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全媒体记者刘琴 通讯员储赵强)5月16日,记者在沙塘安置小区周边配套道路学府路桥梁施工现场看到,随着最后一榀长30米、宽2.4米、高1.6米,重约100吨的预制箱梁在学府路桥0号-1号桥台上稳稳落下,此次预制箱梁架设任务圆满完成,为该路的全线按时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据了解,由中国一冶承建的鄂州五条路项目沙塘安置小区周边配套道路,位于鄂州市新庙镇,分别建设长850米学府路和1795.288米球团西路,各含一座36米桥梁,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属于城市次干道。
其中,学府路桥在施工过程中,克服种种困难。桩基施工时,地下存在斜岩和溶洞,导致桩身成孔难度大,项目部积极与地勘和设计单位联系。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讨论,施工机械从旋挖机更换至冲击钻机,完成桩基施工,经检测单位进行桩身声波检测和荷载试验,检测结果全部为Ⅰ类桩并满足设计要求。
当天为该道路建设首次桥梁吊装,桥梁架设施工具有交通疏解任务重、施工时间紧、起重吊装安全风险大、周边环境复杂等难点,为保证桥梁顺利开架,项目部提前谋划,组织技术人员编写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专家论证,保证施工机械满足施工要求。吊装前早早安排汽车吊进场,对吊车司机、信号指挥工、司索工等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正式架梁前对吊车、索具等专业设备进行了试运行和提梁、架梁的监测,保证设备处于最佳状态。
同时,项目部认真研究完善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方案,加强对现场搬、提、运、架人员的培训和交底工作,邀请设备部门和安全专家对箱梁架设的方案、作业指导书等进行细致评审与现场指导,确保架梁方案切实可行,汽车吊满足架梁的安全要求。
在项目建设期间,项目团队实行领导带班检查制度,不断优化施工组织和管理验收流程,明确责任分工,始终坚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原则。通过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和应急预案,以最优的施工组织方案,有条不紊地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工作。
项目部积极对接省智慧平台创建,安装实名制闸机、视频监控及环境检测系统,确保工地达到“6个100%”“六化”及建筑垃圾处置到位。劳务实名制打卡率均保持在80%以上。每个月定期与市监察大队沟通,按时代发农民工工资,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农民工工资300多万元。
该道路工程的建设是完善我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满足沙塘周边小区和临空实验学校出行需求,也将进一步完善城区路网,加强路网的辐射功能,为全面推进临空区城市、乡村建设,推动城乡、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