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方式调结构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副市长 唐小明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5-03-04 语音:播放
一、转方式、调结构的主要成效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总量规模发展壮大。一是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增幅在全省的排位稳步上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增速连续11个月全省最快;预计全年增长11.3%,将在全省保持领先。我市工业经济增幅在全省的排位稳步上升,从2012年的9位、2013年的8位,到今年的稳居前列,我市工业辟出一条稳健发展的新轨道。二是商贸服务业平稳增长,对外经济合作实现突破性发展。元至11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2%;境外投资增长35.2%,创历史新高。三是金融规模不断扩大,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预计全年本外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3.74%;表内贷款余额增长12.09%;表外融资增长83.75%。实现保费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15.9%。全市3家小额贷款公司累放贷款6.55亿元。政府控股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工作圆满完成;成功引进中信证券和齐鲁证券公司。
  (二)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比重增加:1-11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达17%;比工业平均增速快5.5个百分点;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92个百分点。二是轻工业占比增加:轻工业增速比重工业快10.97个百分点,轻工业占比提高至22.96%,比去年末提升2.79个百分点。三是支柱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占比达到33.71%,提高了2.16个百分点;冶金、能源产业占比分别下降1.6和1.26个百分点。四是电子商务异军突起:元至10月,电子商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是去年同期的3.2倍,占全市社消总额的17%,较去年同期增长11个百分点。
  (三)投资结构明显改善,转型发展成效初显。新签约亿元项目82个,新开工亿元项目90个,新投产亿元项目48个。2014年72个工业新增长点中,28个是新引进的招商项目。今年全市实施新兴产业项目和节能环保改造项目共93个,总投资232亿元。
  二、转方式、调结构的主要措施
  (一)全力以赴抓工业,转方式、保增长。抓主体培育,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发展底盘,全年有望过亿元的企业比2013年增加34家。抓技术改造升级,引导企业、产业增强创新力和竞争力,今年共实施技改项目109个,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93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引导企业对传统生产线进行信息化改造,10家企业入列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加强创新人才培育,为70余家企业引进近140名硕士、博士研发人才,组织150名企业高管到武汉大学经管学院参加管理培训。
  (二)千方百计抓招商,调结构、扩投资。开展产业招商,确定了电子通信、生物工程、电子商务等十大重点招商产业。开展区域招商,多次赴广州、上海、香港、北京等重点区域叩门招商。坚定不移抓电商发展,完成了《鄂州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的编制,着手“中国中部电子商务总部基地”的概念性规划设计。
  (三)持之以恒强金融,拓渠道、促发展。深入推进银企合作,组织6场银企现场对接活动。加大金融创新,累计办理“五权”抵押融资83笔,发放贷款8254.39万元;在“新三板”、“四板”挂牌企业达到13家。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经济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冶金、水泥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40%左右,重工业比重偏高。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偏少,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偏低。
  (二)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大多数企业处于传统行业领域,企业规模较小、技术基础较差。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增速呈递减之势,不能适应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企业对外技术依赖严重。主要产品单位能耗较高,节能减排任务较重。
  (三)项目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进作用不强:企业投入呈逐年下降趋势。多数中小企业资金压力越来越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不完善,项目承载能力不强,项目落地难问题还普遍存在。
  (四)流通市场功能单一,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大进大出的现代物流业培育不够,大型产地批发市场没有形成。电子商务缺乏专项政策支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匮乏、中小电子商务企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问题成发展障碍。中小实体企业善于利用网络营销的企业比较少。
  (五)企业融资结构单一,“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繁”问题仍然存在。
  四、进一步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路和2015年的工作措施
  今后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新要求,加快产业招商步伐,加强金融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提升总量规模中转型升级、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壮大总量规模,努力构建“绿色、集约、高端”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2015年主要预期目标建议
  2015年预期目标为: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2%;新增规模工业企业约35家;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不低于省控制性指标。外贸出口总额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电子商务产业占比分别提高2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不低于省控制性指标。全市金融机构存款增加额60亿元,增幅力争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贷款增加额50亿元,增幅保持全省领先地位;余额贷存比达67%,增量贷存比达80%左右。同时,要引导工业、招商战线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来,以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举措
  1、实施六项升级,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一是产业顶层设计升级,科学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策划、引进和实施一批引领转型升级的大项目,打造新的支柱产业。二是重点产业升级,形成推进“重点产业倍增计划”的强大合力。三是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升级,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电子商务等产业规模,突破性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四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运用信息化、节能环保等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推动钢铁、建材企业降本增效、闲置产能综合利用、工艺技术改造升级,提升生产工艺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五是电子商务继续拓展升级,以打造中国中部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为目标,优化电商发展环境。引进京东商城、当当网等一批电商巨头。建设服务市民的电子生鲜超市。六是科技园区转型升级,鼓励和引导园区企业拓展与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其他企业加强合作。加强“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创业服务链的建设。
  2、突出五个重点,做大做强工业企业。一是发展壮大骨干企业,以大企业(集团)带动产业发展。二是促进中小企业成长,指导和扶持一批成长性较好的规模以下企业,扩大规模,跨入规模企业行列。三是做大做实做强民营经济,在行业准入、税费优惠、行政管理等方面营造宽松的环境。四是发展壮大重型机械制造、生物医药、金刚石刀具、工程塑胶管材等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围绕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等产业,加大引导和培育力度。五是以推进“两化”融合为重点,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
  3、采取四项措施,加快绿色集约发展。一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实施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区循环化、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城市矿产”基地建设、再制造产业化示范试点工程等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在工业领域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加快培育再生资源龙头企业。重点发展再制造产业,加快建设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运用信息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加快清洁生产、循环生产、低碳生产的“两型”化改造。二是加快节能环保技术改造,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的督导。三是加快发展低碳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的招商引进力度,加大对梁子湖区退出一般性工业的支持力度。四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4、抓住五个关键,提高招商引资和对外合作水平。一是继续开展产业招商:谋划一批具有支撑作用的产业带动、龙头骨干项目;走专业招商之路,形成一个有梯度、有深度、有高度的多层次招商格局。二是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开发区和相关企业开展自主性招商引资:以沿江滨湖七大新区为平台,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力争引进一批大型企业。三是做好签约项目的落地、开工等跟踪服务:继续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发挥全市各级各部门优势。四是深入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扶持发展外向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鼓励外经企业优先采购本地产品,努力提高外经业务带动外贸出口的能力。五是加强出口产业基地建设:加强国外矿产资源开发合作,带动技术和劳动力出口。做大做强龙头型出口企业。推动出口企业加强品牌建设。
  5、深化金融创新,推动金融和经济良性互动。一是加快金融改革,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推进鄂州农商行的组建步伐。力争湖北银行、招商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鼓励银行业机构向下延伸机构网点和业务。规范民营担保机构。大力引进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二是扩大信贷投放,发挥金融支撑作用:组织金融服务七大新区、新型农业主体、小微企业、青年创业企业、重点招商项目等银企对接活动。培育一批信贷主体,帮扶一批企业主体,推广一批见效快、可复制的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模式。三是推动直接融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不断充实上市后备企业库,2015年力争上市后备企业库达到10家。积极推进企业在“新三板”、“四板”挂牌,2015年力争“新三板”挂牌企业新增3家,“四板”挂牌企业新增10家。支持市交投公司发行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四是培育保险市场,提高风险保障能力:大力发展政策性保险,支持商业保险加快发展,积极开展小额信贷保证保险。

                                                                                                       2014年12月26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