展“雷火2024”行动以来,市局刑事和治安拘留警情数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刑事发案比近三年平均值下降48.5%,全市社会治安持续好转。
2025年,市公安局将持续以“护航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出 “鄂州市公安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15条措施”,为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注入公安动力。
严打涉黑涉恶犯罪。以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为牵引,坚持打早打小、除恶务尽,严打以暴力、胁迫等方式向企业收取“保护费”、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违法犯罪行为。
严打涉企违法犯罪。按照“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实体化运行市区侦查中心,紧盯企业反映强烈、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打击整治,依法严打侵犯知识产权、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盗窃工地建材等违法犯罪,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维护健康有序生产经营秩序。
加强社会面管控。深化110报警服务台与12345便民服务热线、综治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对接联动,畅通群众企业诉求解决渠道。进一步健全治安巡逻防控、联勤联动、快速反应等机制,向企业、工地等重点部位延伸,最大限度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处置率,为我市经济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严格依法办理涉企案件。严把立案审查关、侦查措施审核关、风险隐患评估关,依法保障企业合法财产和正常经营。对企业没有主观故意、未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等实际危害后果且具备整改条件的违规情形,如未安装技防系统、未设置治安防范设施等,采取提醒督促等方式,依法免予处罚。
规范涉企执法。准确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个人犯罪与企业违规的界限,坚决防止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严禁选择性执法、逐利执法,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审慎适用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加强全流程全要素执法监督管理,进一步严格规范适用刑事强制措施及查封、扣押、冻结等侦查措施,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启用鄂州市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智慧监督系统。严格属地统筹、分级管理,科学合理安排对企业的安全检查频度,避免不同时间、不同警种反复检查、交叉检查等情况,最大程度降低对企业的影响。
持续强化企业普法宣传。常态化组织警力深入辖区企业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教育、反诈宣传教育、安全防范教育活动,引导广大企业员工学法、守法、用法,增强企业职工法治意识、安全防范意识。
建立“警企党建联盟”机制。落实首接责任、快速处置、积极化解,“面对面”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加强与经济金融监管部门的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和情报会商,密切关注房地产、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提升风险防范处置合力。依托“两书一单”机制,及时披露行业风险、监管盲点、制度漏洞,积极助力企业治理,推动企业内部合规和风控建设。
推进公安政务服务“一窗”“一网”通办。标准化建设公安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提升涉企行政审批、管理、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持续压减办理时限,提升全程网办率。推动“企业信息变更登记”“企业注销登记”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一事联办”,精准做好服务企业群众和行政管理“加减法”。
优化出入境便民服务措施。落地实施便利外籍人员来华措施 (在华外籍人员可就近办理签证延期换发补发、在华外籍人员需多次出入境可申办再入境签证、简化在华外籍人员签证证件申办材料);落地实施赴港澳商务签注“智能速办”、“全国通办”、提供办理港澳居民(非中国籍)来往内地通行证服务等便利政策。
全面开放人才就业落户政策。按照《鄂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开辟鄂州市人才落户快速通道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全面施行城镇“零门槛”落户政策。畅通落户渠道,对专业技术人才及合法稳定就业人员,均可在居住地城镇地区申请办理落户。
推进户籍办理便利化。全面深化高频户籍业务“全程网办”“跨地通办”,推进大学生落户等68项网办事项“深度网办”。依托省级政务服务平台,推进居民身份证、居住证电子证照建设应用,做到群众免交材料、系统自动核验,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优化交通服务管理。强化“暖心交管”便民交管意识,开展“流动车管所”“送考下乡”等服务,“交管12123”语音服务热线24小时为群众提供出行咨询和挪车服务。在节假日和大型活动期间,发布“两公布一提示”,协调相关部门对我市主城区部分停车泊位节日期间免费开放,缓解停车难问题。
创新监管方式。优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依托执法监督管理平台,常态化开展执法风险监测、预警和整改,提升监管智能化水平。出台《涉案财物管理实施办法》《规范办理经济犯罪的意见》等执法指引,持续开展接处警受立案问题、涉企执法问题专项整治,提升执法办案质量和效率。
强化服务内部监督。持续推广“12389”涉警投诉平台,全方位畅通公安机关涉企举报投诉渠道,主动接受企业群众评价监督。推广交管业务综合监管系统、“执法评道”等系统,在服务窗口等场所显著位置张贴公示牌,方便群众手机扫码一键反映问题。
据了解,“15项措施”发布之日起将正式实施。会上,市公安局经侦、治安、交管、法制、食药环支队主要负责人就发布措施作了具体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