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全媒体记者蔡亚文)“我有水稻、油菜大田作物精量播种机技术、数控播种无人农场应用场景,但能否更‘聪明点’,可以随速智能变量播种吗?”在农机无人化、智能化的道路上,华容区湖北迪拿尔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本义充满想象力,5月,他在“天网”平台发布了自己的研发需求,很快与湖北省农业机械工程研究设计院“云”上“牵手”。
达成意向后,湖北省农业机械工程研究设计院农机动力装备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工学博士康宏彬研发团队的实验室就搬到了农田一线,研发出基于北斗的高速精量播种机分布式电驱控制技术,根据播种区域可灵活调控操作行距、种深,避免重播、漏播,实现精准播种,且出苗率高。这是迪拿尔公司与湖北省农业机械工程研究设计院合作结出的首个产业成果。
“通过平台对接,我们按照企业的需求做定向研发,针对性解决应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这种定制化的服务适用于所有对精量播种有需求的播种企业,这也是科研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价值体现。”康宏彬说。
这个“天网”平台是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的线上供需对接平台,企业技术、人才、金融等急需的创新服务“上传”,高校、科研机构等响应“接单”提供解决方案,让科创和产业“链”出经济发展新动能。
“湖北工业大学‘接单’研发的管制产品装配用套管装置及其套管技术,使公司产品成品率提高了3%,这就好比去年我们生产2亿只产品的原材料今年可以多生产600万只,相当于增加产值100多万元。”湖北丽美药用包装有限公司采用红外检测设备,其智能化操作效率明显高于人工操作,差错率大大降低,该公司生产经理喻胜全感叹“链”之魅力。
让科创和产业精准“相链”,我市初步实现与“天网”无缝对接,建立形成“1+5+10+ N”的“地网”服务体系,即成立1个市级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建立5个区级创新服务节点,设立10个科创园区创新服务站,备案N家企业创新需求服务机构,链接重点企业和人才、金融、创新平台等各类专业服务机构,打造鄂州市科创服务网络。
“我们整合惠企政策、企业需求、科研资源、金融服务等方面资源,深入辖区宣传政策,通过智能化匹配和推荐系统,对接企业技术、金融、人才、场景等技术需求,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华容区发改经信局科技负责人袁然说,华容区上半年辅导企业完成科创需求上报141条,成功对接案例57个。
目前,“天网”平台鄂州专区入驻企业418家,需求总量262项,正在对接194项,完成供需匹配对接67项,科技金融产品25个。通过市级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区级创新服务节点、科创园区创新服务站、创新需求服务机构四级联动,已开展鄂州科创供应链平台培训活动5场,实现全市全覆盖,有效推动鄂州科创供应链平台宣传,入驻企业数从76家增至41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