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点: 一是低温以及温度变化显著; 二是水质不稳定,水质调控困难;三是越冬苗种抵抗力低,投放苗种易受伤;四是投喂量难以控制;五是温度上升病原生物大量繁殖;六是低温阶段水霉病频发;七是其他疾病危害严重。
2.注意事项:
(1)抓好池塘清整。利用晒塘时节,清除池边杂草杂物,挖除池底过多淤泥,堵塞漏洞,加固池埂,及时做好放养前的消毒、肥水、设备维修和添置等准备工作,为全年渔业生产打好基础。
(2)抓好春投春放。合理安排种苗投放时间, 一般来说,春季气温、水温较低,鱼类活动力也较弱,这样在捕捞运输和投放过程中,鱼体不易受伤,成活率高,从而提高产量。鱼种放养前必须进行严格消毒。
(3)抓好病害预防。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做好水生动物病害防治工作。随着气温的回升,春季是水霉病、细菌性烂鳃、肠炎病以及寄生虫等鱼病易发时节,要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4)做好科学投喂。鱼种下塘后,一般在水温升至10℃以上时,即可投喂。日投量以鱼体总重的1%逐步增加到3%。每天各1~2次。 严格“四定、四看”投喂,“四定”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四看”即看鱼的活动情况、看水质、看天气、看季节确定投喂量。
(5)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春季气温体现出极其不稳定状态,有时候短时间内气温上下浮动十余度,对渔业生产极其不利,尤其是春季家繁时对亲本培育、苗种管理要特别做好防灾减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