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次举行参战老兵峥嵘岁月纪念展
重温激情岁月 抒发爱国情怀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7-05-17
语音:
本网讯(记者夏阳)“回顾战斗岁月,无限怀念老战友。”5月14日,参战老兵余厚胜在留言卡上写下了这句话。当天,在主题为“讲述难以言说的历史”博物馆日活动中,我市首次举行了参战老兵峥嵘岁月纪念展,余厚胜胸前挂满了军功章、纪念章。
此次纪念展,市博物馆征集了抗美援朝、援越、援老、南疆自卫反击战等4个不同阶段的历史图片与实物,实物与图片均来自鄂州参战老兵的捐赠。当天,共有300余名老兵参加了纪念展开幕式,此展将持续到9月18日。
余厚胜是老兵中的一位。曾是南疆作战中的工兵连连长,转业后在外地工作,退休后回到故乡,一直关注家乡发展。参观纪念展,见到熟悉的人和物,他激动留言。
纪念展上,展出了鲜为人知的历史图片。
一张“捐献模范爱国先声”的老照片,向人们讲述抗美援朝时在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中,鄂城谈润泉夫妇主动捐献12年的积蓄1177块银元和2.26两黄金的故事。当年,谈润泉夫妇成为全省典型。老照片中,谈润泉夫妇与2位幼子合影,面前是码放整齐的一排银元,照片特留言——谈润泉先生系手工业工人出身,由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起家,在城关开一个秤店。
历史资料记载,当年的鄂城县送志愿军1500多人,其中56人在朝鲜战场牺牲,15人失踪。
来自杨叶镇白沙村3组的老兵孟子珍,见到了自己当年任高射机枪手的照片,照片中的孟子珍少年英姿,“旁边是我的河南战友。1969年,我们入伍,训练2个月就赴老挝,直到1975年10月才回国。”他回忆道,“这张照片是我通过战友捐赠的。”
纪念展上有一种毛刷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部队带这种刷子干什么?老兵单提洲解开了其中之谜,“1966年,我们参加援越抗美,每人手中拿一根竹子,专门用来赶蛇,这种竹子是实心,不是空心竹。这种刷子就是用实心竹一点点劈成的,经久耐用,是专门用来扫床铺。也有的同志不讲究,累了,直接往铺上倒,管它脏不脏。”
展柜中有几张照片与一等功臣英雄赵怡忠烈士有关。其中,一张是烈士追悼大会。1986年,赵怡忠3次请战,光荣牺牲在老山前线,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还有一张是1979年3月,赵怡忠参加自卫反击战胜利返回,手捧鲜花的照片。
资料显示,在南疆作战中,有24名鄂州籍战士牺牲。在援老战场上,有1061名鄂州子弟兵参战。
“这是当年中央慰问团赠送我们援老抗美战士的搪瓷缸。今天看到这么多当年使用过的实物都集中在这里,百感交集呀……”当年参加援老抗美的杜山镇东港村郑必胜说,遇到生活不愉快时,想想当年参战经历,一切苦都不算什么了。
市博物馆对参战老兵珍藏的实物征集历时多年,共收集各类实物千余件,“此项活动得到了老兵们的热情支持,他们捐献自己的珍藏,也是在抒发心中的爱国情怀。”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