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四中全会解读之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路线图绘就
解读单位: |
无 |
解读类型: |
部门解读 |
发文日期: |
2014年10月27日 |
解读方式: |
图文方式 |
来源: |
admin |
|
|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23日在北京闭幕,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无疑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路线图。
《决定》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回应了人民呼声和社会关切,必将有力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性文件。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形成五个体系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保障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六项任务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法治中国”36年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到今年“依法治国”首次作为党的中央全会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们步伐稳健有力。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987十三大
提出“法制建设必须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的思想。
1992十四届三中全会
提出新阶段的立法任务是“遵循宪法规定的原则,加快经济立法,进一步完善民商法律、刑事法律、有关国家机构和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
1997十五大
正式提出“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1999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修改宪法,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2002十六大
提出“要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
2007十七大
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012十八大
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013十八届三中全会
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确立为我国新时期法制建设的目标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内容。
2014十八届四中全会
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新亮点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