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泰钢铁:“小算盘”算出大效益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1-06-22
语音:
商场法则,不是企业和竞争对手的赛跑,而是管理与成本的赛跑。能将成本降至何种程度,决定了企业能跑多快、能走多远。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袭来,钢铁行业陷入极度深寒。
当年8月,钢材价格急剧下跌,一个星期之内,吨钢价格下挫1000元。我市鸿泰钢铁有限公司也面临冲击,产品积压4万多吨,为了消化库存,最多一天调价三次。短短几个月,亏损2000多万元。
吃一堑,长一智。鸿泰钢铁董事长林敦晃意识到,市场大起大落,民营企业要克服困难,必须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学会打“小算盘”、“算细账”,最大限度做好“节约”的文章。
于是,每晚一次的“喝茶会”成为惯例。生产、营销、采购等方面负责人每晚碰头,分析数据,预测行情,直接调度指挥鸿泰钢铁的日常运行。
这种随机应变的“喝茶会”,一直持续到现在。鸿泰钢铁的产品库存,维持在3天以内,原料库存也只维持在一个星期左右。
精细管理,运转提速,最大限度节约了宝贵的流动资金,还将市场价格大起大落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金融危机让鸿泰钢铁交了“学费”,也学到了本领,发现了机遇。
2008年,钢铁市场被人形容为“哀鸿遍野”,鸿泰钢铁却逆风而上,启动第三期工程建设。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不是简单的产能扩张,更重要的是打起了节水节电的“小算盘”。
就是这看似不起眼的“小算盘”,却算出了鸿泰钢铁的大效益。
过去,鸿泰钢铁的生产废水储存在污水池内,一遇大雨就漫出厂区,流入附近农田,造成粮食减产,常常引起周边村民不满。
2009年,投资6000万元建设的污水处理厂投产。废水转变为“新水”,成为钢铁生产线源源不断的水源,实现了全回收、内循环、零排放。如今,厂外的排污沟早已干涸,下游的农田里,新栽秧苗郁郁葱葱。
鸿泰钢铁副总经理俞文新说,钢厂过去是耗水大户,实施节水改造后,吨钢耗新水量已由10吨降至4吨,远远低于全行业平均7吨的水平,逼近国内最低水平3.5吨。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含铁量高达40%,也全部作为原料回炉冶炼。
鸿泰钢铁变频节能改造,更是吸引了众多企业毛遂自荐。多家设备制造企业上门推销:产品免费安装使用,节省下来的电费,按比例分成。
最终,鸿泰钢铁决定,自掏腰包,为21台轧钢电机和10套除尘设备安装了德国西门子变频节能设备。仅此一项,投资近亿元。
俞文新算了一笔账:实施变频节能改造后,节约电能20%至30%,每吨钢能省10多元电费,只要六七年时间,投入的近亿元资金,就能收回成本。
节约成本,就是创造利润。废水回收、节能改造,不再是“赔本赚吆喝”,对于鸿泰钢铁来说,它就是利润增长点。
去年利税8000万元,今年一季度利税4000万元,预计全年将超过1亿元。打好“小算盘”,鸿泰钢铁再上一个新台阶。
通讯员 甘 勇 汪定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