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学习也精彩 静待春暖花会开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0-03-03 语音:播放

  “教室里没有学生,没有了往日热烈的讨论,内心很失落,但知识能飞上云端,飞向每一个学生!”这是市实验小学老师胡海燕上完直播课后的感受。

  学生和老师相聚在“空中课堂”,2020年新学期开学注定终生难忘。2月10日以来,市教育局组织100余名鄂州名师、骨干教师登台主讲,12万余名学生开启全新的“线上学习”。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丁永辉说:“停课不停学,是全民战疫时期赋予教育的特殊重要使命,教师要直面挑战,坚定逆行,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共同守护好教育这个大后方。”
  教学要求“准确定位”
  “居家学习不能等同于在校学习,不能照搬以往的教学方法,要考虑学生的客观个体差异,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吴都中学校长马小平说。
  为确保“停课不停学”切合实际、取得实效,市教育局明确提出“四个注重”的教学要求。一是注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各学校制定科学合理的时间表和课程表,保证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高中、初中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小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学会自主学习。二是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教学内容上落实“五育并举”,着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三是注重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上好安全教育第一课,把疫情防控当教科书,把疫情防护知识和安全教育贯穿居家学习的全过程。四是注重完善家校携手育人机制。抓住居家隔离的契机,教师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相互支持和配合,为学生返校后的各项工作奠定基础。
  学习方式“多样选择”
  市教育局在网络开课前告知每一位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老师精心挑选的教学资源中选择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电视、电脑、平板、手机都可以作为学习设备。
  有的老师选择直播云平台进行教学,与学生互动交流;有的老师通过钉钉平台直播,邀请本班的学生进入直播课堂学习;有的老师通过QQ、微信等家长最常用的平台开展教学。
  “直播授课虽不能与学生面对面互动交流,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老师们都经过精心准备并反复斟酌,选择最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式。”市实验小学校长吕红芳说。
  为解决乡村学校信息化资源不足、师资不平衡等问题,市教育局发动全市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组成“优课”团队,重点围绕疫情防控、习惯养成、课外阅读、居家锻炼、社会实践等20个专题,每人至少主讲2节“优课”,面向全市中小学生现场直播,实现农村偏远学校和薄弱学校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全方位开辟信息资源,依托同步课堂、电视同步教学、湖北教育云、央视频等,建立网上教学资源超市,供全市教师自主选择。
  乡村教师“快速充电”
  9805名教师进入新状态、应对新情况,查资料、做课件、写教案,他们克服居家隔离带来的种种困难,紧锣密鼓地准备线上教学。
  针对全市272所乡村学校教师存在信息技术能力不足的短板问题,实验小学吕红芳、吴都中学付先等19名鄂州名师,分别与1—2个乡镇200余名教师结成对子,利用“名师工作室”开展培训辅导,线上回复教师提问累计7000余次,极大提高了乡村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教学的操作能力。
  鄂城区汀祖镇桂花小学年过五旬的张梅星老师欣喜地说,通过快速学习培训,较好掌握了网络教学的流程和技能,在非常时期体现了为师者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为确保教学质量,全市各学校成立学科网络教研小组,积极开展教研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优选出个性化的线上教学方式,指导学生抗疫期间的学习和生活。
  个性化辅导“不落一生”
  “耐心细心做好居家学习的辅导,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确保停课不停止学习和进步。”市教育局向全市教师发出抗击疫情总动员。新学期网上开学以来,3000余名学生家长纷纷点赞留言。
  一年级《三字经》、二年级《笠翁对韵》、三年级《千字文》、四年级《增广贤文》、五年级《论语》、六年级“必背古诗文129篇”,市实验小学对“朝读经典”辅导内容作出具体安排。“如果你还不熟练,再加油!今日事今日毕,坚持就是胜利!”该校五年级语文老师万蓓积极鼓励学生。
  鄂城区新庙镇中心学校要求教师每天设计辅导练习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即时释疑解难。精准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周教学计划。对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开展“一对一”辅导和帮助,让网络教学的阳光照耀每一个孩子。
  通讯员 杨汉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