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单位: | 市文旅局 | 解读类型: | 部门解读 |
发文日期: | 2024年07月27日 | 解读方式: | 图文方式 |
来源: | 市文旅局 |
一、历年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情况
截至目前为止,经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共有70项,其中2006年公布的第一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9项(鄂州雕花剪纸、鄂州牌子锣、鄂州泽林旱龙舟、嵩山百节龙、鄂州玉连环、葛店虾灯、樊湖硪歌、塘角头活马子、鄂州民间故事、歌谣);2010年公布的第二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4项(穿花龙舟、凉亭印染、杨叶高跷、华容土布);2015年公布的第三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2项(青铜镜修复及复制技艺、三国传说、碧石汉剧、华容刺绣、梁子湖传说、武昌鱼制作技艺、木雕、叙事长歌《陆英姐》、鄂州东坡饼、谢埠千张、沙窝豆丝、白浒镇铸造),扩展项目1项(碧石牌子锣);2018年公布的第四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9项(楚剧(鄂城楚剧、华容楚剧)、张裕钊书法、花湖朱家石雕、华容布贴、采莲船、鄂州彭塘老米粉、华容纸扎、华容竹编、沙塘徐家湾青苗会),扩展项目2项(鄂州牌子锣(花湖张家咀三音锣)、端午节汀祖天花宫庙会);2021年公布的第五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7项(内伤伏气致病疗法、尹氏书画装裱与修复、西山面塑、鄂州鱼圆制作技艺、华容糍粑制作技艺、茨塘元宵赛灯会、万籁声自然门武术),扩展项目3项(汀祖牌子锣、渔坝太平龙灯会、月陂赵氏木雕)。2024年公办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5项(花湖小调、龙舞(司徒舞龙)、泥塑(塘角头泥塑、南窑嘴泥塑)、烙画、根雕、漆艺、手工油面制作技艺、纯谷酒制作技艺、传统糕点制作技艺(华容米果子制作技艺)、麦芽糖制作技艺、桃花茶制作技艺、樊口赛龙舟、三元席习俗、月山跽龙、元宵节舞龙灯习俗(梨园结盟龙灯会、三山五龙龙灯会、朱家嘴龙灯会、陈太龙灯会、水月村汪文龙灯会)),拓展项目8项(鄂州牌子锣(花湖牌子锣)、木雕(柯氏木雕)、武昌鱼制作技艺、鄂州鱼圆制作技艺(泽林鱼圆制作技艺)、糍粑制作技艺(糍粑杠糍粑制作技艺、汀祖糍粑制作技艺)、豆丝制作技艺(华容豆丝制作技艺)、竹编(吴伯浩竹编)、元宵节游龙灯习俗(茨塘三角六湾龙灯习俗、马山村三角龙灯习俗))。
二、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程序
市级非遗项目名录申报每批次间隔三年左右。鄂州市文化和旅游局首先下发《关于开展推荐申报第X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通知》,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各级行政部门等可向所在县(市、区)文化行政部门提出市级名录项目申请,填写项目申报书上报市文化行政部门;市文化行政部门根据申报单位的意愿,组织专家对具备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条件的项目进行筛选、论证、评审,提出推荐名单,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后公示并公告。
三、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22个)
一、新增项目(15个)
1、花湖小调
项目类别:传统音乐
申报单位:鄂城区花湖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
项目简介:《花湖小调》是鄂城区花湖镇民间流传的民歌小调,简短易学、信口唱来、朗朗上口。
鄂州市是民歌之乡。近代抢救收集并结集《鄂州民间歌谣》中的小调、山歌、田歌、灯歌共400余首,其中,花湖镇流行的小调民歌107首。花湖镇可谓是鄂州民歌歌源地之一。
《花湖小调》民歌多以B、C、G调为主,柔美、平缓、动听,当地其中《摘黄瓜》《对歌》《十吻》《十想》《十盼》《女儿吵嫁》《好顺茶》《饯夫行》等小调民歌反映人们在劳动、爱情和生活方面的所思、所想、所愿,深受群众喜爱,被持久广泛传唱,具有地域性、传承性、艺术性特征。
清末到民国时期至1966年之前,花湖乡儒商曾多次组织比赛,吸引全花湖和周边汀祖、杨叶,以及黄石花湖地带有《花湖小调》歌班子(后称民歌队)100多个,由此花湖成为远近闻名的“民歌之乡”。按已知陈四梅谱系计算,《花湖小调》传承至今已有110年历史。
到20世纪80年代鼎盛时期,花湖各村兴起《花湖小调》歌班子,民歌队达70余个。时至今日还有33个民歌队活跃在当代,花湖镇“省级民间音乐之乡”的美称享誉周边。
2、司徒舞龙
项目类别:传统舞蹈
申报单位:鄂城区凤凰街道司徒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
项目简介:司徒舞龙俗称“玩灯”“龙灯舞”,得名于鄂城区凤凰街道司徒庙。司徒庙,又名东山寺,因纪念东汉大丞相王允和东海龙王而筑。解放前,这里因地势低洼,水患成灾,司徒庙舞龙成为村民祈求神灵护佑的一种民间活动,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司徒舞龙从清代末期开始,历经十届传承,至今百余年历史。主要特征如下:一是龙灯民俗仪式感强。龙灯15节,全长48米,历经“扎灯、装灯、灯会、出灯、接灯、滚灯、盘灯、化灯”八大环节。舞龙时讲究仪式规范,需通过庙中的东海龙王神像面前卜卦,确定扎灯,开光和试灯时间,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正式出灯。二是舞龙技巧性高。舞龙时凸显跪式、反手舞特点,侧重于动作表演,以“三跪三起”“三跪九拜”为特征,着重于“单跪舞龙、搁脚舞龙、扯旗舞龙、横移(跑)步舞龙、绕身舞龙、换位舞龙”等套路动,在行进动态中完成“龙”的游弋、起伏、翻滚、腾越、缠绞、穿插等动作,是一门技巧和动作配合的表演艺术。三是音乐民间韵律性强。配合舞龙伴奏的多是地方的民间锣鼓,辅以大鼓、筛锣、大钹等十几种演奏乐器,随着伴奏锣鼓点子的快慢急缓、高低起伏,龙灯追捕着红色的宝珠腾飞跳跃,忽而腾空飞舞,似冲云端,忽而蜿蜒盘旋,如入海破浪,使观者陶醉其中,叫好声不绝。
司徒龙灯集娱乐、竞技和健身多种功能于一体。舞动时气势磅礴,声势夺人,体现了当地村民奋发开拓、昂扬向上的精气神,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也包含了天人和谐、造福人类的文化内涵。
3、泥塑(南窑嘴泥塑、塘角头泥塑)
项目类别:传统美术
申报单位:1.鄂州市三楚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2.湖北泥缘中品雕塑艺术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泥塑,是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也是中国最古老最常见的传统艺术之一。在鄂州民间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农村被用来制作各种生产生活用具和土地神像、村庄神明等;在城市则被用来装饰园林、庭院等场所。
泥塑的主要原料为黏土,质地细腻,易于进行揉、捏、拍、刮等塑形。细腻的手工技艺、生动的形象塑造、寓意丰富的题材选择以及彩绘技法的应用,使得泥塑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观赏性和欣赏价值。
梁子湖区涂家垴一带延续百余年的南窑嘴泥塑和塘角头村徐氏家族传承的泥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从南窑嘴民窑遗址(文物保护单位)的考证中可以推断,南窑嘴泥塑艺术最早可追溯到五代十国。当地许多窑工熟练掌握泥塑工艺和炼窑技能,一代又一代,传承着南窑嘴厚重的土陶文化艺术,发展至今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塘角头村徐氏家族泥塑,源于老艺人适应百姓居家生活用品的传统雕花艺术,后为寺庙做泥塑神像而出名,发展至今成为远近闻名的雕塑工艺美术基地。
泥塑作品是各地居民就地取材制作而成,有着与生俱来的原始魅力,记录和体现着当地的民风民俗,不同时期的泥塑作品,能反映各个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居民的思想观念和审美创造,体现了民间智慧和审美情趣,是地方民俗发展史的见证。
4、烙画
项目类别:传统美术
申报单位:鄂城区长港镇综合文化站
项目简介:烙画,又称烙花、烫花、火笔画,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在竹木、丝调、宣纸、绢布等材料上进行勾画烘烫作画,以烙为主,套彩为辅。
鄂州钱氏家族烙画名匠高手辈出,其烙画艺术有着独特的风格。钱氏烙绘技法分润色、烫刻、细描和烘晕、渲染等,由此产生出特有的高低不平的肌理变化,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经渲染、着色后,可产生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烙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在构图、布势、对比、留白、色彩等多个方面。如,构图讲究“上下左右中”的五字法;布势可分为横势、竖势、曲势、斜势、团势、放射势,意“远观其势,近观其质”;留白即“笔不到而意到,意不到而神到”,同形体、线条、色彩—样,构成画面特殊的有机组成部分;色彩有冷暖、明暗之分,有动静、收放之别,关键要讲究和谐。
烙画作品根据创作主题不同,采用不同的技法和色彩,形成强烈的装饰效果,图案清新,美观大方,不易褪色。题材作品内容多为古典小说、神话故事、吉祥图案、以及山水风景等。
近现代,钱氏烙画不断探索实践,改进工艺和工具,推陈出新,在吸收西洋画表现手法上进行大胆尝试,既能保持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写实效果,从而把烙画艺术推上了更加广阔的发展道路。
5、漆艺
项目类别:传统美术。
申报单位:梁子湖区太和镇邱山村民委员会
项目简介:太和漆艺源于太和镇邱山村陈氏家族的传统家具油漆技术,流布于梁子湖区乃至鄂东南。陈氏先祖鸿慜公,清朝咸丰年间在京城专为皇族及社会名流在家具、屏风、匏器、蟋蟀盒和收妝盒上髹漆剔红,声名远播海内外,并被当时的京津收藏界誉为“陈一漆”,太和漆器制作技艺由此声名远扬。
陈氏漆艺历经五代人的传承,发展为集剔犀漆器、脱胎漆艺、堆漆、雕漆、堆红、描金等多种漆器艺术大成的工艺美术,至今已有170多年历史。
制作漆器所用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经日晒脱水后,加入桐油一类干性植物油调兑,成为可作涂料的熟漆。作漆器时,以木、竹蔑、麻布等物品为胎骨,然后以漆涂其外表,干燥后即可使用;也可在漆中调色,以便涂饰花纹,绘制图案。漆器具有防腐、耐酸、耐碱、抗沸水、绝缘等特点,经久耐用,实用美观。
漆艺工艺流程主要有制胎、采漆、髹漆、描绘、剔刻、推光等。其中髹漆是关键,即采用大漆涂色需要历经百遍涂漆,每一遍厚薄一致,且要在恒温恒湿的地窨中氧化24小时,历经百余天,才能达到需要的厚度,这就是传统手工艺的功力和艰辛所在。
现当代,太和镇邱山村积极扶持陈氏漆艺,建漆艺工坊,组织农户大面积植种葫芦,打造乡村振兴项目。传承人陈近涛带领村民制作漆艺工艺品,批量制作的犀皮漆茶具、红雕漆茶具,堆漆彩绘葫芦等销往山东聊城、浙江义乌等地,产品供不应求。
6、根雕
项目类别:传统美术
申报单位:梁子湖区沼山镇沼山村民委员会
项目简介:根雕,也称根艺,源于自然,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梁子湖区森林覆盖率高,许多村湾都有制作根雕艺术的传统。沼山明氏根雕历经四代人的传承发展,特征鲜明。
根雕工艺讲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它以树根、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造材上既科学严谨,又注重天趣,呈现出粗犷豪放的民俗风格。
选材是根雕制作的前提,必须选择材质坚硬、木质细腻、木性稳定、不易龟裂变形、不蛀不朽能长久保存的树种,如黄杨、檀木、榉木等都是根艺造型的上好材质品种。被淤泥淹没或深埋土中的死根,经数百年炭化形成的古老阴沉根木,其质坚几乎接近化石,更是根艺的佳材。造型上的选择标准则可概括为稀、奇、古、怪四种。根雕的制作一般可分脱脂处理、去皮清洗、脱水干燥、定型、精加工、配淬、着色上漆、命名等八个步骤。
明氏根雕融入了当地民俗文化元素,反映了当地传统生活方式、信仰和价值观念,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造型凝练生动,刀法娴熟流畅,线条清晰明快。通过艺人高超精湛的手艺,呈现出“独根成器、原材质色、打磨精细、配器得当”的鲜明特征,因势造形、因才施艺,自成一派。
7、手工油面制作技艺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申报单位:鄂城区花湖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
项目简介:江家手工油面是花湖镇本地有名的油面技艺制作,传承至今百余年,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油面谓之“油”,其实不然,只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菜籽油而得名。油面用料讲究,以上等的能承受拉力的优质高筋面粉、菜籽油、食用盐为原料。工艺流程繁琐讲究,有和面、调料、搓条、过油、盘面、上筷、拉面、晾晒、割面头等十余道工序。制作好的面条爽而不腻、滑而不糊、口感不粘、易于消化,具有键脾胃、降血压、袪风寒、催母乳等功效,是老弱、病人、孕妇、婴儿的理想食品。
江家油面为纯手工制作的绿色食品,在花湖乃至鄂州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在鄂州,油面代表着祝福及健康长寿之意,常在老人做寿、妇女坐月子、婴儿出生、小孩做周岁、婚嫁及春节期间用于款待亲戚朋友,寓意着对健康长寿的祝愿,也是鄂州老百姓走亲访友的传统馈赠礼品。
8、纯谷酒制作技艺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申报单位:鄂城区花湖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
项目简介:花湖镇纯谷酒是由华山村卢家湾村民研制的原浆土曲制酒,传承至今有100多年历史,形成完整的制作体系和独特的香型风格。
卢家原浆纯谷酒秉承古法酿制的传统,遵循“古法、古窖、古曲”,也称原窖操作法,即原窖原糟、定温入窖、缓慢发酵、定期蒸烧、分层出窖、分层蒸馏、分级入库、稳定储存的一整套酿酒操作法。窖体呈长方型,井窖结构稳固、无死角,窖内糟醅分布均匀,微生物区系相对稳定,不易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发酵效果好。发酵池有着相对独立的发酵环境;独有的发酵池温暖、湿润,窖壁、窖底常年处于潮湿状态,四季温差变化小。为酿酒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稳、匀、足、适”的生长环境。
卢家原浆纯谷酒,遵守“粮、水、曲、窖、藏、技”六大要素,坚守“粮必精、水必甘、曲必陈、器必洁、工必细、贮必久、管必严”的法则,传承“发酵、蒸馏、洞藏。”卢家原浆纯谷酒口感绵香、浓厚、醇正,是健康营养的白酒,其健康性主要体现在从酿造开始一直到装瓶出售,整个过程完全按照“绿色”标准执行,无任何添加。
卢家原浆纯谷酒通过独特的制造过程反映出人们特有的饮食生活习惯,丰富了当地的饮食结构,受到当地百姓认可。
9、传统糕点制作技艺(华容米果子制作技艺)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申报单位:华容区文化馆
项目简介:华容米果子是华容地区农民传统手工制作的粮食加工品。华容区是著名的粮棉产地,得天独厚的优势,为米果子制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米果子的主要原料是大米,制作工序包括:(1)取材:米果子取材于上等早稻,可以配以适量的上等晚稻、高粱米、面粉、黄豆、绿豆、花生、荞麦等。(2)浸泡:食材淘洗干净后加水浸泡砂至膨胀。(3)磨浆:将浸泡好的食材放入石磨凹槽处,反复碾磨,直至出浆。(4)调浆:将磨好的谷浆掺适量的水进行调和成适中浓度。(5)烙饼:在加热的锅中旋浆、烫平,盖锅盖汽熟后起锅。(6)切块:起锅后的烙饼放凉,然后切成长条状或者块状。(7)晾晒:将米果子置于太阳底下晒成干即可。
制成后的米果子经过高温快炒,变得金黄酥脆,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带给人们美妙的味觉体验。米果子不仅可以作为零食直接食用;炒制过程中会加入各种调料,如芝麻、糖、盐等,口感更加丰富;还可以搭配各种食材和调料,制作出各种口味的菜肴。
米果子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纤维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也有一定的帮助。通过对粮食加工炒制后,高热量,耐存储,携带方便,保质期长,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小吃,代表着丰收、团圆和幸福。在战争时期一度成为当地重要的军粮。近现代常常作为地方特色美食出现在各种节庆活动中,伴随和见证着人们的欢乐和喜庆。
10、麦芽糖制作技艺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申报单位:沼山镇王铺村民委员会
项目简介:麦芽糖又名糯米糖,是将糯米、小麦等粮食经发酵制成的糖类食品,是梁子湖一带历史悠久且广为流传的传统小吃。沼山镇地处梁子湖区北部,农业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粮食作物产量丰厚。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稻谷、小麦等农作物不仅高产,而且品质优良,加上梁子湖区域内的优质水源,为沼山镇尤其王铺村麦芽糖的制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
麦芽糖是梁子湖区最早的人工糖,当地村民家家会做,很早就将其当作甜味剂用于制作酒、酱色、糕饼、蜜果等食物中,是一种以家庭传承方式流传下来的传统技艺。相传明朝期间,沼山镇山下张湾就有农户为谋生计,开始制作麦芽糖。鼎盛时期家家熬糖,户户甜味,有的自产自销,有的转手贩卖,是远近闻名的熬糖湾。旧时“鸡毛换糖”“敲糖的”成为当地乡村古老的记忆。
麦芽糖制作技艺十分考验人们对食材的选择和运用,是当地居民劳动智慧的结晶,制作糯米糖主要原料为糯米、麦芽和水。工序主要包括选料、育芽、蒸煮、发酵、压榨、熬制等,纯手工制作,繁杂耗时。制作好的麦芽糖主要有两种形制。一种是半液体状,呈黄褐色,有光泽,清澈透明,可以制作糖画或者搅拌着直接吃;一种是浓缩成白色的固体,方便阴干保存。麦芽糖和糖画带来的童真童趣,更是现代社会许多人魂牵梦萦的乡愁。
2022年沼山镇入选“湖北省首批非遗特色村镇街区”,麦芽糖是其中的优秀代表项目之一。2023年沼山麦芽糖参加湖北省“钟鸣楚天元宵夜”灯会,让广大市民体味了充满乡土气息的舌尖上的“非遗”。
11、桃花茶制作技艺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申报单位:鄂州市天之润幕阜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桃花茶制作技艺是太和镇邱山村、狮子口村一带茶农流传下来的民间传统制茶方式。因其茶园与桃树混种、桃花清香与茶叶相互交融浸透形成独特口感,当地人称之为桃花茶。
太和镇邱山村的汉子山,汉子山属典型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让,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是茶叶理想的种茶场地。春天,每当桃花盛开之时,也是新茶吐绿之时。自古至今,该地形成种茶、制茶的民间习俗。桃花茶制作技艺以当地柯氏家族为代表,自越人传承柯氏柳宗公(茗山公),经过四代人的传承发展,现在主要由柯氏第四代传承人柯凡胜为主,进行传承和保护,已传承二十世,
桃花茶制作技艺十分严谨,工艺极为复杂而独特。主要分为初制工艺和精制工两大工艺流程,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具体工艺至少13道工序完成整个制作工艺,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桃花清香显现,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汤味鲜醇。桃花茶有绿茶、白茶、和红茶“一茶三品”系列,供人饮用与分享。桃花茶储存方式独特,成茶后分别放置专制大缸密封保存至少3天3夜,通过缸底部存放的三分之一生石灰,对成茶进行除潮、吸湿,保障了桃花茶品的稳定性和不被污染性,形成桃花茶独特的茶香,充分体现了茶艺制作技术中的科学性。
12、樊口赛龙舟
项目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
申报单位:樊口街道综合文化站
项目简介:樊口赛龙舟是樊口街道村民在每年端午节期间自发举行的龙舟竞赛民间风俗活动,有400余年的历史。
樊口赛龙舟原称“龙舟会”,相传,雍正年间连发水患,月河王家湾一富商倡议并出资举行龙舟会,促年轻人练武强身,同时供奉河神杨泗将军,保佑水乡民众平安顺遂,水业发旺。
历史上的樊口龙舟会,首先举行祭奠河神仪式,请道士打醮作法,头人带领各村湾、街坊居民代表三拜九叩河神,长跪后起立行结束礼。接着进行龙舟竞赛。旧时使用划子船在和两岸间对划。无船者可私下约定“偷船”,后给予谢礼。比赛按抽签顺序和分组以及通过三轮或四轮比赛,决出胜负。参加比赛的船只曾多达30余条。
20世纪80年代初,樊口月河村王家湾带头恢复龙舟会民俗活动,群众踊跃参加,热情空前高涨,重新置办国际比赛标准龙舟24条,群众的竞技性、地域性、传承性特征更加明显,吸引周边百姓观摩娱乐。
13、三元席习俗
项目类别:民俗
申报单位:梁子湖区文化馆
项目简介:三元席是梁子湖地方名宴,以鱼丸、肉丸、豆腐丸为主菜,分“小三元”和“大三元”。传统小三元席为以鱼、肉、豆类制作的“十碗全荤”菜肴。大三元席兴保留了小三元的“十锅全荤”,新增七大碗(豆腐果、鼎罐焖皮子、炒笋片、清蒸膀、排骨莲藕汤、清蒸甲鱼、白木耳红枣莲子汤),统称“十六盘”。三元席以其鲜美的味道和独特的烹饪技术而闻名,适合各种口味的人群。
三元席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菜序和做法相对固定,代代相传。开筵摆席的礼仪与次序颇为讲究,可分为摆席、请席、开席、菜序等环节。摆席讲究尊卑有序,用大“八仙桌”缝线摆正,一桌十人,东首为大,称首席,右次之。请席时,主家燃鞭放炮以示隆重,司仪要致礼宾之辞,坐首席者起身答谢。开席后,侍者穿梭席间,每道菜肴上桌先从首席放起。
三元席民俗文化内涵丰富。如,婚宴上惯于增添红糖糯米丸子,寓示团团圆圆、甜甜蜜蜜;白喜事把红烧肉做成“大肉”,以示对来宾的回赠;春节年夜饭将红烧全鱼做成“听话鱼”,寓意人寿年丰有余等。新时代的“三元席”,在美好寓意初心不变的同时,菜肴推陈出新,荤素搭配合理,乡愁味道浓郁,体现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当地文化旅游部门尝试引入传统三元席更多的品种和口味,推出本土宴席金字招牌席,向规模化经营、创新菜品和宣传推广方向蓄力。
14、月山跽龙
项目类别:民俗
申报单位:鄂州梧桐湖园区月山村民委员会
项目简介:月山跽龙是梁子湖区月山村独有的一种元宵节龙灯民俗,源于月山杨氏家族。明正德年间(1506-1521)是月山杨氏鼎盛时期。为庆盛世,驱邪恶,降吉祥为目的,以水神龙王为形象,行成规范化的祭祀活动,历经十届龙灯会,距今已有五百年历史,是鄂州独具特色的灯火民俗文化活动。
月山龙灯队伍庞大,共有九条,其中跽龙五条、滚龙四条,俗称“五龙送福”和“九龙下海”。龙灯造型独特,跽龙为主体,也叫大灯,人面龙身,高6米多,身径近3米,聚“龙、神、人”形态于一体,一般由多人立护于一线。滚龙一般19-23节,每人举各一节,由舞龙头者带领,随着龙珠起伏舞动,四条龙犹如活龙出海。
月山龙灯制作流程繁多,有灯柱、篾工、糊底纸、色纸装饰、配件五大环节,需木工、篾工、纸扎、纸剪配合完成,做工讲究。制作时集剪纸、竹编、纸扎多种民间工艺美术于一体,展示当地艺人的智慧和审美。
龙灯游玩三年为一届,中途不得停止。龙灯巡游以玩月半(元宵) 为主,正月十八晚化灯送神。
月山跽龙文化内涵丰富,是月山地域文化、家族文化的代表。龙灯外观有红、黄两色之分,红色寓指炎帝,黄色寓指黄帝。炎帝在前,黄帝在后,既是“长幼之别,尊长爱幼”的祖训,也有对“天下和合”“和谐”的祈盼之意,为鄂州民俗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社会实践。
15、鄂州元宵节舞龙灯习俗(梨园结盟龙灯会、三山五龙奉圣龙灯会、陈太龙灯会、朱家嘴龙灯会、水月村汪文龙灯会)
项目类别:民俗
申报单位:1、鄂城区西山街道小桥村民委员会
2、鄂城区杜山镇三山村民委员会
3、梁子湖区太和镇陈太村民委员会
4、鄂城区花湖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
5、临空经济区新庙镇水月村民委员会
项目简介:鄂州元宵节舞龙灯习俗古已有之,源远流长。清《武昌县志》风俗篇记载:“十三日张灯,曰试灯,至元夕而止。是日舂糯米为团,曰元宵……上元前后数夕,剡木蒙纸如龙状,置灯其中,曰龙灯。其各肖禽兽台阁形者,曰散灯……”,龙灯可谓集元宵节民间习俗之大成。
舞龙灯习俗遍布鄂州。每年从腊月开始,许多村湾着手用竹片扎龙灯、绣龙衣,用彩纸扎龙头、龙尾,并依序连接组成一条完整的龙灯,每条龙灯节数从9节到20多节不等。各地龙灯的数量也不尽相同,但相同的是,都有1条主龙(也叫老龙、游龙),2条或4条或8条滚龙,龙灯队伍多伴有舞狮、武术、采莲船、锣鼓等,声势浩大。
整个元宵节期间,龙灯队伍游乡送福。巡游到哪里,哪里就要摆香案接灯,并敬献赏礼。龙灯的司仪会以贺词“喝彩”,随机而幽默,一人贺众人和。喝彩之后,锣鼓声起,龙珠摇摆,龙头随着龙珠蜿蜒起伏,龙身游走飞滚。元宵节当天晚上,龙灯躯体点燃蜡烛(现在多代以电灯泡)。至农历正月十八或花朝节前后,举行化灯仪式,焚烧龙头龙尾等纸扎神物,送龙神升天。玩灯期间,会唱“灯戏”,族亲好友“送腰台”以贺之。
不管何地的元宵舞龙灯,还有“一玩三年”或者“玩三年停三年”的讲究,但各个村湾的舞龙灯又有着自己的独特习俗。
梁子湖陈太村舞龙灯起源可追溯至康熙年间陈氏先祖“祭天祈福”的遗风,传承300多年,龙灯有9条(1主8滚)。杜山镇三山五龙奉圣龙灯会有龙灯5条(1主4滚)。花湖镇阮湾村朱家咀龙灯会、新庙水月村汪文龙灯会有龙灯3条(1主2滚)。
梨园结盟龙灯会源于清朝时期,小桥村吕家咀与洋澜湖胡家畈、泽林镇泽林咀三庄一起,在吕家咀后面的梨园里摆香案拜天地,结盟举灯,即“三庄梨园结盟”,遵循“三庄同一灯,一届共九年,一庄举三春,九年一循环”的民间约定,按照吕家咀、胡家畈、泽林街的顺序循环进行,至今200多年历史,已举办16届龙灯会。
二、拓展项目(8项)
1、鄂州牌子锣(花湖牌子锣)
项目类别:传统音乐
申报单位:鄂城区花湖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
项目简介:鄂州牌子锣是一种混牌子自由连缀的民间乐种,曲牌很多,其调式大多是以传统五声音阶调式为基础。鄂州牌子锣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牌子锣演奏牌子锣的乐器由吹管乐和打击乐两部分组成,多种吹管乐、打击乐和弦乐合在一起演奏,具有悠扬流畅、活泼舒展的音乐效果。演奏根据环境、气氛、时间长短即兴点发,自由联缀,与节奏多变、音色丰富的锣鼓一起汇成“田园交响曲”,展示出人们对“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愿望与追求。牌子锣曲目繁多,代表曲目有《朝阳歌》、《万年欢》、《大金榜》等。
花湖镇依山伴水,百姓乐观处世,钟爱音乐,是湖北省民间音乐之乡。牌子锣在花湖镇广为流传。不仅有艺人手抄的传统曲牌200余个,牌子锣班社鼎盛时期达80多个,至今仍有班社28个。这些牌子锣队伍深受百姓欢迎,广泛参与红白喜事、民俗节日、宗族活动以及各种庆典活动中。
历史上,花湖牌子锣经常与大冶县、黄石交流比赛。近现代存续状况良好,连续多年举办全镇牌子锣大赛和民间音乐节,2022年荣获“湖北省民间音乐之乡”称号。近年来在当地文化部门的倡导下,牌子锣活动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进地区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木雕(柯氏木雕)
项目类别:传统美术
申报单位:梁子湖区太和镇狮子口村民委员会
项目简介:传统美术项目木雕2015年被鄂州市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遍及多地。梁子湖区太和镇狮子口村柯氏木雕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柯氏木雕不仅以木材为原材料,还擅用树根、果核为原材料,利用木材、树根、果核等材料的天然形态和起伏变化,采用雕、镂、镌、锉、凿、钻等技法,雕刻出神仙人物、飞禽走兽、草木花鸟、戏剧神话、才子佳人、神灵鬼怪民间故事、民俗生活、山水园林及文字等内容。
木雕的工艺制作过程中,首先要对木材有所认识,选择适合于所表现的材料十分重要,还要善于对木料、树根、果核进行人工脱水干燥处理,同时细细揣摩材质的光滑与粗糙、凹面与凸面,从而决定工具的运用。雕刻过程中,刻刀及其辅助工具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谓“三分手艺、七分家什”。
木雕的工艺流程主要有构图、整胚、精雕、打磨、着色、上光等。整胚即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轮廓与内轮廓,是整个作品的基础,要求做到有层次、有动势,比例协调、重心稳定。精雕时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层层推进。
柯氏木雕构图周密严谨,刀法畅快利落,形象生动传神,体现着雕刻艺术“精、细、奇、巧”的技艺精髓。尤其擅长微雕,精巧细腻、线条明晰、立体感强,刻画入微且无雕琢之迹,可谓体微艺精、出神入化,同行称之“鬼工神技”。
3、鄂州鱼圆制作技艺(泽林鱼圆制作技艺)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申报单位:1.鄂州市泽林小琻珑鱼丸馆
2.鄂州市永刚餐饮服务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鱼圆,即鱼肉丸子,通过对鱼类食材进行加工处理制成的鱼圆,风味和营养发生较大变化,是中国饮食制作工艺的一大创新。鄂州鱼圆制作技艺2018年被鄂州市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泽林鱼圆制作历史悠久,当地流传着春秋时期楚文王“吃鱼不见鱼”的故事。鄂州市博物馆在泽林附近的七里界村挖掘出土的西晋时期的铜双鱼洗,是当地居民食鱼历史久远的印证。泽林及周边地区水网纵横,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水资源和优质水产品,肉质鲜美的淡水鱼成就了泽林人爱吃鱼、能吃鱼、善吃鱼的饮食习俗。当地民间有着“无鱼圆不成席”的说法寓意四季平安、团团圆圆。
泽林鱼圆的传统制作方法从原料到成为制成品,需要经过剖洗、晾挂、取料、搅打、试水、成型、摊凉、烹煮等近10道工序,大多由手工操作完成,不仅工艺的火候还是配料的选择,都要根据季节、原材料等各种因素灵活掌握。通过精细的烹饪工艺,鱼圆的鲜美、香脆、细腻的口感得以完美呈现。鱼圆入口爽滑、口感醇香、回味绵长,老少皆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泽林本地出现大批专门从事鱼圆加工制作的手艺人,尤以鱼丸馆、吴三鲜为其中典型代表。尤其小琻珑鱼丸馆及其制作的武昌鱼、白鱼等鱼圆品种,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泽林地标食材的消费,受到鄂城区及泽林镇相关部门的重视,助力当地鱼圆及武昌鱼产业发展和地方品牌宣传推广。
4、糍粑制作技艺(糍粑杠糍粑制作技艺、汀祖糍粑制作技艺)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申报单位:1.梁子湖区太和镇莲花黄村民委员会
2.鄂城区汀祖镇刘云村东明种养专业合作社
项目简介: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广大农村储存粮食的方式或者庆丰收的一种习俗。糍粑制作技艺2021年被鄂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糍粑原料以糯米和水为主,从原料到成为制成品,选材、淘洗、浸泡、蒸煮、杵捣、配料等6道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食材及配料选择要求严格,并根据季节、温度等各种因素灵活调整。精准掌握每一环节的“度”是关键,也是是其独特口感的秘诀。糍粑制成品粘、韧、滑、香。捶打好的糍粑趁热撒上用黄豆、芝麻炒熟磨粉拌上红糖、白糖的配料,口感香甜,满颊留香。
汀祖糍粑,习惯在腊月里制作。人工打糍粑有讲究,需几个人动作协调,杵棍此起彼落,“快、准、稳、狠”是诀窍。糍粑制作成形后没有米粒状为佳品,置于清水中可长时间存放。
梁子湖区太和镇莲花黄村的糍粑杠湾,是以食品来命名居住地的一个特殊村湾。糍粑杠湾自明代黄氏先祖落户开客栈始,客栈自制的糍粑受往来商旅追捧而扬名。有别于其它地方冬季腊月做糍粑,莲花黄村民一年四季不分季节常年制作。在莲花黄村糍粑杠湾,糍粑是一种代表团圆和幸福的食物,象征着家庭和睦、丰收和吉祥。当代传承人黄晓辉成功注册商标“莲花黄糍粑杠(糍粑)”,使手工作坊成功转型为太和镇重点扶植乡村企业。延续数百年地名的“糍粑杠”成为新的地理标识。
5、豆丝制作技艺(华容豆丝制作技艺)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申报单位:华容区文化馆
项目简介:豆丝是以绿豆、大米等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传统粮食加工品。豆丝制作技艺2015年被鄂州市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华容地区称豆丝为饼飵(zhā),是华容人必不可少的年货,每年腊月冬闲时节,家家户户做豆丝,农家的屋前、房顶都摊满了晾晒的豆丝,伴着土灶青烟,飘出浓浓的年味。
华容豆丝的制作并不复杂,但每一工序都非常讲究。特别是制作时的兑料、烙饼、火候等十分考验人的手艺。制作工序主要有选材、浸泡、磨浆、烙饼、摊凉、切丝。首先取材于上等早稻,配以适量的上等晚稻、小麦面粉、黄豆,现在有的也搭配绿豆、花生、荞麦、葛根等。洗净淘砂后配适当的水,浸泡适时。将米、黄豆等碾磨成浆后,再掺适量的水调兑成适宜的浓度。然后架大铁锅烧灶烙饼,火旺了,傅舀一瓢浆在锅里,向四周抹开去,摊匀,盖上锅盖,加热定型后翻面。两分钟后,一张豆丝面皮就熟了。双手揭起,放在米筛摊凉。饼冷后可卷成圆形、压扁,再切成条,在太阳下暴晒至干脆即可。
豆丝分干湿两种。刚刚起锅的豆丝是湿豆丝,可以直接抹上酱料或自行包菜吃,也可以炒、煮着吃。晾干的称为干豆丝,外观颜色一致、宽窄厚薄均匀,火煮易熟又不“户”水的为佳品,味道微甜,口感绵香。华容段店陈竹林塆、段店武胜村等地,已经形成了豆丝产业。
6、武昌鱼制作技艺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申报单位:梁子湖区文化馆
项目简介:武昌鱼又名团头鲂,是鄂州、武汉乃至湖北省的一道当家名菜鱼,清蒸武昌鱼号称“楚天第一菜”。鄂州武昌鱼制作技艺2015年被鄂州市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诗经》记载:“岂其食鱼,必河之鲂”。鲂,即团头鲂,又名武昌鱼,是中国七大淡水鱼之一,盛产于鄂州梁子湖。武昌之名,得于三国时期吴国孙权迁都鄂县(今湖北省鄂州市),改鄂县为武昌,在此期间常用鲜美鳊鱼赏赐功臣,武昌鱼的美味由此推崇至今1700余年历史。毛主席“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名句令武昌鱼名扬四海。
北魏贾思勰撰的《齐名要术》中记载了武昌鱼的“胩脂煎消法”和“炙法”。民间烹制武昌鱼还有蒸、煮、焖、烧等不同工艺。经过历代传承,武昌鱼的烹饪方式更加丰富,有清蒸、红烧、油焖、花酿、干煸等数十种不同的味型和色彩。2018年鄂州市组织的中国武昌鱼“百味宴”吉尼斯挑战赛,制作了以武昌鱼为唯一食材的155道美味佳肴。
武昌鱼的制作方法包括选材、清洗、腌制、烹饪等多个步骤。其中,独特的腌制方法和烹饪技巧是其独特口感的秘诀。以清蒸武昌鱼为例,制作时取鲜活武昌鱼一条,去鳞、改刀、抹盐、汆水,辅以冬笋、香菇、火腿、葱姜等配料十余种,旺火清蒸13分钟后出炉,下汤煮沸,浇注鱼身。这样烹制的武昌鱼呈嫩黄色,鱼肉油润细腻,汤汁醇厚香甜,能最大程度激发武昌鱼之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鄂州周边地区水网密布、沟河纵横,就地取材、因材“食”用的生活方式积淀,养成了梁子湖人爱吃鱼、能吃鱼、善吃鱼的饮食习俗。在水乡梁子湖,武昌鱼正是当地人宴请中的最高礼节。民间广泛流传的俗语“无鱼不成席”,还蕴含着年年有余的意义,寓意着吉祥、富贵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7、竹编(吴伯浩竹编)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申报单位:梁子湖区太和站吴伯浩村村委会
项目简介:竹编(吴伯浩竹编),是民间古老的手工传统技艺,主要分布在梁子湖区太和镇吴伯浩村一带。这里村民祖辈代代相传,各家通过父传子、师带徒、家族相互融合的方式,自成传习,形成群体传承。从清明时期(1368年到1912年)至今,传承600余年,传承受众面大,尤以吴氏家族影响深远。
吴伯浩村地处太和镇东南边远山区,这里具有“海拔最高、植被最密、空气最好”的生态优势,楠竹资源十分丰富,有竹林500余亩,被誉为太和镇楠竹之乡,各种竹编、竹雕自然成了该地区民间艺人们的拿手巧活,这里家家户户都会竹编,竹编在该村湾形成传统。
竹编制作技艺复杂,工艺主要有五种,分别是编织、车花、拼花、穿珠和翻簧,每种工艺都有各自的艺术特色。它通过砍竹、破篾、修篾、染篾、编织、整形的工艺流程,采用平面和立体结合的方式,以经纬编织法为主,历经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运用编织、缠扣、钉串等三种主要技法,编织成丰富多彩的花纹和造型。在编织平面上形成凹凸、起伏、隐现、虚实的浮雕般的艺术效果,增添了色彩层次,也展现了精巧的手工技艺 。编技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编制出的特色产品多达百余件,产品以“图案清晰、工艺精美、经久耐用”的显著特征受到人们的喜爱,在生活种发挥了它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体现了民间文化的智慧和创造力。
8、元宵节游龙灯习俗(茨塘三角六湾龙灯习俗、马山村三角龙灯习俗)
项目类别:民俗
申报单位:1.临空经济开发区燕矶镇茨塘村村委会
2.临空经济开发区新庙镇马山村村委会
项目简介:鄂州元宵节游龙习俗由来已久。2006年、2021年燕矶嵩山百节龙和沙窝渔坝太平灯会先后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1年,“元宵节·百节龙习俗”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鄂州元宵节游龙习俗也称太平龙灯会,是一项老百姓在元宵节期间自发组织开展的大型龙灯游祭活动,多基于对龙神的敬畏和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淳朴信仰。
作为元宵节游龙习俗载体的龙灯,有数十节乃至百节,总长达百余米或数百米。如此长度的龙灯需由当地村民从头一年就开始扎制,制作工序繁杂讲究,且制式规格从祖辈口传心授延传至今。整个龙灯祭游队伍庞大,由龙神、青狮白象、万岁牌、龙凤旗、彩旗、二十四孝灯、锣鼓队等组成。
龙灯游祭活动由出窠、斗灯、开光、现灯、游灯、盘灯、跑风、卜卦、化灯、灯戏等多个仪式流程组成。“出窠”“斗灯”“开光”在农历正月初一以前就完成。大年初一至正月十五,龙灯出游送福;游至接龙村湾进行“盘灯”,受百姓敬拜。初一和十五及出游的夜间,龙灯每一节中的蜡烛点燃(现代也用电灯泡代替),称为“现灯”。正月十八或者八月中秋,祭祀“卜卦”确定下一届灯会时间,随后龙灯头尾从龙身分离,开始“跑风”,送于沼泽洼地“化灯”,送神升天,一届龙灯会至此结束。
元宵节游龙习俗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传承数百年的仪式规范和宗族禁忌,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工艺艺术价值,体现出群众性、民俗性、多样性等特征,成为当地百姓约定俗成的民间信仰,对促进当地群众文化认同、增进社会团结起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