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书香走到今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4-06-25 语音:播放
最早看过的书当属小人书。岁月如白驹过隙,一晃40多年了,关于小人书现在也仅存于我的记忆里。
  抛开读小人书后,和普通人一样,上学、工作。从课本到武侠、言情,从专业技能到当今国际、国内形势,几十年书香一路相伴,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好年代。
  买书是我的爱好,常常在书的扉页写上自己的名字、买书时间和购书地点。看了,觉得很像那么一回事。 
   我的中学时光是个武侠、言情文艺盛行的年代。男生们喜欢金庸、古龙笔下的刀光剑影、英雄豪情;女生们喜欢三毛、琼瑶小说里的清新脱俗、忧郁哀愁。男孩所爱的,无关暴力打斗,只关乎英雄梦想;女孩所迷恋的,不是凄婉哀切,就是一抹青春的懵懂情愁。
  对《红楼梦》最初的记忆,是晴雯撕扇作千金一笑那节。小人书上,把晴雯画得削肩细腰。奇怪,是那时书上没有关于袭人的描述,还是我当时年龄小记住不太多的原因,直到上初一时,还有个问题我仍没有转过弯来,宝玉应该爱晴雯多一些的,怎么袭人就越过晴雯的呢?到后来,我才明白,晴雯是枉担虚名的,而袭人就不同了。
  但使书香满尘斋,粗茶淡饭亦自在。再后来,告别校园,参加工作。十几年生活磨砺告诉我生活不光是风花雪月、琴棋书画,更是柴米油盐、人情世故。这时的我,会去读一些关于家庭菜肴指南、心灵鸡汤、励志之类的书,虽不算营养丰富,但总不会让自己的心灵荒芜。
  三十而立,这是个对生活更有感悟的年龄,是个有更多淡淡哀愁而没有愤怒的年龄。回望过去,无论昨日怎样年少轻狂、踌躇满志,我渐渐明白生活就是它本身,有着自己本来的面目,我们只能临摹。我们所要学会的是如何与生活和解,而非抵触对抗。
  五十不惑,有些许尴尬,看一切事情似乎透彻深刻,却实则又有些浅薄,有些困惑。有人说:“每当你感到为时已晚时,其实时间恰恰刚好。”说得很对。人生的魅力也许就在于它处处充满了变数,无论是少年时代对未来的一无所知,还是青春年华中对未来的惆怅迷茫,还是中年隘口求索盼望,都蕴含着无数种可能性。
  闲坐窗前桂花落,未知春去已多时。在生活的间隙,零碎时光中,我们一路走着读着,不疾不徐,波澜不惊,把日子过得像散文般那样闲散舒适和回味悠长。
  世上最淡雅的香味莫过于书香。虽然我不是那种附庸风雅的人,每当我静静地坐在一旁欣赏着女儿与我同龄时相仿的举动时,那久违了的书香不觉又涌上心头。
 
  □  刘琼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