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全媒体记者李洪江)11月12日,由市老年人文化体育协会主办的鄂州历史文化研究交流会在市图书馆举行。在此次交流会上,鄂州文史研究学者江文杰首次公开自己历时9年的研究成果,自西周晚期到明清,在鄂州城区这块土地上,“五城一镇二宫”构成鄂州古代的城建历史演变。
鄂州市历史悠久,史称“东鄂”。不过,当代仅有吴王城、明清武昌城两座城的地理方位较为清晰,且2013年吴王城遗址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那么,历代方志文献记载的鄂州古代城池到底有哪些?大致的方位又在哪里?自2017年开始,江文杰便从不同时代的各类地图、历史文献中一步一步探讨,逐渐摸清了鄂州古代城建的历史演变进程,“具体来讲,就是‘五城一镇二宫’,即鄂王城、吴大城、吴王城、晋鄂县城、明清武昌城,武昌镇,安乐宫、武昌宫。”
文献记载,“鄂王城,在武昌县西南二里,即楚熊渠子红封国城。”“这一千年定论,到了晚清时期,在光绪版《武昌县志》里发生了变化,该志提出其在‘武昌县西南一百二十里马迹乡’的新观点,也就产生了争议。不过,根据我的考证,鄂王城的旧址就位于今天的鄂钢四栋以西,与文献中记载的‘西南二里’正吻合。”江文杰说。
对吴大城、吴王城、晋鄂县城,武昌镇,安乐宫、武昌宫,各类文献均有不同历史时期的记载,江文杰梳理研究发现,吴大城与吴王城重叠,宫城即武昌宫位于如今的吴都小学、百子畈江家湾一带;晋鄂县城的大概位置在今天的落驾坪对面鄂钢厂内;武昌镇可能先为孙权的造船基地,东晋、唐为军事训练基地,称其武昌镇,宋为射场、大校场,大概位置在今天的梁新屋对面的鄂钢厂内;安乐宫的宫城位于今天的五里墩附近。
取得这份历时9年研究成果的同时,江文杰正在依托3D建模、水墨画复原等现代技术手段建立数字化展示平台,以便能直观感受鄂州古代城建的历史风貌。
借此次交流会,江文杰希望推动跨学科研究,整合方志学、历史学、考古学等领域成果,深化对鄂州古代城建历史演变的学术认知,结合考古科技手段还原城池格局,为历史定论提供更充分的实物证据;修正地方历史认知偏差,将相关历史融入中小学乡土教育与城市文化宣传。同时,征集包括民间在内的更多相关信息,持续开展补充性实地调查,进一步完善鄂州城建历史的完整脉络。
在此次交流会上,我市文史专家丁堂华从文献、历史、考古等维度,对“古噩国”“鄂文化”的研究进行了交流。与会相关专家和学者认为,鄂州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在已开门走向世界的今天,鄂州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厚度与时代发展的匹配远远不够。他们建议,当以大历史观的视角,将碎片化的研究进行体系化整合,并启动鄂州探源工程。