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李文晋 通讯员王超群
清晨六点,葛山大道上已有三三两两的晨练居民。65岁的退休教师张志刚沿着新修的人行道慢跑,汗水在初升的阳光下闪烁。“以前这条路可不敢这么跑,”他停下脚步,指着整齐的绿化带说,“围挡破破烂烂,到处都是碎石,现在完全变了样。”
这样的变化,正在主城区各个角落悄然发生。从杂草丛生的闲置地块到葱茏翠绿的“口袋公园”,从梗阻多年的“断头路”到四通八达的“连心路”,一场以民生为导向的城市更新实践,让老城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一“疤”一“脉”的治理与贯通,正是凤凰街道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的生动注脚,也是鄂城区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缩影。
祛疤焕颜 从城市“疮疤”到生态绿洲
8月28日,吾悦广场对面的司徒地块墓碑商户区域,凤凰街道专项整治队伍一早就忙碌起来。工作人员逐一排查、测量,依据《殡葬管理条例》和国家节地生态安葬等相关法规,对不符合标准、尺寸过大、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墓碑进行集中清运。
从“疤痕”到“风景”,短期清理只是起点。工作人员主动向该处负责人宣传殡葬改革政策,细致解读墓碑生产的国家标准和生态文明建设导向,引导经营者转变观念,从生产供给端遏制违规墓碑的生产与流通,共同树立绿色、文明、节俭的殡葬新风。凤凰街道以此次整治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推进城市更新,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引入科创产业载体,推动土地高效集约利用,实现区域功能重塑与价值提升。
这种“治理+提升”的模式在凤凰街道多点开花。在鄂州中高速进出口两侧,通过拆除围挡围墙、清理有色垃圾、补栽绿植和铺设草皮,打造出生态景观带;在葛山大道沿线,通过草皮铺设、绿植栽种、彩砖铺装、电力管道敷设等工程,实现道路环境整体提升;在马鞍山路沿线,通过修建景观围墙、铺装人行道彩砖、粉刷房屋院墙等措施,让昔日的“脏乱差”路段变身城市风景线。
“我们坚持‘一地块一档案’工作法,对每个‘疤痕’点位建立详细档案,制定个性化治理方案。”街道城乡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吕露介绍,通过精准施策、靶向治理,凤凰街道已累计完成“疤痕”治理面积超5万平方米,拆除各类围挡围墙超3000平方米,种植绿化景观超6万平方米。以葛山大道、马鞍山路等为代表的多个治理点位,已成为市民口中的“城市绿肺”和“民生福地”。
通脉畅行 从“断头”梗阻到民生通途
“以前送孩子上学要绕行2公里,现在路通了,再不用绕远路了!”8月26日,育才东路正式通车,城南故事小区业主郑涛激动地说。这条全长654.8米的“断头路”打通后,周边5个小区近4600户居民的出行难题得到根本解决。文汇社区党委书记文艳指着新修的道路表示:“这条路贯通后,不仅缓解了附近学校周边的交通压力,更方便了居民出行、买菜和接送孩子。”
同日,金凤凰南路也正式通车。莲花中央广场小区居民周启媛感慨道:“以前送孩子上学要绕道等红绿灯,车多又不安全。现在路修好了,直达学校,省心又安全,孩子每天还能多睡20分钟。”
这些改变的背后,是凤凰街道“铁军”的攻坚克难。在麻纺厂路征收现场,工作组仅用3天就完成2户厂房、3亩菜地、11户附属物的征收补偿工作,实现“签、拆、移”无缝衔接;在卧虎路南段,通过4户签约、8户附属物征收,为道路建设扫清障碍;在莲花雅苑西巷,通过征收2亩菜地、5户附属物,打通了困扰居民多年的“肠梗阻”。
打通“断头路”,不光是为了通车,更是为了通民心、惠民生。在推进过程中,凤凰街道坚持“打通一条、激活一片”的理念,同步推进管网改造、杆线迁移、绿化亮化等工作。在育才东路项目建设中,不仅完成了道路硬化、刷黑,还同步铺设了电力管道、安装中心栏杆,全面提升路域环境。金凤凰路南巷通过拆除7户房屋共1100平方米、征收8户附属物1000平方米,不仅打通了道路断点,还同步完成路基填筑与绿化补植,实现功能与景观双提升。在二幼北侧路,通过拆除一户房屋和填筑路基,实现道路全线贯通,为周边幼儿园、居民区提供了便捷交通通道。
为确保征收补偿公平公正,凤凰街道建立“方案公开、标准公开、结果公开”机制,制定统一补偿标准,严格执行“一户一档”建档和第三方审计制度,累计精准拨付补偿款近1.3亿元,签约率超94%,实现了“零上访、零纠纷”的和谐征收局面。
发展赋能 从城市更新到长远未来
“疤痕”治理与“断头路”打通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项发展工程,其深层意义体现在城市品质提升、民生福祉改善、发展动能增强等多个维度,为城市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吴都阳光小区东门附近,经过近三个月的装修,五千年琴行即将开课,惠及城南古筝爱好者。“老店在老城区,新城区的大人和孩子来学琴觉得远,一直希望我在城南开分校,今年终于落实了。”琴行负责人何娟表示,随着育才东路的贯通和周围环境的改善,她看到政府改善民生的决心,也看到传统乐器发扬光大的希望。
随着一条条“断头路”被打通,一处处“城市疤痕”被修复,昔日的“堵心路”“烦心路”渐渐成为“连心路”“舒心路”,曾经的“城市死角”变为“民生亮点”。凤凰街道以“政策刚性如铁、服务柔情似水”的双轨策略,将城市精细治理落到实处,不仅改善了城市面貌,更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不仅如此,通过“治疤通脉”,凤凰街道实现了发展动能的持续增强:盘活闲置地块,引入科创产业载体,推动土地高效集约利用;完善路网结构,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兴业。
城市更新不是简单的“涂脂抹粉”,而是实现从“面子”到“里子”的全面提升。凤凰街道的实践表明,只有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才能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如今,在凤凰街道,“治疤通脉”的实践仍在继续。从鄂州中高速出入口的环境提升,到葛山大道沿线的景观建设;从来苏路、庾亮路、二幼北路的全线贯通,到育才东路、金凤凰南路的顺利通车,每一项工程都在书写城市更新的精彩篇章。
正如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龙祥所说:“我们将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以‘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工程,让凤凰街道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站在新的起点上,凤凰街道正以“治疤通脉”为笔,以民生福祉为墨,绘就城市更新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