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随堂作业在校园内完成。”这是日前教育部布置2021年工作重点时提出的明确要求。针对作业管理的新要求,校方如何落实?家长怎么看?
学 校<<<
多措并举为学生减轻作业负担
“开展课后延时服务,让小学生在校内做完作业,应该是可行的。”东方红小学副校长邵平寅表示,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孩子基本上都能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内完成。但“作业不出校门”不代表孩子放学回家后就无所事事,学校分年级制定了阅读、运动、劳动作业清单,供家长和学生进行选择参考。“拿语文学科来说,课外阅读兴趣必须从一年级开始养成。所以,学校要求孩子每天晚上要有阅读时间,可以自选读物,时间可长可短。各班也探索性地开展了抽查打卡、班级群优秀作业展示等监督管理举措,这并非加重学生的负担,而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邵平寅表示,学校一直在对课后延时服务做统筹考虑,在不加重教师工作量和“作业不出校门”之间,找到合适的方法。另外,对于有差异的学生,校方会认真研究,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持续推进学校“有效教学”项目,重视对资优生、学有余力的学生和需要加强基础的学生分类指导。
采访中,多名一线教育工作者表示,“作业不出校门”的举措,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解决了一块心病,不必再为辅导孩子写作业而着急上火,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亲子关系。老师在辅导的过程中也能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比如培养学生规范书写、限时完成作业等。
老师们建议,读背听的作业可以放回家中做。周末,家长也可以带着孩子做一些生活实践作业,孩子们可以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到博物馆、科技馆参观学习,增长见识等。
家 长<<<
半是欢喜半是担忧
“以前,孩子不做作业可以说是母慈子孝,一做作业就是鸡飞狗跳。现在孩子在校完成作业,回到家就可以解放天性,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一位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认为,只有少数小学生可以自主完成作业,大多数孩子写作业还需要家长监督和陪伴。“如果作业在学校完成,孩子放学回家后有了更多的玩耍时间。但是,亲子时光也更考验家长。家长需放下手机,用心陪伴孩子。”
不过,也有家长对于教育部的作业新规,产生了新的担忧。“小学‘作业不出校门’,到初中怎么适应?面对中考和高考,是否能从容不迫?”一位小学五年级学生家长表示,写作业是复习和巩固已学知识的手段,学校不布置回家作业,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同时,校内作业减少了,校外作业可能会增加,结果可能是“校内减负校外加负”。
关于作业管理的新要求,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业不出校门”并不等同于降低作业标准,校方应依旧按照课程标准、作业规定严格执行。而针对一些家长担心“是否会因此导致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的问题,他要求在这一政策下,家长对孩子在校学习的情况要有知情权,学校要研究方法让家长们安心。而对于一些学有余地的学生,老师也应该因材施教,做到“让好学生吃得饱,让普通学生吃得了”。
记者 晓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