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吴都,热情如火。
6月24日,记者在鄂州农行汀祖支行行长龚朝阳和该支行省级金牌客户经理李浩的陪同下,走在山丘交错、阡陌纵横的汀祖镇乡村道路上,时不时看到小山包上锈迹斑斑的矿井架。
曾几何时,以矿兴镇的汀祖,在鄂州乡镇风光无二,书写了一段历史传奇。近几十年来,大面积的资源开采对环境的破坏很大。汀祖人在转型发展的阵痛中不断问自己,今后的路在何方?
昔日矿主之子、当年从体制内下海创业的复员军人,丁海兵也曾在迷茫中苦苦挣扎……
眼前的丁海兵,一个40多岁的男人,寸长短发、古铜肤色、结实身材,笑容满面地讲述他与农行的情缘。
“好像‘瞌睡遇到枕头’,就在我苦无资金再创业的时候,鄂州农行伸出援手,给我发放了50万元贷款,支持我经营小农庄种养殖合作社。”丁海兵说,自己在花湖搞养殖业的时候,认识了当时在鄂州农行花湖支行工作的龚朝阳,花湖支行也给予了他贷款支持。近3年,汀祖支行用“惠农E贷”分别给予他50万元、60万元、80万元贷款,支持他搞集养殖、垂钓于一体的休闲农庄。贷款逐年加码,依然是信用循环贷,无需抵押、无需担保,很省事,而且6天时间到账,很快!
鄂州农行党委书记、行长李金山说:“农行姓‘农’,‘三农’是农行的‘根’,我们不能忘根本,必须给予支持。”
这些年来,鄂州农行紧盯老百姓这个“根”,不断创新产品,把普惠金融的阳光雨露洒向“根”。
破除润“根”障碍
信念如柱,柱坚屋固。
“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要不忘初心,就是要我们不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李金山说,为人民谋幸福具体到农行,就是要检视并破除润“根”的机制、作风障碍,切实解决小微企业、涉农经营主体、个体工商户融资难、融资繁、融资慢的顽障痼疾,将普惠金融更快更好地惠及向往美好生活的社会大众。
——大力精简审批环节和事项。针对小微企业办贷材料多、环节多、耗时长的问题认真梳理,在减申贷资料、减审批环节、减跑路次数、减审批时间上做文章,让小微企业、涉农经营主体、个体工商户切实体会到办贷的便捷和高效。
——明确普惠金融贷款规模。对各业务部门和各支行设定普惠金融贷款规模,明确考核办法,同时为各支行匹配专项费用和物资,促进早投放、早见效,确保支持到位。
——强化“三个主动”力求普惠扩面。做到主动筛选优质客户、主动宣传优质产品、主动出击上门对接,前后台信贷相关人员同步深入企业现场办公,缩短流程,提高效率,努力打造“客户选择首行”品牌形象。
——着力提升贷款审批效率。专门印发《关于提升普惠小微授信审批效率的通知》,明确贷款审批各环节实效要求。根据业务需求,随时安排召开贷审会,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
——严格落实限时办结制度。下发《关于整治办贷作风、提升办贷效率的通知》,明确办贷时效,并建立“最多补充一次”机制,要求调查、审查人员对补充资料一次亮底。
——“总对总”担保业务批量化。为了大幅提高融资担保服务效率,鄂州农行先对担保贷款项目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和审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再对担保贷款项目进行合规性审核确认,不做重复性尽职调查,简化担保流程,批量担保备案。
——创新“四张清单”解决融资慢。“四张清单”是指贷款授权清单、授信清单、受理回告清单、尽职免责清单,对申请1000万元以下的中小微企业贷款实行“388”模式,即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办理环节不超过3个、申请材料不超过8件、办理时间不超过8天。以解决银行“不敢贷”、企业融资慢的问题,切实优化金融营商环境。
通过完善机制、优化服务等措施,切实担负起普惠金融的使命和责任,着力营造“做小微,创未来”的浓厚氛围。
东明种养殖合作社总经理李月梅告诉记者,农行贷款确实快,能解燃眉之急。
李月梅说的“能解燃眉之急”,是2020年初疫情暴发、鄂州“封城”的时候,鸡蛋、鲜鱼等农产品出不去,鱼饲料、鸡饲料告急。鄂州农行汀祖支行客户经理李浩闻讯,通过手机为其收集申贷资料、申报贷款,6天时间内就给她发放了20万元纯信用贷款。
李月梅说,自己从供销社退休后,创办了东明种养殖合作社,在汀祖镇承包1000多亩山林种植果树,40多亩鱼塘养鱼,养鸡5万多只,年产值50多万元,安排当地农民固定就业30多人,还请了一些季节性临时工。她从2018年开始与农行合作,一般每年从农行贷款20万元,2021年贷款30万元。“这些贷款都不要抵押、不要担保,到账很快。”
李浩介绍,李月梅是一个有爱心、讲诚信的人。疫情期间,尽管她资金周转有困难,市场上卖0.8元/枚的鸡蛋,她卖给当地人只收半价。李浩说:“这样的企业家我们农行必须支持。”
创新润“根”产品
李金山说,创新金融产品,让小微企业、涉农经营主体、个体工商户方便贷、快捷贷、便宜贷,是农行努力的方向。
欲成事者,必先行事。
农总行于2020年10月与国家担保机构合作,创新并启动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鄂州农行积极培训人员,对接业务,优化流程,加强沟通,确保业务顺利落地。
在“总对总”担保业务批量化模式下,鄂州农行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共担风险、简化审批流程、降低担保费用,精准滴灌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实现普惠金融扩面、增量、提质、降本,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首笔“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于今年2月顺利落地。
为扩大宣传面,提高知晓率,鄂州农行组织开展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的“四进”活动,还在鄂州主流媒体、国内知名媒体宣传“总对总”批量担保贷款业务模式,让好产品惠及千家万户。
自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推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后,鄂州农行第一时间携湖北成拓、湖北冶建、鄂信钻石等近20家企业客户一起入驻该平台,上架包括“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和农行自主推出的“账户E贷”“首户E贷”“纳税E贷”“资产E贷”“抵押E贷”“惠农E贷”等一系列线上贷款产品,让客户寻找适合自身需求的融资产品。
用心良苦显担当,推陈出新有作为。
丁海兵给记者算了一笔借贷款利息账。他说,以80万元借贷款为例,用鄂州农行“惠农E贷”产品贷款一年利息是3.24万元,仅利息一项节约不少。
丁海兵说,经营涉农企业,投资大、见效慢,一年到头估计赚16万元左右,“没有农行支持,就没得赚”。
也许是丁海兵的话带有对昔日的无奈,李浩当即给他打气:“只要你好好干,我们农行绝不断贷!”
李浩的话脱口而出,无疑是真心真情的流露,饱含着农行人的初心使命、责任担当,令记者为之击节。
为鄂州农行人击节的还有湖北攀峰钻石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范志超。
湖北攀峰钻石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市委党校东边十字岗亭旁,进入公司院内,有如走进花园,令人惬意。
范志超介绍,公司2002年在鄂州农行开立基本账户,但一直没有找银行贷款。即便如此,党和政府始终关心企业的发展,农行一直关注企业。今年4月,鄂州农行樊口支行行长黄俊杰以金融辅导员的身份从樊口赶到公司,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融资需求和困难等情况。
“来的还真是时候。”范志超介绍,当时公司准备对一号车间进行技改升级、提质增效,正需要资金。黄俊杰二话不说,马上准备、收集资料,于今年6月用“总对总”银担贷款产品给公司放贷500万元,真是“及时雨”!
鄂州农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姜天说:“今年以来,我行向17家企业派驻了金融辅导员。截至目前,已有13家企业在鄂州农行贷款1.73亿元,4家企业正在融资对接中,辅导成功率76.47%。”
引流润“根”活水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
“人民是党的执政根基,我们必须把党的‘根’滋润好、维护好。”李金山一再强调牢记初心使命的重要性。
为了检视鄂州农行的润“根”成效,记者于6月27日来到梁子湖区沼山镇实地探访。
鄂州农行梁子湖支行副行长、营业室主任张清源载着记者一行在雨中沿着蜿蜒曲折的乡村公路奔驰,公路两侧的林木分外葱茏,充满勃勃生机……
记者正在遐思之际,车已开到了泉天牡丹花谷山顶。一个戴着眼镜、穿着绿色连衣裙的中年女子从一个亭子间走出来迎接我们。张清源半开玩笑地介绍,这是牡丹花谷谷主、泉天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闵闵。
闵闵介绍,公司于2015年开始经营泉天牡丹花谷,总投资4000多万元,用于流转1500亩山地、开发牡丹观赏、牡丹茶、牡丹花饼、牡丹籽油等以牡丹为特色的产品和采摘、餐饮、露营等项目,共向银行贷款300万元,其中鄂州农行贷款占了一半。
张清源说,鄂州农行发放的150万元贷款是银担“总对总”贷款,合作期限3年,利率4.05,贷款利率比较低。这体现了农行对普惠金融的理解和认识,体现了农行对梁子湖区“生态科技新城”定位和乡村旅游休闲企业给予的绿色金融支持。
站在泉天牡丹花谷的山顶上,记者一边欣赏花谷的美丽风景,一边问张清源:“梁子湖区地广人稀,你做贷款业务一个月要跑多少路?”张清源说,他家在梁子湖区,上班很近。每个月光是跑业务的车程在6000公里以上,一年下来要跑8万多公里。
鄂州农行人为了践行初心使命,用车轮和脚步丈量着鄂州的每一寸土地。
6月27日下午,鄂州农行樊口支行行长黄俊杰带着记者冒着倾盆大雨驱车来到樊口街办杜山村。
在村委会办公室,记者见到了8组村民余利华。她说,土地被全部征用后,丈夫殷勇想从事桩基工程作业,正好农行工作人员到村里宣传普惠金融贷款政策,就用“惠农E贷”贷了25万元。余利华笑着说:“目前经营形势还可以。”
村委会办公室主任程保国介绍,杜山村土地被整体征用后,村民都成了失地农民。今年3月底,鄂州农行工作人员来村里宣传整村推进普惠金融贷款。正好农行有政策、村民有需求、村委作媒介,这事一拍即合。农行工作人员先在村里开展调查摸底工作,然后登记有信用、有需求的贷款户,再由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评议,确定贷款金额,最后发放整村推进贷款20多户,资金500万元。
“为这事,农行工作人员跑了很多路,做了很多工作,吃了很多苦。”程保国说。
鄂州农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顾文胜说:“做普惠金融工作,面对的是千家万户,不吃苦做不成事,只要是为了人民的福祉,吃苦受累也值得。”
顾文胜介绍,截至6月末,全行本外币贷款累计投放26.289亿元,其中普惠贷款累计投放2.35亿元、涉农贷款累计投放5.9亿元、制造业贷款累计投放5.177亿元、绿色信贷累计投放1.265亿元,有效引流了润“根”活水。
因此,鄂州农行连续两年获得人行鄂州市中心支行综合评价A类银行。
记者高良 通讯员甘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