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京剧二团已形成老中青传承人才梯队

焕发舞台新时代活力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5-10-30 语音:播放

  本网讯(全媒体记者丁梦影)10月24日晚,“首届鄂州戏曲码头建设展演暨湖北省京剧二团建团75周年展演”在鄂州大剧院启幕,展演持续5天,于魁智、李胜素等京剧名家接连登台。

  开幕式上,83岁高龄的老艺术家刘兰秋再度登台,献唱《黛诺》选段“山风吹来”。她那依然清亮的嗓音,仿佛穿越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让观众看到了鄂州戏曲人的执着与坚守。
  当于魁智的《三家店》声震屋瓦时,当李胜素的《太真外传》婉转悠扬处,台下观众无不为之如痴如醉。令人动容的是,这些京剧大家与省京剧院、省京剧二团的演员同台献艺,让这场跨越75年的戏曲传承故事,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1950年,“鑫亚”京剧团在鄂城县成立,让京剧这颗文化的种子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1997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市京剧团升格为省京剧二团。75年来,剧团始终保持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从《董家山》《喜荣归》到《红灯记》《沙家浜》,不同时期的作品都深深烙印着时代的脉络。
  2016年,市委宣传部根据省委有关要求,制定《振兴鄂州京剧五年规划(2016—2020)》,为剧团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一规划指导下,剧团开创的少儿京剧特色发展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小凤》到《梁子湖传说》,再到最新创作的《绿水青山》,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同时,剧团不断探索新的艺术表达。而胡家班三代人的传承,则是鄂州戏曲界最动人的故事。如今,剧团已形成老中青三代有序衔接的人才梯队。从刘兰秋、黎正清这样的老艺术家,到熊小薇、胡建铭等中坚力量,再到荣获2025年湖北戏剧“牡丹花”荣誉称号的丁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传承链条。
  在鄂州,戏曲不仅停留在舞台表演层面,更融入了城市的文化肌理。每年120多场公益演出,覆盖20个乡镇、300多个行政村,让戏曲艺术真正走进基层;鄂州大剧院的“周周演”总是座无虚席;“夏日纳凉之夜”戏曲演出,让鄂州人看戏不仅是娱乐,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戏曲进校园”活动,在年轻一代中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与时代接轨,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上,剧团携《铜镜乐舞》《网红打卡地》等创新节目惊艳亮相。
  在为期5天的展演中,从《红鬃烈马》到《白蛇传》,从《定军山》到《杨门女将》,每出戏都经过精心打磨,京剧名家们奉献了精彩演出。
  戏曲码头,薪火相传。“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潜在的戏曲观众,更为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省京剧二团相关负责人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