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解读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2-12-16 语音:播放

  2022年9月,鄂州市政府颁布实施《鄂州市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鄂州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以下分别简称“妇女规划”和“儿童规划”)。

  “妇女规划”“儿童规划”均由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组织实施,监测评估四个部分组成。“妇女规划”围绕健康、教育、经济、参与决策和管理、社会保障、家庭建设、环境、法律8个领域,提出72项主要目标和74项策略措施。“儿童规划”围绕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环境、法律保护7个领域,提出56项主要目标和65项策略措施。

妇女规划

  总体目标

  男女平等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妇女全面发展制度机制更加完善、社会环境更加优化。加强对妇女的思想政治引领,支持妇女在各行各业建功立业,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妇女在健康、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家庭建设、环境、法律保护领域,获得更加均等和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妇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主要量化目标

  1.到2025年和2030年,产前筛查率分别达到75%以上和80%以上,孕产妇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4/10万以下和8/10万以下。

  2.提高宫颈癌和乳腺癌的筛查覆盖面,降低死亡率。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人群筛查率达到70%以上。

  3.孕早期妇女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率均达到98%以上。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到2%以下。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应用率达到95%以上。

  4.强化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提升妇女心理健康素养。到2030年,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社区心理咨询开设率达到100%,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规范化开展率达到80%。

  5.普及健康知识,妇女健康素养水平提高至30%以上。

  6.孕产妇贫血患病率控制在8%以下。

  7.提高妇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到2025年和2030年,妇女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分别不少于90%和92%。

  8.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质量抽检合格率和日常专用消费品质量抽查复查合格率均达98%以上。

  9.促进妇女平等就业,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就业人员中的女性比例保持在45%左右。促进女大学生充分就业。

  10.优化妇女就业结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的女性比例达到40%。

  11.促进女性劳动者提升职业技能水平,2030年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女性比例达到40%。

  12.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至少各配备1名女干部。市、区纪委领导班子至少配备1名女干部。

  13.村党组织成员、村党组织书记中女性比例逐步提高,村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达到30%以上,村委会主任中女性比例逐步提高。

  14.社区党组织成员、社区党组织书记中女性比例保持稳定。社区居委会成员中的女性比例保持在60%,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中女性比例达到50%以上。

  15.妇女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16.妇女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

  17.减少环境污染对妇女健康的危害。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农村污水收集处理实现全覆盖。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75%。

  18.保障妇女饮水安全。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95%。

儿童规划

  总体目标

  贯彻儿童优先原则,进一步健全完善保障儿童权益的制度机制,推动全社会普遍形成儿童优先的社会风尚,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儿童发展差距。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营造更加和谐友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引导儿童厚植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情怀,更好成长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满足儿童事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完善促进儿童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儿童在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环境、法律保护领域,获得更加均等和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儿童全面发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主要量化目标

  1.到2025年和2030年,新生儿死亡率分别降至3.5‰以下和3‰以下,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6‰以下和5‰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8‰以下和6‰以下。儿童健康核心指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2.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到98%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到90%以上。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率达到90%以上。

  3.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镇、街道)为单位保持在95%以上。

  4.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和生长迟缓率分别控制在8%和4%以下,低体重率和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均控制在4%以下。儿童超重、肥胖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5.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提高到95%。中小学校、幼儿园、托育机构按规定配备校医和保健教师。

  6.小学生近视率降至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降至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降至70%以下。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90%以上。

  7.加强口腔卫生,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25%以内。

  8.培养儿童良好运动习惯,到2025年和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分别达到50%以上和60%以上。

  9.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率以2020年数据为基数下降20%。

  10.儿童药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8%,儿童用品质量抽查复查合格率达98%以上。

  11.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2%以上,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学位数占比达到85%以上。

  12.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有效解决“择校热”难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稳定在99%以上。

  1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保持在96%以上。

  14.孤儿、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得到根本保障。健全残疾人教育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实行12年免费教育,对残疾儿童普惠性学前教育予以资助,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

  15.多元化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之后保持稳定增长。

  16.基层儿童保护机制有效运行。区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覆盖率达100%。

  17.基层儿童福利工作阵地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覆盖率和每年接受培训覆盖率达100%。

  18.100%的城市社区和85%的农村社区(村)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

  保障措施

  为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取得实效,妇女儿童规划明确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创新途径方法、保障经费投入、加强能力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等七项保障措施,提出了健全监测评估机制、建立机构明确职责、利用监测评估成果等三项监测评估要求。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