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兵秣马防大汛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4-07-01 语音:播放

  全媒体记者 李刘斈子

  6月28日21时,我市长江水位24.17米,超设防水位0.67米;红莲湖水位18.61米,超设防水位0.11米。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作出指示,要求“扎实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汛情严峻,应对责任如山。

  6月29日,我市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夜间有分散性阵雨。当天8时至次日7时,各乡镇雨量站点中降水量最大73毫米(段店站),极大风速6.9米/秒(4级,太和站)。

  预报预警跑在前,为防汛赢得主动权。“提前接到气象预报和涨水风险提示后,我们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传递,督促预警责任人和转移安置责任人及时到岗,排查风险隐患,提前预备抢险物资。”市气象台相关负责人介绍。

  百湖之市,水系发达,防汛工作不容小觑。各地各单位进一步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全面压实属地责任、主体责任、“四级包保”责任,全力确保防洪安全。

  市市政设施管理处组织105名工作人员,紧急调派13支应急抢险队伍,出动应急抢险车5台、应急巡查车辆9台,全力应对强降雨。

  “我们出动迪沃4000型排涝泵车,进行积水抽排作业,全力保障路面畅通。”市市政设施管理处维修队队长周根良介绍,早在2个月前,管理处便安排工人铺设管道。此次针对武汉东路面积水,泵车每小时最多能抽排2000立方米的积水,经管道排至五丈港。

  6月29日,在鄂州大礼堂门口,市政工人根据雨量大小调整泵车转速,将雨水管网里的积水及时抽至千米之外的城东污水处理厂,以此减轻中心城区下水道排渍压力。据了解,在主城区像这样的易渍点共有19处,该管理处共抽调14台抽水泵车在易渍点24小时待命。

  “我们要求各级防汛行政责任人及有关成员单位责任人在岗在位、靠前指挥,落实落细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闻令而动,冲锋在前,防汛救灾刻不容缓。

  6月30日上午7时,长江水位25.10米,梁子湖水位19.33米,梧桐湖水位19.08米,红莲湖水位18.98米,五四湖水位18.94米,三山湖水位18.38米,花马湖水位18.81米,洋澜湖水位19.15米。

  长江水位超设防水位1.6米,距离警戒水位0.2米;梁子湖超设防水位0.33米,距离警戒水位1.17米;梧桐湖、严家湖、洋澜湖超警戒水位(19米);红莲湖、五四湖、花马湖均超设防水位。

  据市水文局预测,预计7月4日长江水位将上涨至26.05米;梁子湖水位持续上涨,预计涨至19.75米;鸭儿湖流域各湖泊水位继续上涨3~4天后将逐步回落。

  随着强降雨持续,我市将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提升为Ⅲ级应急响应。6月28日起,市堤防保护中心已启动上堤巡查值守相关工作。

  “巡查到位,心里才有底。我们随时应对汛情变化。”市水利局工作人员郁盛志说,“目前省樊口电排站开机4台(200立方米/秒)、樊口二站开机4台(120立方米/秒),洋澜湖电排站开机4台,花马湖电排站开机4台、花马湖二站开机6台。”截至6月30日上午8时,省樊口电排站已累计抽排梁子湖流域涝水7.3亿立方米。

  充分发挥新建水利基础设施防洪排涝效果;巡查指导专班下沉一线;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制度……一系列举措为全市安全度汛保驾护航。

  安全度汛,关键靠防。责任到人,措施就能到位。

  6月29日,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做好当前防汛抗洪工作的紧急通知》,97家单位分别前往29个包保区域对接领受任务,并组织党员干部进驻防守险段开展巡堤排险、应急处置等工作。

  我市应急部门派出3支队伍15人前往城区18处易涝点现场查看,督促有关部门抓紧抢排积水。督促各区各部门成立110支应急小分队对辖区水库、地质灾害、山塘、易涝点、老旧危房、在建工地、旅游景区、道路交通、企业安全生产等开展巡查检查。城管部门组织600名干部职工开展积水点巡查,出动巡查车辆66台,排水设施设备27台。自规部门组织人员开展雨中巡排查,出动99人次,巡排查34次。其他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全市成立防汛抢险队伍100支5181人,对防汛抢险机械装备进行摸排,对断路、断电、断网“三断”极端情况下应急保障能力进行汇总。全市累计出动干部职工群众、志愿者、应急抢险队员8130余人开展防汛巡查、应急处置工作,调配排渍水泵1020台套,成功应对新一轮强降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