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聚力“武鄂同城、城乡融合”发展定位,着力构建“一核两极多点支撑”发展格局,葛店开发区作为武鄂同城化发展核心区,肩负全市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新使命,要抢抓光谷科创大走廊和东湖科学城建设两大历史机遇,加快项目建设,加速转型升级,加力融合发展,努力在推进武鄂同城、城乡融合发展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下好武鄂同城发展“先手棋”,促进区域融合发展
抢抓武鄂同城化核心区建设机遇,实现葛店与光谷两地全面对接、深度融合。重点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做好武鄂同城化“最后一公里”文章。按照省、市要求,着力实现两地“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打通有形的“最后一公里”,做好交通对接,推进人民西路、高新五路西延与光谷科技一路对接,武东大道南延到庙岭高新二路直至武汉国家存储器基地;完善城市配套,加快葛店中央商务区建设,推动华润城市综合体、“五馆一园一中心”等城市功能配套项目尽快建成使用;抓好产业融合,做大做强国家级葛店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争取纳入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扩区范围,与东湖高新区共建光电信息产业集群,与光谷生物城共同发展大健康产业,联合东湖高新区共同开发葛店南部生态科学岛。更要打通无形的“最后一公里”,着力推动有关东湖高新区享受的国家级、省级产业政策在葛店开发区同享,两区社保、就医就学、公积金等政策互通,公交同城化运营,审批服务事项互办互认,便利群众。二是做好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最初一公里”文章,将葛店开发区产业发展纳入东湖科学城建设布局之中,从规划、政策、产业等顶层设计上抢先一步,主动作为。三是做好葛店—梧桐湖—红莲湖科技创新轴及葛店—鄂城—花湖机场经济发展走廊文章,发挥葛店开发区龙头作用,带动市域经济快速发展。
当好项目建设“领头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一号工程”。发力招商引资。今年,新签约项目已达17个、总投资240亿元,继续招引引领性、标杆性的高能级企业;依托三安光电开展产业链招商,助推光电信息产业集群式发展。积极对接大型金融平台公司,积极推动视美乐、科大讯飞、一电科技、盛为芯等项目落地。推进项目建设。今年,新开工项目已达17个、总投资298亿元,省外资金实际到资71亿元。坚持以项目论英雄,加快推进芯映光电、瑞华光电、动漫小镇、容百锂电五期、双创谷等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实现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以上;争取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项目落户南部生态岛。优化发展环境。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化“放管服”改革,当好服务企业的金牌“店小二”,大力推进“亩产论英雄”改革,牵引高质量发展。
迈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补齐城市功能短板
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对标东湖高新区,用未来城市的眼光,科学规划、建设城市,实现由厂区到园区再到城市的“蝶变”。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五纵六横”城市骨干路网,提升水电气等生产要素保障水平。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在武汉地铁11号线葛店南站开通、省中医院葛店院区开业、葛店完全中学开学、秀海湖公园等3个公园开园基础上,加速实现葛店实验小学、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建成、图书馆开馆。着力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绿化保洁、公共设施维护等服务能力,建设智慧城市,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真正实现农民变市民、农村变城市、农业转型脱胎换骨。
描绘生态保护“山水图”,持续提升环境质量
坚定不移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成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妥善解决武九铁路以北环境历史遗留问题,全力推进生物医药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和大健康产业园建设,对起步区3.74平方公里内企业厂区与居民区混杂现状进行彻底根治,加快实施电厂周边环境整治。推动土壤及水环境治理,全区新建和改造污水管网达240公里,现已实现污水收集能力70%以上;加快污水处理厂三期建设,建成后污水处理能力可提升至7万吨/日。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档次。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已完成秀海湖清淤及生态修复,完成曹家湖、垱 网湖退垸还湖11000余亩,完成武城湖退垸还湖及水系连通9500余亩。健全完善生态环保机制。加快推进南部生态岛规划建设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管控机制。
织牢民生福祉“保障网”,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位,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实现市民充分就业,通过扩大招商引资、加大就业技能培训、优化公共就业服务等措施,解决“用工难”“就业难”问题,保障市民在开发区内实现充分就业。加快还迁速度。确保2018年以来新建还建房300万平方米全部交付,让拆迁户2022年春节前搬入新居。改善民生服务。启动葛店市民中心建设,打造一个满足群众需求、方便群众办事的综合服务平台。加强社会保障。构建城市居民社会保障网络,实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用好党的建设“指挥棒”,筑牢坚强战斗堡垒
强化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着力加强开发区党工委建设,从制度上保证党在领导经济社会发展中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全面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大力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着力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推进作风建设,以强有力监督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记者童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