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鄂小博)锈蚀千年的铁器重绽锋芒,鄂州文保匠心载誉登台。4月2日,市博物馆馆藏铁器保护修复项目从全国58个顶尖案例中脱颖而出,强势入围“2024全国文物修复案例宣传展示活动”终评,并竞逐全国十佳荣誉。
铁器,承载着中国古代冶铁文明的辉煌,也因其易锈蚀的特性成为文物保护的“硬骨头”。
鄂州城下埋藏着无数铁器遗珍,它们或为戎装兵器、或为日用器具,承载着荆楚文明的独特印记。然而,铁器一旦出土,便面临严重氧化与结构破坏,如何延续它们的“生命线”,成为考验文保人的关键命题。
2021年,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支持下,市博物馆启动馆藏铁器保护修复项目,对121件跨越千年的铁质文物展开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鄂州馆藏各时期重要的铁质文物,在专家团队成员的巧手下重焕生机。2023年,项目以优异成绩通过验收,并出版《鄂州市博物馆馆藏铁器保护修复报告》(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本次入围终评的市博物馆馆藏铁器修复项目,融合了多种修复技术,逐件分析、精准施策,不仅最大限度还原了铁器面貌,更为后续传承、利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该馆不断加强馆藏文物保护工作,不仅着力于文物本体修复,而且积极探索保护与传播的结合,让“看不见”的修复过程“看得见”,让“藏在库房”的珍宝“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