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融资又“融智” 鄂州81位金融辅导员走进百家民企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1-06-12 语音:播放

  湖北日报讯(记者戴劲松 通讯员张继果)“真的要感谢金融辅导员贺新辉,如不是他及时向行领导上报,并指导我运用金融工具,企业扩产或陷入僵局。”6月8日,鄂州市柯氏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柯尊明说。

  原来,鄂州农商银行对柯氏米业每年授信400万元,但由于年初调低额度,导致企业新建仓库资金短缺。经调查,这一项目“先建后补”,风险很小,而该企业及法人的抵押物均已在用。对此,鄂州农商银行帮助企业获得担保,创新运用“农担贷”产品,一周内化解融资难题。

  自4月以来,鄂州首批81名金融辅导员走进百家中小民营企业,每半月对接一次,每季度定期调研,帮助企业学习运用政策,改进经营管理,提升融资能力。

  建行鄂州分行营业部副主任史亮履职金融辅导员没多久,也遇到类似情形。他负责的鄂丰模具公司有1700万元授信额度,但每年平均仅使用900万元左右。按建行贷款政策,授信额度1000万元以下客户可享利率优惠。“经过辅导,公司负责人才明白授信额度并非越多越好。”史亮介绍,鄂丰模具根据资金使用现状调整授信额度后,利率随之下调1%,大幅节约财务成本。

  “以前银行客户经理更关注企业的产销数据,有了金融辅导员身份后,对企业发展中的金融诉求也很重视,正由单一的融资服务逐渐向‘融资与融智并重’的方向转变,使服务渠道得以拓宽。”工行鄂州分行行长杨开泰说,金融辅导员常态化深入一线,有利于发现产品设计与实际情况是否匹配,并改善和提升服务质量。

  按开户行为主、属地结对、就近辅导的原则,金融辅导员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重大问题时,要向市地方金融工作局、人行鄂州市中心支行和鄂州银保监分局联合设立的市级金融辅导协调小组反馈,如暂不能解决还需向企业说明原因。“这百家企业是多家经济主管部门会商后推荐的,具有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但融资困难等共同特征。”鄂州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局长秦剑涛表示,问题一旦跨机构还将协力想办法。

  起初,一家药企申请贷款5000万元,其开户行鄂州农商银行对这家企业只剩1000万元贷款额度,再上报获批的可能性较小。很快,市金融辅导协调小组办公室将这一信息发布供各金融机构共享,分析对策。经协商,鄂州农商银行为该企业提供1000万元信用贷款,农行鄂州分行则通过厂房抵押方式放贷4000万元。

  角色转变就意味着责任转变。由于人力紧张,中行鄂州分行客户经理杨炳松一人对接4家企业。“除了传输金融知识外,还要帮助企业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做好财务规划,促进规范运作。”杨炳松认为,金融服务相比以往更精准、更全面且更专业。

  前不久,一位金融辅导员进驻鄂城区某电气设备公司,了解该企业有进一步融资需求,但没有其他抵押物。在此情况下,金融辅导员推荐“总对总批量再担保”业务贷款模式,为企业增量授信320万元。目前,这笔贷款正在申报,即将提款。

  “鄂州在全省率先推行金融辅导员制度,目的是将政府、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捆’在一起,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最终实现三方共赢。”秦剑涛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