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吴晓茹 特约记者 潘协凯 通讯员 钟笑
公共就业服务是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也是基层民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华容区围绕“探索县域精准化公共就业服务新模式”省级试点创建要求,以“就业服务强基、就业提质扩容、就业能力培优、就业平台智慧”四大工程为抓手,探索推进“服务对象精准识别、服务事项精准匹配、服务方式精准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三精准”模式,全力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提质增效,实现岗位与求职者的双向奔赴,让更多人端上就业饭碗,享受稳稳的幸福。
扩面→ 破局“最后一公里”
“感谢村里的就业服务站,帮我找到了满意的工作!”45岁的鄂州市华容区蒲团乡何桥村村民王师傅激动地说。10月25日,他通过村里就业平台,与乡里农产品加工企业达成就业协议。“没想到我这个庄稼汉也穿上工装了,现在不仅工作稳定,收入翻倍,还能守在家人身边,真好!”这背后,是华容区构建的“1+N”就业服务网络,覆盖全区五个乡镇,将就业服务延伸至每一个村(社区)的举措。
据悉,华容区通过搭建多层次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在全区五个乡镇建设乡镇公共就业服务站,各村(社区)打造“线上平台+线下服务”公共就业服务点,形成“1+N”区级零工驿站和乡镇、村(社区)就业服务站点的服务网络全覆盖。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在大型商超、银行网点等人口密集地点设立“就业超市”,将就业政策、务工信息、技能培训等送到群众家门口,建设功能完备的基层社区“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16家。全区就业服务站点开设午间延时服务窗口,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和午间休息开放区,全力打造23℃人社服务。
提质→ 靶向服务更精准
一条腿跑在路上,一条腿迈在“云”端。坚持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让公共就业服务既精准又智慧。
华容区通过搭建数智就业云平台,着力构建联通武汉、覆盖全域的一体化智慧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基层站点服务水平,增强基层就业服务人员职业素养。投入使用智慧就业终端等设施设备,推动经办服务效能提升,为服务对象提供精准、便捷、舒心的现场服务。
围绕服务对象精准识别,全力推进全量就业数据资源库、企业用工信息库、基层就业服务信息平台“两库一平台”建设,拉网式调查全区劳动者的就业失业状态、务工收入、就业需求、培训需求和各类市场主体招用工需求等信息,全区采集劳动力资源信息70335人,企业信息120家,规模以上企业入库率100%。推动公共就业智慧化服务平台,开发求职招聘“及时雨”小程序;对接全市公共服务“鄂州就业码”,为劳动者提供全方位就业政策和海量务工信息。并以区、乡镇、村(社区)三级就业服务平台为载体,全覆盖开发智能求职机器人,通过扫描二维码实现“一机在手找工作、一屏触及选工作”。全力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辐射基层,围绕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搭建数智化人岗对接平台,提供就业服务“精准导航”,提升就业服务便捷性和精准度,保障就业服务“不断线、不打烊”。
增效→ 服务方式更多样
在优化服务流程方面,华容区实现了就业服务事项“一站通办”,求职招聘、技能培训、政策宣传、就失业登记、创业贷款、维权调解、业务办理等一体纳入基层服务站点“一站通办”。华容区通过建设“动态+精准”就业服务网格,深入推进“点对点”人社服务专员机制,定期开展逐户逐企上门摸排,动态掌握就业状况、培训意愿、企业用工需求等情况。完善智慧就业系统信息,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帮扶,实现“政策找人”。大力推广“免申即享”“直补快办”经办模式,加快释放更多稳岗政策红利。持续落实创业担保贷款“1300”办理模式,提高审批工作效率和申贷成功率,实现申请创业担保贷款 “1分钟申请,1天内到账”,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精准对接,延伸就业服务链条。建立就业需求信息月更新制度,及时掌握全区就业失业状况和用工缺工状况,为精细化公共就业服务提供数据支撑。制定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事项清单,明确区、乡镇(街办)、村(社区)各级职责,加强政策享受对象比对识别,加快惠企利民政策兑现,将“人找政策、人找服务”的模式转变为“政策找人、服务找人”。
创新→ 聚力打造服务品牌
11月8日,武汉新城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中心正式揭开帷幕。武汉新城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位于武汉新城中心片区光谷东数字经济产业园未来城,占地400平方米,集成了武汉新城公共就业服务数据中心、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室、信息发布厅、劳动关系服务站,以及多功能路演、直播、沙龙演播厅和培训室等多个功能区。
这一中心的建立,不仅为武汉新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更成为华容区打造服务品牌的新起点。华容区通过构建“3+2”机制,即就业服务大数据指挥中心等三大中心和两大服务机制,进一步提升了就业服务的专业性和精准性。同时,他们还积极打造多元化、多层次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目前,华容区正以探索县域精准化公共就业服务试点创建工作为强大动力,不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的专业性、精准性和有效性。下一步,华容区将围绕“民生为本、就业优先”的工作主线,继续深化推进就业服务模式改革,深入打造华容智慧化就业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稳就业保就业职能,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市场主体和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