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全媒体记者晓艾)“数学有几种教辅资料,在哪里买?”“学校是否有自编自印试卷,怎么收费?”连日来,在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委组织部纪检监察组的指导下,市教育局、市委宣传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督导专班,对全市中小学教辅材料违规收费问题进行调研抽查。
自中小学教辅材料违规收费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开展以来,市教育局迅速行动,构建规范教辅材料监管长效机制,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真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截至10月底,全市参与自查自纠教师7948人,开展明察暗访检查131次,完成自查自纠问题146个,移交问题线索1起,诫勉谈话1人、批评教育3人,新建完善制度9个,全市中小学教辅材料违规收费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有序推进。
三张“清单”靶向纠治问题。为全面推进从严治教、依法治教,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市教育局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全市中小学教辅材料违规收费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联合研究制定印发《鄂州市中小学教辅材料违规收费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聚焦全区中小学校在教辅材料征订过程中,涉及侵害学生利益的相关问题和整治重点,对全市各学校开展教辅材料违规收费问题专项治理检查。督促各地各校按要求制定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建立工作台账,做到有的放矢,靶向纠治教育领域腐败问题,切实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
秋季开学后,市教育局将教辅征订工作纳入开学工作督查的重要内容,成立6个督导检查专班,采取“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方式,督导指导市直学校及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葛店经开区、临空经济区各地各校教辅材料违规收费问题专项治理作开展情况,重点检查教辅材料征订情况、前期督查发现问题的整改及工作薄弱环节的改进情况。
检查发现,今年秋季,全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教辅均由学生家长在新华书店线上平台自行自愿选购,学校老师不参与。
前期自查自纠四类问题146个。经过各区各校前期自查,全市中小学教辅材料违规收费问题自查自纠参与人数7948人,实现中小学教师全覆盖,共发现问题146个。
据介绍,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四类: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征订教辅(小学一、二年级不允许征订教辅和不出台目录);存在省级目录之外的教辅资料;部分学校毕业班存在一科多辅;搭售其他评议公告教辅材料、读本、教材、课外读物、报纸杂志、作业本等学习资料。
据了解,部分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征订语文和数学教辅材料,部分学生订购《帅作文》周报等报刊、征订《小学生天地》读物,部分中学九年级个别教师存在建议学生购买复习资料现象(没有指定书店)等问题,秋季开学前均已对照整治要求进行了整改。葛店经开区某中学“一科多辅”问题已整改,共退还74名学生费用8800元,批评教育4人,并移送当地纪检部门;针对省级平台移交的某小学教辅材料违规收费问题(学校以体育老师不够为由,要求学生参加足球等兴趣班,一学期1200元,学校提供场地,外来机构收钱进行体育锻炼),学校第一时间进行了摸排,确认问题部分属实,迅速叫停课后延时服务与校外社团合作项目。
“对中小学教辅材料违规收费‘零容忍’是心心所向,众望所归。”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市将紧盯责任落实,持续把中小学教辅材料违规收费问题纳入日常监督重要内容,加大督查力度,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全力净化教育系统生态,推动我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