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源清破解餐厨垃圾处理难题

“魔力”黄土让垃圾变宝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6-10-24 语音:播放
本网讯(记者李洪江)一个大土堆,一排处理池,湖北源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看上去很是简单,其背后却有着全国独一无二的生物技术。“今年8月,我们已将此项技术发明申请了国家专利。”昨日,公司负责人吕志江告诉记者。
  这项发明便是中温好氧微生物处理有机垃圾技术。该公司生产车间负责人罗江涛告诉记者,这个大土堆其实也不是普通的黄土,而是取自地表30厘米以下的中间土层,再经过反复晒干,与有机垃圾拌合,加入公司研发的菌种,经过6至8次的自然发酵,一周之内生成土壤改良剂,且形成有机垃圾没有残余。
  在生产车间的处理池边,记者蹲下身子才能闻到黄土里有餐厨垃圾腐烂的味道。“华容区的餐厨垃圾都往这里送,鄂州有多家养鸡场、养猪场与我们有业务往来。我们公司食堂的餐厨下脚料直接倒进了处理池里,猪骨头都变成碎末。”罗江涛说,“车间与食堂只有几步路,不了解的人,感觉不到有机垃圾处理就在自己身边。我们加工的这些黄土有 ‘魔力’吧。”
  2015年1月,该公司设计日处理40吨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厂投产并运行。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经处理畜禽排泄物3000余吨、餐厨垃圾1000余吨,生产出1000吨生物有机肥。
  吕志江是海归生物工学博士,在日本留学工作12年。期间,多次受邀回国参加水环境治理。“如何处理水环境处理后的水草?我进行了专门研究,日本是高温好氧处理,美国是低温好氧处理,两者均有其弊端。取长补短,经过多次寻找菌种、试验、筛选组合,培养出了适合的菌种,一种中温好氧微生物。回国后,我发现此项技术不仅能处理水草,而且对餐厨垃圾处理非常有效。”吕志江说。
  资料显示,我国城市每年产生餐厨垃圾不低于6000万吨,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饲料化、堆肥、热解和厌氧发酵等,其资源化利用的基本模式有三种。肥料化,将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转换成有机肥料;饲料化,将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转换成有机饲料;厌氧发酵,将餐厨垃圾中有机物经过厌氧发酵转换成沼气。
  然而,这些方式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一直是有机垃圾处理的难题。现阶段,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刚刚起步,掌握成熟餐厨垃圾处理技术的企业较少。
  目前,湖北源清已申请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7月17日通过省市专组家评审。另外,该公司通过技术入股的方式已在市外展开合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