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都中学创新教育打头阵系列报道——学生篇

课堂主角,就是你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4-08-25 语音:播放
编者按:建校仅有6年的吴都中学,共计获得“湖北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跟岗学习基地’”、“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外语教学基地”、“湖北省模范教工之家”、“湖北省卫生先进学校”、“湖北省绿色文明校园”、“湖北省黄鹤美育节先进单位”、“鄂州市文明单位”、“鄂州市初中常规教学检查先进单位”等68项殊荣。这些成果说明,该校在教育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已经走在了前列,打进了头阵,在全市教育系统焕发出夺目的光芒。
  后来居上,吴都中学崛起的奥秘何在?它的发展,为我市教育改革创新能提供哪些可资借鉴的经验?鄂州日报从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胡斯尧,请你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龚自珍。”
  胡斯尧,吴都中学八(九)班学生。这堂课,老师将给同学们讲解龚自珍的诗作《已亥杂诗》。一走上讲台,老师就点名请胡斯尧当小老师,给同学们介绍龚自珍的有关情况。
  “在班上,当小老师,我已不是第一次了,而且我们班的同学大多数当过这样的小老师。”胡斯尧对记者说,“上课前,我不知道老师会不会让我上讲台。但,为了作好充分准备,我事先已对这篇课文进行了预习,了解了有关作者的情况。”
  “让学生当小老师,是我们学校课堂教育创新的一大特色。课堂的主角,本来就应该是学生。”洪秀丽,吴都中学的语文骨干老师,她说,“传统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是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一言堂,满堂灌。但信息时代,这种教学模式显然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也因此,枯燥、泛味,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打瞌睡,几成普遍现象。”
  打造“高效课堂”,吴都中学引入了“讲学稿”这一教学新模式,将学生推上了讲台,把学生变成了课堂学习的主角。“这种讲课的形式,看上去,老师讲得不多。但是,老师的备课要付出相当大的精力,既要吃透教材,又要精心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关键问题,以引导学生更深、更全面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一周之内,每个同学都要当一次小老师。”洪秀丽说,“这就是我们大家所说,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准备一桶水。”
  以“讲学稿”为载体,逐步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彰显了学生个性,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模式的变化,在学生中间也产生了强烈反响。
  有同学说:“班上一些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对老师们以前的‘无聊课堂’深感厌恶。现在,自主学习的新点子让他们觉得新颖,渐渐对学习有了兴趣,虽然进步不太大,但比起以前,还是前进了。”
  有同学说得更直接:“家长喂孩子吃饭,孩子要吃咸的,家长却给他淡的;孩子要吃甜的,家长却给他苦的。自主学习就是养成自己吃什么饭的能力。”
  “以语文为例,以前都是老师一个人在讲,底下一群人埋头做笔记,一旦到提问环节,全班便鸦雀无声。现在,同学们都有了预习的习惯,老师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讲,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上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有同学说得更具体。
  课堂教学,让学生当主角。在班级管理中,这个主角,同样也请学生来担任。自2013年开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这个小小的社会组织在吴都中学34个教学班悄然诞生。
  胡斯尧和他的同学张震宇便是这个小社会组织中的成员,他俩是八(九)班“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学习组的成员。“我们学习组一共有成员4人,主要做给同学们补课的事。”胡斯尧说。
  在这个班上,“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由6个小组组成,除了学习组外,还有纪律、卫生、文艺、体育、安全等小组。
  “组员是怎么产生的?老师指派的吗?”记者问。“不完全是。”张震宇认真地说,“先是个人自荐,也有老师推荐。每个组满了10个人后,才由同学们举手投票,选最后的成员。”
  “你们说话,同学们听吗?”记者有意问道。“听啊,我们都是大家选的。再说,大家都是互相帮助,为同学好,为班集体好。实在不行的话,就告老师去。”这俩同学笑道。
  学校对学生小主人翁意识的培养,让胡斯尧的妈妈感到了孩子身上的点滴变化。她说:“说实话,我是在权衡了好几所学校之后,才把孩子送进吴都中学。对孩子的考试分数,我肯定是关注的,但更希望孩子身上有担当精神。学习成绩方面,初中二年级的成绩比初一前进了一大步。有进步,就是高兴的事。更高兴的是,他现在每次回家后,不仅主动做家务,而且父母下班晚回家,他还会打电话关心爸爸妈妈,像个小大人了。”

  记者  李洪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