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全媒体记者盛鑫睿)进入汛期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强化风险意识,组织人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水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筑牢环境安全屏障。截至目前,该局共出动人员80余人次,排查隐患点位115个,现场发现各类隐患问题20余个,及时进行预警、溯源、交办和反馈,确保水环境安全。
6月22日,市生态环境局紧急召开专题会议,对汛期环境应急重点工作进行安排,要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加强汛期隐患排查化解,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准备。
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第一时间梳理列出污水处理厂、饮用水源地、尾矿库、工业企业、畜禽养殖场、危险废物暂存间等6个方面的环境风险隐患;对17个城镇污水处理厂、5个饮用水水源地、62个涉水工业企业、14个港口码头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排查,目前7个已完成整改、7个正在整改;排查梁子湖区13家畜禽养殖场粪污收集处置情况,发现问题4家,已督促养殖场主体立即整改;对金山铜选厂尾矿库、白雉山尾矿库汛期环境风险隐患进行排查,发现白雉山尾矿库回水池水位过高,已督导运营管理主体立即整改。
同时,他们还加大对饮用水水源地巡查力度,派人员前往城区饮用水水源地,实地查看水势、水情,巡查梁子湖流域高桥河上游黄石段、咸宁段水质,以及对洋澜湖大湖区域和主要雨洪排口水质进行监测。11处监测点位数据显示,水质整体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