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通讯员李义军)一直以来,池湖小学秉承“尚德健体,笃学求美”的校训,坚持“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为教师持续发展铺路”的办学理念,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为抓手,丰富学校育人内涵、拓展校园文化载体、增强环境育人功能,为社会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懂文明、讲礼貌的优秀少年,树立了农村教育的典范。
近年来,学校相继被评为“湖北省文明校园”“湖北省关工委常态化优秀单位”“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鄂州市绿色学校”“鄂城区教育系统红旗单位”“鄂城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校园”“鄂城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鄂城区文明单位”“鄂州市文明单位”“鄂州市示范家长学校”。

加强思想建设 打造文明高地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高尚品质。在教学楼和办公楼前后的宣传橱窗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以班主任为主体,向学生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活动向学生渗透核心价值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情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打牢思想之基、价值观之基。
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坚持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实行严格而规范的升降国旗制度,增强全校学生的爱国情感。以班队活动课、晨会活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为主阵地,大力开展国情教育、缅怀先烈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以学生行为习惯为抓手,大力开展养成教育。以《中小学生守则》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把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手抓文明习惯的养成,一手抓学习习惯的养成。

推行文明用语 展现师生魅力
校园是培育人才的摇篮,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心灵的钥匙。优美得体的语言不仅是个人内在素质的体现,更是发展良好人际关系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池湖小学大力规范师生的文明礼貌用语,形成了师生见面互相礼貌问候,课堂上、下课礼貌问候的优良传统。
学校时刻警醒教师们在日常工作中使用教师文明用语,对学生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杜绝使用伤害性的教学忌语。此举促进了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同时,学校大力推进校园语言文字创建工作,学校李倩等老师多次辅导学生在市、区汉字听写大赛中获奖。
2009年,池湖小学被评为“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文明融入课堂培育美德少年学校将少先队大队部发展为师生文明活动指导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开展每周“文明之星”的评比,寻找身边的不文明行为等正反两方面活动,劝导和监督不文明行为,督促整改,达到整体提升教育目标,促进学生优雅活泼气质的养成。
通过大课间活动,加强对全校师生的文明礼仪行为教育,进一步规范全校师生的文明行为。积极开展班级文明创建评比活动,定期组织开展班级窗明几净活动评比,培育和发展了一大批讲文明、懂礼貌的文明少年。
积极组织师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池湖社区,关爱孤寡老人,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难题,定期对校园周边的社区街道进行清扫,将师生的良好文明风气播撒至校外。“学校教育我们要做文明的小学生,告诉我们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要约束自己的不文明行为,不说脏话。也让我们通过进社区打扫卫生等方式,更加爱护我们的家园。”六(一)班陈慧桥同学说。

培养兴趣爱好 推进素质教育
学校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整体提升师生文明素质,先后组建了校园集体舞蹈队、书法和绘画兴趣小组、经典诵读活动小组、体育活动兴趣小组、冬季校园长跑活动小组等,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展示特长,帮助学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励斗志,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
“你想学唱歌就唱歌,想学画画就画画,学校非常尊重我们的喜好。”五(一)班余涵同学说,“以舞蹈、绘画、作文等为代表的兴趣小组是对第一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发展,是为了让学生在学校接受一些新知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一个文明学生,做一个美德少年。”池湖小学校长汪光发介绍。
团结务实的池湖小学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铸就了“全省文明校园”的品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下,充满无穷活力和魅力的池湖小学,承载着孩子们金色童年的希望,扬帆远航,放飞梦想,奔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