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邵平寅)多年来,学校以“全面发展打基础,培养个性育人才”为办学宗旨,积极创建以经典诵读为特色的书香校园,为每一个人的成长提供更大的自主空间与个性空间、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为师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为学校的办学,丰富了内涵,提升了品位。
【规划运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自2007年开始,明塘小学把经典诵读建设列为学校的特色,并纳入学校的特色发展规划之中。
为使学校逐步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学校让书香浸润校园,让经典滋润童年,让阅读伴随师生成长,建设师生精神家园,为师生的生命发展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
学校从优化环境入手,让师生生活中充满书香。优化图书室的软硬件装备,加大投入建设图书室,购买图书,优化图书室管理,让图书室成为学生阅读建设的"重镇";建设富有浓郁书香气息的校园文化,让校园处处洋溢着浓浓书香:建设班级图书角,在操场葡萄架下建设文化长廊、阅读廊亭等。
学校从强化师资入手,以教师发展引领阅读。强师资即强学校,建设一支热爱读书、酷爱学习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号召全体教师做与书为伴的教师。要求教师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理论专著,强教学实践;读儿童文学,悟童心童真;读报纸杂志,解世事风情。
学校从引领学生入手,让阅读与学生终身为伴。学校要求教师要向学生推荐好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使学生的阅读更健康。开展每日晨背、每周开设阅读课、周五阅读盘点、周末大阅读、读书汇报会、读书日、读书节、"书香伴我行"班队活动、“诗韵飘香”、“名著阅读”等竞赛活动。开发校本课程促进阅读,使特色走向常态。用考评机制激励学生阅读,评选书香班级,评选阅读之星。
【经典诵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为了给师生搭建阅读交流的平台,将读书活动进行到底,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
在学生中组织班级读书会,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讨论和交流。各班以班级读书会为载体,给学生搭建“缘文会友”的舞台,让学生在读书会上交流读书的心得,畅谈读书的体会,让学生感受读书的乐趣。他们每一学期举办一次学校“读书节”。在读书节中,举行了读书小报展评、读书征文评比、 “阅读童书、亲近文学”教学研讨、书香论坛等活动。
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关注点有组织地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在在三八节到来之际,四年级段就结合学校三月份的“感恩教育主题”开展了“歌唱母亲”为主题的感受亲情,歌颂母爱的专题阅读活动。
学校非常重视读物的推荐和导读工作,在2——5年级段根据学生阅读热点每月推荐一本供学生和家长共同阅读的“导读”刊物。导读刊物为学生的阅读导航,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诵读研讨】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为了搞好经典诵读的特色建设,我们组织力量编写了一套语文拓展型课程《经典诵读》。《经典诵读》共有六册,每年级一册。诗文诵读由浅入深,第一册分“童谣儿歌、古诗、晨读对韵”三个章节,收入了104首浅近的诗歌;第六册则分“古诗、古文、诗经、幼学琼林”几个章节,收入了107则文章(节选)。全书共收入667首(篇)经典的诗文。 鼓励学生从小养成努力与中外古今的伟大人物对话,阅读他们的作品,从这些先哲前贤身上吸取思想和智慧。
我们在经典诵读特色建设中感悟到,学生通过大量阅读祖国的语言文字,不仅可以领略中华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且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思想、哲理、逻辑等深刻内涵,从中汲取民族精神的底蕴。学校在拓展学生阅读视野,设立“阅读课”和“美读时光”的同时,每学期都有计划地举行阅读研讨活动,有效地促进了阅读课程的实效性拓展。
学校利用各种途径,拓展学生阅读视野。在具体实践中,他们在中午设立半小时的快乐阅读课,学生可以自由阅读、写采蜜集、写读后感、交换读物、教师推荐好的读物。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必读书目、做好读书笔记,与课内联系起来,使课内课外相映成趣。
精彩课堂、全新探索。在阅读研讨中,学校开设名师阅读课欣赏和本校教师诵读课点评的两个层次研讨。 “用诵读温暖儿童的心灵,也温暖我们自己”。通过诵读教学研讨,教师们认识到,在诵读指导中,一是重视语感的优化,促进语言素质的提高。其二是指导读书方法的掌握,促进读书技能的提高。其三是帮助学生接受书中美好情感的熏陶,促进情感素质与审美素质的提高。其四是指导学生科学知识的积累,促进科学素质的提高。其五是重视社会科学知识的积累,促进人文素质的提高。其六是让学生在知识世界的熏陶下形成强烈的求知欲,促进学习精神的提高。老师门从多种朗读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读懂了课文的基础上对诵读文本的重新加工改组,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演、练,让学生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初步感悟古文的语言特点,积累语言,从而热爱古代灿烂的文化。并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形成个体独特的体验,使得作者、学生及文中主人公的思想得到交融。培养其诵读能力、审美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
课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为大课堂。在经典诵读的建设中,明塘小学以“大阅读”与“语文生活化”为重要途径,水到渠成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经典诵读的特色性建设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精神成长】: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几年来,我校通过“经典诵读特色建设”工程,使诸多亮点进行科学的融合,引领师生精神成长,有力推进学校建设,使之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小学。
校园吟诗写诗的氛围越来越浓。学生不少能熟练诵读上百首诗词。许多同学因诵读诗词,走上了童诗创作之路。一年级学生刚进入校园,就被学校浓厚的诗词气氛所陶醉。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也在学写童诗。诗香飘溢,书香满园。大家读着自己的想象美妙、文字鲜活的诗歌,诗意不断,浪漫无限。整个校园沉浸在浓郁的童诗天地里,沉浸在五彩的情思里,沉浸在芬芳的诗香里。诗文诵读活动为学生开创了五彩的诵读天地。孩子们走进了中华古典诗文,走进了与语文教材相关的课外读物,走进了体现具有自我个性的诵读世界。在每一节课前的吟诵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自强精神;“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中华民族志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博大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情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勤劳质朴;“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矢志不渝的探索精神……民族精神的一切一切,在孩子与诗文的对话之中融入心灵深处,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
浓郁的书香气息,让师生处处感受到诗文的陶冶。各班开辟了“千古美文”专栏, 孩子们在参与寻找美文过程中,民族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精神世界。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使孩子们又一次感受到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爱国灵魂,中华民族那种不怕困难,勇于开拓的美德在学生心灵深处叠加。由于爱读书,同学们的兴趣广泛,知识丰富,近几年来有几十人次在省、市级各类竞赛中获奖。教师的读书成为习惯,学校已逐步成为教师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
“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更浓” 。展望未来,我校的经典诵读将有更大的发展。在今后的时间里,将进一步完善育人机制,挖掘经典中的“育人”内涵,通过多种途径,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受到长期熏陶,健全学生人格,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使学校的文化气息越来越浓厚。我们将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一如既往,为培养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素养的新生代不断努力,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