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女子牵线 鄂州非遗入驻乌兹别克斯坦中国非遗馆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5-08-07 语音:播放

  本网讯(全媒体记者李洪江)7月25日,位于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中国非遗馆正式开馆,来自鄂州的雕花剪纸、华容土布等非遗项目展陈其中。

  据塔什干中国民族文化中心办公室主任熊小林介绍,9月,乌兹别克斯坦将首次举行国际非遗展。目前,包括中国非遗馆在内,已有23个国家的非遗展馆开馆,每个展馆都陈列着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展品。
  熊小林是在乌兹别克斯坦创业的华容女子,经她牵线,来自鄂州的非遗项目入驻乌兹别克斯坦中国非遗馆。
  乌兹别克斯坦中国非遗馆由中国民族文化中心主办,“除了鄂州非遗,还有来自中国其他地区的糖画、皮影、中国结等非遗项目参展。”熊小林说,“乌兹别克斯坦国际非遗展仍在筹备中,欢迎国内各地非遗展品入驻中国馆。”
  塔什干中国民族文化中心成立于2001年5月,致力于中乌两国民族文化交流。今年4月举行的“汉语桥”乌兹别克斯坦赛区比赛,塔什干中国民族文化中心是承办单位之一。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内陆国家,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古国,与中国有3个小时的时差。据相关资料记载,从2012年起,中乌考古学家组成联合考古队,聚焦乌兹别克斯坦东部的费尔干纳盆地进行系统性田野考古发掘。考古研究表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抵达的大宛国就在这里。
  2024年9月,中乌联合考古队对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蒙扎铁佩遗址展开考古发掘,今年6月发现了一枚带有“五铢”二字的铜钱。“五铢钱”是中国西汉至隋唐时期广泛流通的法定货币。这枚铜钱的发现,是古代中国与中亚地区通过丝绸之路进行活跃贸易往来与密切文化交流的生动例证,也再次印证了中乌两国千年丝路情谊。
  今年6月1日,中乌互免签证政策生效,中乌之间每周有50多个直航班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