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全媒体记者李洪江)三国题材动画电影《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在国庆期间上映,片尾字幕显示,鄂州市博物馆是该影片的联合制作单位之一。
该影片融合了剧情、动画与历史元素,让观众有机会一睹三国时代的星空,感受那个英雄辈出时代的独特魅力。其中,《官渡之战》是该影片的主要部分。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是该影片的编剧与监制,2024年9月25日,易中天与《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导演于孟团队来到古武昌的鄂州采风。站在鄂州西山读书堂东吴战船模型前,易中天感叹模型的精巧,“当时东吴何以鼎盛,便在于他们的战船用的是硬帆,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材质不同、硬度不同,受风效率也不同。”
在市博物馆,易中天和团队先后参观了三国吴都历史文化陈列厅、铜镜文化陈列厅、鄂楚历史文化厅。对弩机、陶瓷器、青瓷器、木牍等1000余件鄂州出土的三国六朝文物,易中天观赏甚为仔细,说道:“木牍是当时的名刺,也就是现在的名片,这木牍上刻着‘广陵史绰再拜,问起居’,广陵是现在的江苏扬州,可见古武昌的政治经济发展非常昌盛。”
去年9月27日,易中天带着即将公映的影片到华中师大一附中点映。放映结束后,团队收到了这样的反馈,有人在观后感里写下“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而他,正是那个敢闯敢拼的曹操”,有人认真分析角色的成长弧光,字迹里满是少年独有的热忱。
该影片上映后,易中天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该影片的原剧本自己写了51稿,最后的定稿也就是第52稿是和团队一起定下的。在创作过程中,他带着团队到与三国文化有关的多地博物馆采风,以期将博物馆里的实物运用到动画中,“我跟导演说,首先要感受当时的气派,影片中‘梦回洛阳’的气势就是这样呈现出来的。第二就是大量看文物,主要是导演带着美术团队看,他们还跑了N次。现在,我们美术团队对这方面的文物了解,比我的水平高多了。”
为什么要选择动画这种形式来讲三国故事?史实与艺术表达,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谈到这些问题时,易中天说,选择动画的形式,主要基于制作的可控。平衡史实与艺术表达,首先,对大的历史观和历史走向一定要严谨。其次,把握好小的细节来展现汉风汉韵。希望能和观众朋友们,一起回到那个热血沸腾、荡气回肠的英雄时代,重温一个伟大民族两千年前的气势和风骨。
据了解,继《三国的星空第一部》之后,易中天团队有推出《三国的星空(赤壁)》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