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夏阳)11月19日,84岁高龄的我市知名作家刘敬堂收到一份特殊礼物——市收藏家协会会员余红燕向他捐赠47年前的一张《人民日报》,里面刊发了刘敬堂的作品《春满鄂城》。
余红燕是省收藏家协会会员、市收藏家协会会员、市收藏家协会烟标分会副秘书长。她说,自己从小就爱上了收藏这一行当,已经有30余年的收藏历史。平时,她爱好收藏报纸的报头。同时,她也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很早就关注到刘敬堂老师的作品。
10年前,余红燕去云南昆明参加藏友交流会,有幸发现了一张1973年5月24日的《人民日报》,上面刊发了刘敬堂老师的作品《春满鄂城》。余红燕如获至宝,当时就重金买了下来,且一直收藏在家中。
当时,余红燕就有一个心愿,想把这张报纸亲自送到刘敬堂老师的手中,并感谢他对家乡变化的美好记录,“前不久,在街上碰到了刘老师,我便说了这件事,就送到他家里了。”
收到这份已泛黄的样报,刘敬堂很是激动:“这张报纸,我一直看不到。收到这份礼物,真的非常感谢!”
他说,1973年5月上旬,《人民日报》、新华社的记者到鄂城采写当地发展地方工业的经验,自己随同采访。活动结束后,他用了一个通宵的时间,完成了作品《春满鄂城》。不久,新华社便向国内外发了《春满鄂城》的新闻稿,接着国内各省市的报纸都在头版转发了这篇文章。此文在发表时,用的是《人民日报》本报通讯员、本报记者的身份。第二年春天,当《春满鄂城》被选入湖北省中学语文教科书时,才用了作者刘敬堂的名字。
刘敬堂,笔名崂子,1937年生,山东青岛人。1957年毕业于中国第五海校一分校。历任海军青岛基地文书、教员、文艺办公室编辑,北海舰队文化部文艺助理员,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市作家协会主席,《鄂州文艺》主编。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李商隐》《风尘奇女柳如是》《绝代词后》《刺杀康有为》《吴都遗恨》《霓裳无罪》《千古贤相——晏婴》,散文集《海之恋》,短篇小说集《海之心》,中篇小说集《野人之谜》,散文《春满鄂城》等。曾荣获全国“金马杯”短篇文学一等奖,散文《春满鄂城》曾编选湖北省中学语文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