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社区养老托起幸福“夕阳红”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5-08-18 语音:播放

  本网讯(全媒体记者盛鑫睿)“以前总觉得生活没有希望,现在你们来了,就像把灯点亮了。”8月13日一大早,在古楼街道儒学社区居民胡阿姨家,康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社区养老驿站工作人员裴文静和朱丽琴如约而至。测量血压、检查紧急呼叫器、叮嘱用药……细致服务、贴心关怀,成为胡阿姨生活的安心依靠。

  3年前,胡阿姨独自照顾患病的长子,每天在家与医院之间来回奔波,身心俱疲,血压飙升。去年,我市启动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胡阿姨的生活出现转机。定期探访、心理疏导、家庭适老化改造、智能设备安装……一系列标准化服务逐步落地——卫生间加装防滑扶手、床头配备紧急呼叫器,胡阿姨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有了坚实保障。

  胡阿姨生活的变化,是我市探索标准化社区养老模式的缩影。近年来,我市围绕“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目标,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全面推动社区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完善服务标准体系。制定涵盖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支持、安全防护等在内的20余项服务标准,实现服务流程规范化、服务质量可评估;

  推进适老化改造工程。在老旧社区开展家庭环境适老化改造试点,安装扶手、防滑垫、智能报警装置等设施,提升老年人居家安全性;

  强化智慧养老支撑。推广智能穿戴设备、远程健康监测、一键呼叫等技术应用,实现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实时联动;

  加强服务队伍建设。建立专业化养老服务团队,开展定期培训与考核,确保服务质量与安全;

  构建多元参与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医疗机构共同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养老新格局。

  “标准化不是冷冰冰的流程,而是有温度的保障,希望通过标准化服务,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晚年生活中感受到尊严与温暖。”康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扩大服务覆盖面,优化服务内容,推动养老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