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尚为青春添彩 ——鄂州职业大学创建省级文明校园巡礼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18-04-24 语音:播放

  本网讯(记者 徐麟 通讯员 黄磊)鄂州职业大学创办于1984年,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莲花山麓、洋澜湖畔。气派的现代化教学楼,郁郁葱葱的林木,香气四溢的鲜花,一幅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内容为主题的雕像、大幅宣传标牌、宣传栏、宣传海报……在秀美风景中彰显了文明校园意蕴。

   

 

 

  一直以来,学校遵循“厚德自胜 乐学道成”的校训,广泛开展文明礼仪和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文明礼仪内化为观念、外化为行动、转化为习惯,努力将校园打造成锻造理想信念的熔炉、弘扬主流价值的高地、涵育中华文化的家园、滋养文明风尚的沃土,培养一大批仰望星空、脚踏大地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

  打造精神文明建设高地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定期学习交流、专题讲座和培训等多种形式,着力提高理论素养和办学治校能力。该校党委坚持每月召开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例会,全校63个基层党支部每月开展1次主题党日,创建“党建带团建”“党员义工团”等活动品牌,建立10多个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该校党委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切实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努力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

  创办 “鄂大讲坛”,分设“道德讲堂”“名师讲堂”“科技讲堂”和“博雅讲堂”等4个讲堂,并分别制定建设实施方案和年度活动计划。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及文明寝室、文明班级创建活动,并利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等节假日,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健康向上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打造精神文明建设高地。

  强化以环境育人、人育环境的理念。科学规划、高标准地建成1.6万平方米的建筑工程技术实训中心和机械工程实训中心,完善电子商务实训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同时,将学校内景观、文化长廊建设成该校开展环境育人的生动教材和重要阵地。

  通过建设文明和谐的大学校园,师生的文明素质得到提高,人文精神得以升华,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搭建学生全面发展平台 

  近日,该校教育与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来到市少儿康复培智中心,开展义务支教活动。27名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玩游戏、唱歌、打扫卫生,给这所特殊学校带去了欢声笑语。这是该校组织志愿者们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

  该校成立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组建成立“阳光使者”志愿服务队协会。近年来,该校每年常规志愿者注册人数在12000人左右,正式注册的校、院两级青年志愿者组织有10个,相继在莲花山社区、北门社区等46个社区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广泛开展扶残助残、义务支教、环保公益、健康义诊、文明创建、慰问演出等志愿活动。据统计,该校青年师生平均每年赴鄂州各区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累计8000余人次。该校大学生艺术团、义务家教协会、双学小组等40个社团组织年均开展活动80多项。

  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的“第二课堂”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特色,形成“春之声”校园文化节、“鄂大讲坛”、青年志愿者“阳光行动”等一系列校园文化精品。

  学校的文化创意街是校园人气颇高的商业街,这里集美食、娱乐、超市于一体,吸引了许多创业者的目光。毕业于该校的潘林海就是其中之一,他瞄准学生群体的消费能力在此开店。

  潘林海经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后,决定在学校开一家茶餐厅。“附近没有同类型的店铺,只要我们抓住5%的消费人群就能盈利。”潘林海邀请在校的几个学弟入股。正是凭借这一项目,潘林海和学弟们一举拿下了该校第三届创业设计大赛冠军。创业经历丰富的潘林海也给学弟学妹们传授了“创业经”,帮助他们就业创业。

  为鼓励和促进更多大学生就业创业,该校建立和扩大就业基地,经常性地开展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为毕业生离校提供“一站式”服务,并为自主创业学生提供贷款担保,进一步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和热情。同时,通过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择业观,对自己的专业、职业发展等各方面重要元素形成清晰、系统的认知。

  
 

 

  锻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去年7月26日—28日,湖北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在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举行。该校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教师朱雪萍首次参赛,便获信息化教学设计高职组一等奖;

  去年11月,该校公共体育课部教师熊志超代表湖北省参加第二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独揽教学设计与实践、教学技能赛中年组两项一等奖;

  该校医学院教师曾丽娟获得2017年湖北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高职组信息化课堂教学一等奖;

  ……

  人才是强校之本。一直以来,该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文化强校的办学思想,把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把打造强有力的教师团队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实施新教师岗前培训、骨干教师展示课、十大名师评选等一系列活动,一批又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并在教师中形成相互学习、合作交流、共同发展的良好风气。

  人品乃师德之魂。在推进教师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中,该校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师德榜样的带动作用。通过评选各类师德先进,强化榜样引领,引导广大教师弘扬师德风范,传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优良传统,形成师德建设与教学、管理、服务并重的合力。

  学生李云的家在梁子湖边的偏僻山区,10多岁时,父亲因从楼上摔下来导致瘫痪,家中全靠母亲务农维持生计。李云考上该校中职后,高昂学费让这个贫苦的家庭一筹莫展。看着一贫如洗的家和被生活愁出了白发的母亲,李云决心辍学。

  一个偶然的机会,该校教师陈艳得知李云的情况,她的第一反应是不能让孩子放弃读书的权利。于是,陈艳主动资助李云,还四处奔走与学校联系。在她的协调下,该校领导一致决定,免除李云的学杂费,并为她安排勤工助学岗位,让她不为生活费发愁。这个差点失学的女孩儿又重新回到了课堂,她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第二年中职技能高考中一举考出了文科全市第一的成绩,圆了她的大学梦。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